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拌和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的改性效果,但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180~190℃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满足技术指标,温度高于19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衰减过快;拌和时间延长,可以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效果,但时间过长,沥青容易发生老化,影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推荐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时间为15 s。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氧沥青材料的性能特点,研究了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施工可操作时间;考察了拌和工艺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养护条件对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160~180℃范围内,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长的施工可操作时间(3~4 h),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拌和工艺对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小,通常工艺为主剂和固化剂先混合均匀,再与基质沥青及石料拌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拌和温度宜为160~180℃,碾压温度不宜低于130℃,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混合料强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养护时间和养护温度;准确把握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可有效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混、接枝改性技术,将硫、EVA及功能成分按不同比例共混合均匀后制成复合改性剂.所制得改性剂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采取干拌工艺,或采取湿拌工艺,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拌和温度降低幅度为30℃~50℃,易于拌和、摊铺和碾压,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等废气物的排放,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掺入高模量添加剂(Thiopave)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显著提高,动稳定度提高78%,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可降低20℃~30℃。通过摊铺现场试验段,重点探讨了现场的施工工艺,添加Thiopave添加剂,不需要另外做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只是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即可。采用与普通AC型混合料同样的碾压工艺,路用性能完全满足。  相似文献   

5.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在高温状态(约180~230℃)下拌和,摊铺时流动性较大,可依靠自身流动性摊铺成型,无需碾压,沥青、矿粉含量较大,空隙率小于1%的特殊沥青混合料。该混合料属于密实悬浮结构,依赖  相似文献   

6.
雷鑫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85-88,93
以某工程SMA—13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设置160℃、170℃、180℃3种拌和温度,制作马歇尔试件及疲劳试件,进行平行试验,研究室内拌和温度变化对SMA—13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指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SMA—13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沥青饱和度、毛体积密度与拌和温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流值与拌和温度呈现出反相关关系,最终确定170℃为SMA—13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拌和温度影响了SMA—13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同一应力水平下,拌和温度由160℃升到180℃时,疲劳寿命先增大后减少,拌和温度在170℃时试件的疲劳寿命最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软硬沥青复配技术,实施沥青混合料的温拌配制.阐述该类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原理、制备工艺和配合比设计关键;测试该类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用于沥青路面工程铺筑.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与同级配类型的、基质沥青配制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该类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略胜一筹,水稳定性相当;现场拌和温度可以降低30℃左右,摊铺和碾压过程中的降温幅度较低,更易压实;可以有效降低拌和、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AC-16连续密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研究了不同拌和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参数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的影响。研究表明:I型和Ⅱ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为160℃,III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为150℃。当拌和温度高于最佳拌和温度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基本稳定;随着拌和温度的提高,掺加不同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乳化温拌沥青混合料下降趋势明显;随着拌和温度的提高,三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均呈现增大的趋势,沥青混合料的流值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大。相较于SBS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同等温度条件下,Ⅰ型和Ⅱ型温拌剂可提高混合料的稳定度。  相似文献   

9.
张斌 《交通标准化》2014,(15):170-172
通过对不同温度和温拌剂添加量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对比,发现基于表面活性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能够降低到130~135℃和120~125℃.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温度能够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压实,并且各项指标能够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时,铣刨料(RAP)的加热温度与新集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存在差异,并且RAP回收后的沥青与新沥青混合后黏度较传统指数偏高,所以存在拌和不均匀的隐患,进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为分析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和工艺的均匀性,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拌和及拌和楼拌和时间进行研究,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均匀性,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百色地区三县油路三期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的压实工序为例,试分析碾压工艺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压实设备的选型及碾压工艺中对碾压温度,碾压顺序,压路机振频,振幅选择等方面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2.
FASIR是最近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沥青温拌剂,它能够降低沥青胶结料的施工粘度,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下降20℃~40℃。拌制FASIR掺量为2.5%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拌和成型温度降低20℃的情况下,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和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FASIR是最近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沥青温拌剂,它能够降低沥青胶结料的施工粘度,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下降20℃~40℃。拌制FASIR掺量为2.5%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拌和成型温度降低20℃的情况下,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和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提高短期老化温度,模拟高温生产工艺对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的影响,以研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抗老化性能的变化;根据不同老化时间(2 h,4 h)、不同老化温度(135℃,155℃)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破坏试验结果的变化,证明了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沥青混合料老化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生产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较基质沥青混合料,静态模量提高28.7%,动态模量能够达到静态模量的5~7倍,且超过14000MPa,是基质沥青混合料的1.64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应根据地域温度及性能需求选择应用层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优越,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1.1~1.48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GMA和MA两种成型工艺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室内冲击韧性试验,获取了不同成型时间和不同温度下的冲击韧性.基于能量法,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下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GMA工艺,在温度为220℃、拌和时间为1h情况下,沥青混合料具有最大的冲击韧性,抵抗变形和断裂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7.
Sasobit改性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的环保型材料,掺加Sasobit外加剂的混合料可在较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更低的温度下拌和、摊铺和碾压,并且具有更优的路用性能。从试验结果来看,Sasoblt添加剂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Sasobit改性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某些路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硫磺在70℃以上开始软化变为胶状体,至115℃左右完全液化.沥青有很好的相容性,与集料有很好的黏结性.拌和过程中在骨料的剪切下,使硫磺以非常细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沥青中,部分成化学结合.使粘稠的沥青变稀.运动黏度降低。使用添加硫磺的胶结料容易拌和、摊铺和碾压.同时降低拌和温度.可以使结构增强,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协助改善低温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可显著降低拌和与碾压温度,并达到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高节能、低排放、轻污染等优点.温拌沥青混合料还具有降低工程成本,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在高温状态(约180~230℃)下拌和.摊铺时流动性较大,可依靠自身流动性摊铺成型.无需碾压.沥青、矿粉含量较大.空隙率小于1%的特殊沥青混合料。该混合料属于密实悬浮结构,依赖于硬质沥青的高软化点、高矿粉含量和高温施工所带来的薄沥青膜(基本没有自由沥青)以形成其强度并达到热稳定性要求,具有优良的防水、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