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海运业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在21世纪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中国提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为航运业实现绿色低碳提出了要求.本文总结天然气、醇类、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燃料和技术,提出新能源技术在船舶动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特别在大型...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8月25日,中国海事局发布《醇燃料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简称《规则》),《规则》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规则》的发布施行为醇燃料动力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发证、营运和监管提供了依据。推广醇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船舶领域应用是中国海事局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水路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醇燃料因其易于储存处理、较为安全环保风险等特点,行业应用日益广泛。2023年7月,全球甲醇动力船舶新增订单首次超过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为了满足目前"绿色环保低碳减排"的社会发展理念,需要采用LNG燃料来对船舶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以此来实现内核运输中低碳绿色的发展要求。本文结合LNG燃料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主要特点,针对目前我国双燃料动力船舶的实际改造特点,在对其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内核LNG燃料动力传播改造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省航运集团将在2021年至2030年分三期新建400艘1000吨级至3000吨级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示范引领珠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本次率先启动的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将为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月3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工仪式在广西梧州举行。  相似文献   

5.
LNG在航运业的推广应用,是满足国际船舶排放控制要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梳理国内外LNG燃料动力船舶和港口LNG加注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不同的LNG加注模式,在对内贸和外贸LNG船舶加注市场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LNG船舶加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动LNG船舶加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Tier Ⅲ排放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自此以后,在排放控制区(ECA)内航行的船舶所安装的发动机在废气排放方面必须符合该标准,随着IMO对船用发动机废气排放的管制逐渐严格,LNG作为新型船舶燃料已然成为当前研发的热点.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拖轮、散货船、游船和渔政船四种船型的LNG改装试验,安徽省首艘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红日166"轮前不久成为自我国船舶实施LNG燃料动力试点改造以来首艘取得船检验证书的船舶.虽然前景看似美好,但作为新兴绿色能源,LNG船用燃料的应用和推广依然受到业界人士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汪颖异  魏梅 《船舶》2021,32(5):10-16
随着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低碳燃料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氨和氢燃烧无二氧化碳排放,被看作很有前景的零碳航运燃料.该文通过建立氨、氢动力船舶和传统燃油动力船舶总拥有成本(TCO)模型,量化对比相关经济性,并明确主要影响要素.结果显示:燃料价格是影响船舶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当前燃料价格水平下,氨、氢动力船舶的TCO约是传统燃油动力船的2倍,替代燃料的低能量密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替代燃料成本将会是航运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替代燃料的降本增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至2050年将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降至2008年的一半,中国也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航运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绿色甲醇为当下可用的、适合远洋航运的最佳脱碳燃料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应用现状、绿色甲醇价格及供求关系等要素,并提出船东需积极行动起来在航运脱碳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9.
船舶动力系统相当于船舶的心脏,任何燃料上船后便进入船舶动力系统的管辖范围.但替代燃料由于其不同于原油的特性,上船后与现有船舶动力系统产生了不适配现象.因此,行业各大公司开始了对适用于各替代燃料的船舶动力系统的研究,并陆续推出了各类"新一代"船舶动力系统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近半年来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那么,在这场绿色...  相似文献   

10.
杨英杰 《珠江水运》2013,(22):48-48
在目前由上海船舶与海汗工程学会举办的绿色科技与绿色船舶技术标准研时会上,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范建新指出,船舶柴油动力机内与后处理的节能和减排仍是主流,对柴油动力新技术的探索正在兴起,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代表的低排放燃料技术研发开始加速,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再生能源利用尚处于概念阶段,新能源还未早现取代船舶动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中远船务28 000 m3绿色LNG运输船作为背景,结合《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探讨LNG动力船舶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而今,一场“油改气”的船舶燃料革命正在中国内江船运市场悄然进行,多个省市为了保持环境清洁以及节省燃料成本,已经开始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并开建LNG水上加气站。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拖轮、散货船、游船和渔政船四种船型的LNG改装试验,安徽省首艘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红日166”轮前不久成为自我国船舶实施LNG燃料动力试点改造以来首艘取得船检验证书的船舶。虽然前景看似美好,但作为新兴绿色能源,LNG船用燃料的应用和推广依然受到业界人士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LNG动力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航运企业的关注。针对我国目前LNG动力船舶在政策法规、燃料供应和加注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我国LNG动力船舶的燃料加注方式和加注站的规模,提出促进我国LNG动力船舶应用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博 《中国船检》2023,(7):15-18
<正>氨燃料动力船舶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当一些具有标志性项目出现后,将有效推动行业发展。氨燃料被认为是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对实现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一段时期以来,航运巨头纷纷布局氨燃料船舶,船企及相关各方也积极开展船型及技术研发。氨燃料船舶技术已经成为三大主流船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环保趋势及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被越来越多的船东及航运企业所关注。但由于LNG燃料动力系统技术先进,设计、审验和应用经验不足,加之各设备厂家独立生产供货,导致在建造或改造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过程中出现各种各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运行业应用LNG技术的推广。船用LNG动力包,应用集成技术,将构成动力系统的各模块集成为一个有机的"动力包",为内河船舶动力系统整体更新改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内河船舶的特点,分析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的改造技术,阐述了加装储存罐、改装发动机、安装燃料管系、加装监测安全控制系统等改造过程的技术要点,并对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18.
陈捷 《集装箱化》2021,32(4):1-5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的绿色航运是当前航运业的热门话题.为了实现国际海事组织确立的减排目标和愿景,有必要使用无污染或污染小、碳中和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船用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燃料能够使船舶碳排放量减少20%,加之LNG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具有政策完善、供应可靠等优势,LNG燃料已成为中短期内最为现实可行的能够规模化应用的主流船用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NG作为船舶燃料的特点,概括了LNG燃料动力船舶的应用背景,对LNG燃料和其他多种主流减排技术、措施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提出了 LNG 燃料发展的限制因素,总结了 LNG 燃料动力船舶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由英国船厂——格拉斯哥港Ferguson船舶工程公司为英国渡船运营商Caledonian MacB rayne(CalM ac)下水了第3艘混合动力渡船"MV Catriona"号,下水日期比计划时间提前了5个月。据悉,这艘渡船配备了技术先进的低碳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的柴油动力和电池动力,能减少20%的石化燃料消耗和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