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法(简化Bishop法)和有限元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优缺点,并结合某高路堤边坡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有无土工格栅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栅,能够显著提高高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以衡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对其路段的路堑、路堤边坡,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其路堑路堤边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施(甸)孟(定)公路K38+530~+635段斜坡高填路堤边坡为例,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理论,分析了原设计路基的沉降变形与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原设计路基的稳定系数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值要求。采取相同计算方法,分别对线形进行调整及边坡优化,对不施加格栅加固和施加格栅加固的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斜坡高填路堤破坏主要表现为,当边坡失稳达到临界状态时,与地表面接触的路基坡顶的填料首先达到塑性变形破坏;当路堤稳定性不足时,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优化路堤边坡设计,提高路  相似文献   

4.
结合铁路路堤标准和扬州电厂粉煤灰试验结果,考虑不同边坡形式及坡度组合,在不同的荷载条件下,对粉煤灰路堤合理的边坡形式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缪丹  陈健  彭海华 《路基工程》2011,(1):159-160
广梧高速公路K119+110~+300段,路堤地基为鱼塘水浸泡的软土,施工困难。设计采用通用条分法对鱼塘抽水前后路堤边坡稳定进行比较,分析抽水前后坡外水对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为路堤填筑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化毕肖甫法编制程序进行高路堤土坡圆氟滑动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表明:随路堤高度的增加,滑氟圆心沿左上侧移动.滑弧半径增大,最小安全系数降低;而随边坡的变缓.精氟圆心向坐上方移动的轨迹线相对越陡,滑弧半径增大,最小安全系数增大。由此可得,土坡稳定性系数对路堤高度和边坡都比较敏感,在道路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对高路堤的边坡稳定性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沪通铁路某典型工点,借助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使用这两种方法对铁路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用有限元法模拟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基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最大相差5%,同时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是偏于安全的;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基,提高了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由0.855提高到1.581。  相似文献   

8.
李伟 《路基工程》2000,(3):13-16
在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高路堤边坡、深路堑边坡以及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尤其在膨胀土地区,路基出现的病害最多,包括路基下沉、坍肩、纵裂、溜坍以及边坡滑动等。考虑膨胀土边坡在长期自然条件下边坡的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边坡渐进破坏的极限分析方法。该方法直观、简便,使用性强,与有限元相比计算较快。  相似文献   

9.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介绍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些方法、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对湖南衡岳高速公路段路堑、路堤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膨胀力对路堤边坡传统理论公式进行推导;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膨胀土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考虑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结理论及强度折减稳定性分析方法,对软基地区高填路堤的沉降规律以及边坡强度折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求得不同阶段的稳定性系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极限平衡条分法计算稳定性系数;隹确性高,具有更好的工程实际价值,对软基地区高填路堤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漳州港尾铁路复合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探讨了桩间距和桩长对路基路堤边坡稳定和工后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桩间距不变、长短桩结合设置工况下路基稳定系数、复合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的变化情况,以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国铁Ⅱ级铁路采用长短桩结合设置的多向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案合理、可行,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在山区修建,高填陡坡路堤不可避免,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破坏模式及支挡防护措施的研究尤为重要。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某客运专线典型高填陡坡路堤工点进行了采用设置路堤边坡方案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锚固桩支挡防护方案。FLAC3D在锚固桩受力分析中,考虑了路堤边坡体与锚固桩之间整体力学效应,可通过数值模拟直接得到锚固桩的内力分布,比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雁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27-132,M0015,M0016
依托西南地区某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基于有限元软件将加筋土路堤髙边坡和素填土路堤高边坡分层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演化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对加筋土路堤高边坡设计的一些建议。对于路堤稳定性分析,无论计算所得最大塑性应变和最大位移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如何,以计算终止时的折减系数作为稳定安全系数基本是可行的。采用素填土构筑高填方路堤.三种坡比方案(1:1.5,1:1和1:0.58)均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对填筑坡体采取加固措施。采用TDGD200土工格栅,竖向间隔2m满铺布置,在没有坡脚加强措施的情况下适中的坡比(1:1)相比较大(1:0.58)和较小(1.1.5)坡比的填筑方案效果更好。最后基于优化方案分析了道路交通荷载对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荷载对加筋土路堤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水平条分法在贴坡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得出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并测定了其相应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层状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斜坡地基上高填方破坏面为折线时的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并推导了计算其安全系数和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利用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分析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稳定性不仅简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斜坡地基路堤工程是一个开放复杂的“模糊系统”,影响其稳定的因素众多。现有设计方法不能全面、实际地反映路堤工程稳定的状态。应用AHP—Fuzzy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影响工程稳定因素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斜坡路堤AHP—Fuzzy的二级综合评价系统。采用专家打分与AHP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对实际工程进行评价。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堤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高的可靠度和判别准确度,为路堤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渗透破坏及与渗透有关的岸坡失稳是江河堤防岸坡主要的破坏形式,堤防岸坡渗流与稳定分析对于合理评价堤防岸坡的安全性、预测渗透破坏形式以及对堤防岸坡抢险加固进行科学指导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建设跨越河流的桥梁时,其基础将对堤防岸坡渗流场的分布规律产生影响。对长江某堤防工程建桥前后稳定渗流场开展对比分析,并计算堤防岸坡在建桥前后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桥梁修建前后堤防岸坡渗流场变化不大,堤身渗流溢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变化很小,建设桥梁不会显著影响堤防的渗流稳定性;另外,根据堤防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成果,建桥前后安全系数变化不大,堤防岸坡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目前常见的斜坡地基填筑路堤为工程原型,采用基于强度折减的有限单元法,全面分析不同地基环境条件、地基坡度等不同组合情况下斜坡地基填筑新路堤的整体稳定性与沉降变形规律,并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