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高温和烟气同时危及逃生人员和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已有的火灾烟气和高温下人员逃生条件的基础上,文章定义人员伤害值、生命值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时考虑高温和烟雾的隧道火灾人员逃生安全风险辨识条件。以某隧道大巴车火灾为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不同火灾工况下隧道的温度场以及烟雾场,依据建立的人员逃生安全风险判定条件得到了火灾时下游人员逃生动态过程的受伤害程度以及不同位置处消防人员受伤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通风风速有利于下游人员逃生;逃生过程中CO对人的伤害占主导作用;通风风速大于2.5 m/s时,上游消防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灭火作业;通风失效时,消防人员灭火时长不宜超过360 s。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隧道内的火灾场景涉及的因素非常多。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火灾事故案例,介绍了隧道内车辆火灾场景及相关要素;提出列车在区间着火应考虑着火后停车和停车后着火两种情况,车厢外底部是典型的列车起火部位;分析了车辆火灾的规模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隧道火灾对人员生命产生威胁的同时也会对隧道结构安全产生影响.首先,根据火灾时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三维温度场.其次,考虑隧道壁面与高温烟气的热对流、热传导、衬砌材料传热性能的非线性以及衬砌混凝土爆裂建立了火灾时衬砌温度场求解的基本方程与求解方法,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再次,结合求解得到的三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当前地铁区间隧道烟气控制模式的可行性,指出地铁隧道的火灾探测、确认等基础环节薄弱导致烟气控制模式实现困难;并从与信号制式及地铁运能的角度分析了烟气控制模式对地铁线路运营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隧道左、右洞通风系统的联动控制,文章提出了三种射流风机联动控制方案,采用1∶10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三种控制方案时横通道内的风速、风向及烟气蔓延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联动控制方案:即火灾隧道开启火源上游风机,相邻非火灾隧道相向开启横通道两侧风机以形成正压。研究结论弥补了行业规范中对火灾工况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火灾烟气控制有多种模式,关键是对火灾位置的准确判断。隧道内受到列车行驶的影响,高温烟气的扩散会异于常规的火灾烟气分布和扩散规律,提出了以烟气迁移规律为导向的车载火灾探测方案,为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启动事故通风模式,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西华岭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浙江省诸暨至永嘉高速公路金华境内,按双向四车道平行分离式山岭公路隧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其中左隧道长4 291 m,右隧道长4 312 m.设计采用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案.文章通过对该隧道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规律、人员疏散安全分析及逃生救援方案的研究,确定了车行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的间距及相关疏散参数.  相似文献   

8.
上海外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灭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外环线越江隧道的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指挥控制中心的设备组成和系统功能,以及消防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施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水喷雾联动灭火系统在外环线越江隧道工程中的成功运用,为今后隧道工程中更好地应用消防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由于自身结构狭长、密闭、内部交通环境复杂等特点,使得发生火灾时火势极易蔓延并产生高温有毒烟雾,对被困人员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威胁。对隧道火灾探测、火灾发展、火灾烟雾控制以及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具体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的优化更新,隧道火灾烟雾远近场分界点、火灾烟雾回流层长度和烟雾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确定,以及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安全疏散效率的方法。建议深入研究集成式火灾视频图像探测技术(VID),更新迭代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并利用VR训练系统提升隧道管理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提高隧道火灾安全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利用平导作为排烟道的平导抽吸排烟新模式,建立含平行导洞的特长隧道数值模型,研究平导抽吸排烟时隧道内的烟气蔓延特征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平导抽吸模式进行排烟可以有效抑制主隧道内的烟气蔓延。火灾发生后100 s时,主隧道内基本上没有烟气,900 s时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烟气不再往主隧道两侧蔓延;随着平导两端排烟量的增大,烟气稳定时在主隧道内的蔓延距离逐渐变小。当平导两端总排烟量为600 m3/s时,烟气被完全控制在开启的3个横通道范围内;当开启3个横通道进行排烟时,顶棚最高烟气温升随排烟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对称开启2个横通道进行排烟时,隧道顶棚最高烟气温升随排烟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在平导抽吸排烟模式下,隧道顶棚下方的烟气温度沿纵向呈指数衰减,并且烟气温度的衰减速率与横通道开启模式、排烟量的大小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中箱梁现浇施工中的工程量大、工期紧迫、悬臂法施工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和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文章结合青岛海湾大桥箱梁现浇施工实践,介绍以钢管桩支撑作为承载基础,采用贝雷梁与碗扣式支架相结合的支架,成功地解决现浇箱梁施工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声电类比法的管系气柱固有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平面波动理论与电学系统方程的等价,建立管道气柱单元声学等效电路.采用MATLAB/SIMULINKL软件,通过谐振法对气柱系统进行电路仿真,得到其各阶固有频率,并与传递矩阵法计算结果相比较,误差很小,说明采用声电类比法计算气柱固有频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用分析设计的方法对挤压三通进行强度评定。并确定了工程上用压力面积法进行挤压三通强度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4.
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用探地雷达检测60余座隧道衬砌及坍方等的工作及原理,以及无损电测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方法,并讨论了检测衬砌强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盾构机姿态参数的测量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通过在盾构机中体上布置测量控制点,对其三维坐标进行测量;根据空间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出盾构机刀盘中心三维坐标以及俯仰角、横摆角、扭转角的计算方法.文章利用计算机的伪随机函数对盾构机姿态参数的测量精度进行了模拟评价,探讨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盾构姿态参数的测量误差均服从正态分析;采用精度为3 mm的激光经纬仪测量控制点坐标,得到的盾构姿态参数的误差范围比规范要求小得多.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福高速K30+924通道桥维修加固工程,叙述了高压喷射灌浆法、粘贴碳纤维贴片法及钢板补强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沥青路面概算编制过程、方法技巧、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Saint Martin La Porte(SMLT)横通道是里昂都灵山底隧道勘探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Razel公司隧道设计部主任Eric Matuieu叙述了所遇到的极端地层条件.  相似文献   

19.
构建美丽服务区应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智慧化以及满足出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从节能建筑、清洁能源应用、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固废处理及循环利用、生态服务、人性化服务等环节综合考虑,从而提升服务区整体形象,加强服务区设施的人性化和标准化服务管理。本文从高速公路美丽服务区构建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从节能建筑、清洁能源应用、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固废处理及循环利用、生态服务、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构建美丽服务区。  相似文献   

20.
武汉长江隧道是我国在高水压、强透水地层中修建的第一条大直径盾构隧道,且左侧河床历年冲淤变化幅度较大,如何选择合理的隧道结构型式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国内外现有单层管片衬砌和全环双层衬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片衬砌+非封闭内衬”的双层衬砌结构该结构在不增加隧道开挖直径的前提下,允分利用圆形隧道底部和两侧的富余空间现浇钢筋混凝土,并与车道板结构共同组成非封闭二次衬砌结构,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河床冲淤变化时的结构横向变形,并确保隧道底部与两侧这些重点部位的防水性能及结构长期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创新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