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传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手段主要是对部分点和断面的数据进行提取,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数据少等缺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集成隧道安全与质量信息,一次扫描即可准确建立隧道三维矢量模型,精确得到隧道的整体变形和轮廓信息。以桐庐隧道为依托,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山岭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得到以下结论:当激光扫描入射角大于60°时,扫描误差急剧增大,可根据入射角及隧道内径确定最大测站间距;为降低隧道累计拼接误差导致的模型整体偏移,应采用首尾控制点双控技术;采用单点面域分析法,可提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采用点云及模型套接技术,可快速实现对隧道三维变形、支护侵限、二次衬砌厚度的评估,大大提升隧道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玄武岩溶洞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其分布范围、空间大小及形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隐伏于地下,是工程地质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结构,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及运营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论文以琼北地区某高速公路溶洞探测为例,详细分析了玄武岩溶洞的类型与形成机理,并针对地球物理勘察中地质雷达探测溶洞所获取的典型异常特征及判别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指导玄武岩地区溶洞勘察工作。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成本低、分辨率高、操作灵活、几何精度高等特点,它可有效避免空管、天气的限制,克服常规摄影测量成本高、时效性差等缺点。结合某公路工程勘测实例,依据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特点和平台构成,通过分析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和野外控制点布设方法的关系、影像匹配算法、数据处理软件功能需求,构建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传统的地形测量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外业测量人员工作强度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高分辫率、非接触式测量优势,能够快速完整的记录被测物体表面的复杂纹理。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可以减轻外业工作量有效提高外业测量的工作效率。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优化点云数据的处理过程和方法,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应用中的技术特性,并结合工程案例析了实现过程和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可以快速生成满足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地形图,以及纵横断面等产品,能有效提高外业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桥梁健康监测手段主观性强、使用限制大、耗时长和经济性低等缺陷,以大邑县虎跳河大桥为试验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危旧桥梁健康监测研究.通过控制测量、靶标布设、数据预处理、拼接优化等过程控制,使得2次扫描采集点云的拼接精度均优于1.5 mm;通过一定宽度的固定面分割点云数据,采用外侧点绘制桥梁的横断面图和桥墩...  相似文献   

7.
三维激光扫描检测技术是通过扫描设备获取铸件的三维数据,利用Geomagic Qualify分析软件将获取的铸件三维数据与产品的设计数据进行对比,以获得铸件尺寸偏差的一项技术。本文结合EXAscan扫描仪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变速器前壳体铸件尺寸检测为实例,介绍了三维扫描技术在铸件尺寸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应用于高原野外自然环境恶劣复杂地区的公路隧道洞口地形勘测及协同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安全、准确、快速地提供设计所需的隧道洞口大比例尺地形图及高精度横断面三维地面线,并实现了机载三维激光测量与公路隧道CAD的协同设计。该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镇至邦达机场公路改造工程得到应用,并提供了工程勘察设计急需的隧道洞口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三维模型系统及其数模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慧  杜炜 《交通与计算机》1998,16(4):70-72,78
文章简要介绍了公路工程三维模型系统的功能、开发环境、应用情况,阐述了数字地面模型技术在建立路线、互通立交三维模型的作用,以及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高海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项目,采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绘制大比例地形图。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介绍、生产流程和特点。在航线规划和像控点布设阶段,以高差和统一规划航线为原则进行布点,提高空三加密的精度和通过率,结合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软件和三维模型裸眼测图软件,快速生成桥隧关键工点的三维模型和1∶500地形图,经检查地形图成果满足1∶500地形图规范要求,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流程体系,并对公路勘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金华—义乌—东阳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浙中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达107 km,对浙中地区交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线路盾构法隧道基本已施工完成,考虑到盾构法隧道自身结构特点及金华地区地质情况,有必要在线路运营前对成型管片结构进行现状调查,为隧道运营条件提供依据。现主要介绍基于FARO X系列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架站式扫描技术,无需使用靶球进行测站间的衔接,应用于金华-义乌-东阳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的隧道初始状态调查工作中,探讨了三维扫描技术计算盾构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的精度与可靠性。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架站式扫描技术的外业工作量较小,较传统调查方法效率大幅提升,用于隧道管片的水平收敛测量精度较为可靠,对于成型隧道的现状调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太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超大型溶洞为例,根据溶洞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多种方法对溶洞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现状整体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溶洞稳定性评价结果、施工的安全性等,对太平隧道超大型溶洞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保留顶板,洞内分别采用暗挖、明洞、立柱和梁板以及揭开顶板共4个方案,从技术支撑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保留溶洞顶板,洞内采用明洞方案。  相似文献   

13.
依托穿越大型溶洞的宣鹤高速太平隧道工程,综合利用低强度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高分子聚合物发泡树脂的复合充填技术,并使用振捣机器人和格栅混凝土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经过现场监测分析,该大体积绿色复合充填技术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在节约高耗能水泥混凝土用量的同时能减轻结构自重35.4万吨,节省造价约2160万元;具有绿色环保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公路野外地质调绘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地质调绘地质数据特征,将地质调绘数据划分成空间属性、实体属性和表观属性三种类型;对前两种数据进行格式化进而建立虚拟钻孔和断层面,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以西宁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调绘为例,深部地层以地质群组为单元划分地层界面,线位附近浅表地层以地调点和地质界线为依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对模型精度、建模效率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由于地质调绘数据稀疏,在具体工点和局部细节上地质模型的几何精度存在一定误差;所建三维地质模型将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融合展示,精度能够满足公路地质选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黔滇界)段街上公路隧道为背景,揭露了右线大型溶洞的发育特征,针对性地给出了评价及建议,提出了第一段、第二段的分段治理措施,以实际效果验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建军 《中南公路工程》2011,(4):124-126,130
针对某高速公路路基下伏溶洞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溶洞处理措施,对下伏溶洞处理前后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对同类地质条件下的溶洞路基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溶(土)洞坍塌形成塌陷漏斗,漏斗半径是决定溶(土)洞与公路间安全距离的关键。根据溶(土)洞坍塌时岩石的扩散角和覆盖层的稳定(休止)角,建立起安全距离计算式,并用实例予以演算。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通过与计算机芯片的集成,许多测量技术应运而生:重点介绍了当前在公路测量中最常用、最先进的5种数据获取技术,并简单分析了其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