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鲁 《隧道建设》2014,34(6):539-545
为解决过煤层采空区分布区及水源地保护区铁路选线难题,依托山西某煤运铁路通道,提出下穿煤层采空区,上跨水源供给稳定饱和水位的隧道方案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综合地质勘察技术方法及手段,用于煤层空间分布及水源饱和水位的勘探,并借鉴煤矿工程、铁路工程及地下工程经验及理论,结合数值模拟提出煤层采空区下铁路隧道65 m的安全覆岩厚度,为方案论证及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悦  郑洪  李伟  刘智  盖卫鹏  胡婷  张发如 《公路》2024,(3):29-37
为应对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公路智能选线研究中对高质量案例数据的需求,研究了公路典型选线案例库构建方法。首先,采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了选线案例数据整理和分析,明确了公路选线案例库构建面临的数据源分散、人工数据采集分析困难、算法模型接口需求多样及涉密数据安全性高等4个方面技术难点。提出了“以既有勘察设计及咨询项目成果数据为源头,案例数据预处理、标准化、后处理流程为核心,研发系列软件实现案例内容生成自动化”的选线案例库构建思路及实施技术路线;其次,通过梳理各项目管理系统中工程数据库、设计技术资源库等企业项目数据资源,甄选出了40个包括高速公路和其余各等级公路的选线设计代表性案例项目,并按制定的数据标准进行分类、数字化存储,制作了一套可供机器学习的案例库;最后,探讨了在实际公路选线设计工作中动态持续更新案例库的方法和实现路径,对构建更大规模高质量选线案例库和智能选线算法研究具有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穿过采空区路段,会给选线带来诸多制约。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同时存在铅锌矿、石灰岩矿及煤矿等采空区的工程地质选线,通过分析研究采空区地质、地层及开采情况,追索出各地质界线、矿产界线和开采现状,探讨了影响方案通行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穿越采空区路段的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4.
姜来峰 《路基工程》2007,(2):136-138
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桥隧工程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比选方案多。以常规初测工作,难以控制测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线路方案难以稳定,选线问题突出。本文从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广昆线一平浪至双湄越岭地段地质选线进行分析,为线路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山区铁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风沙地区铁路选线勘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蔺全林 《路基工程》2013,(2):151-154
风沙地区铁路工程的选线和勘测是铁路修建前期工作中很重要的阶段。结合乌锡线的勘测及施工经历,通过实例总结了风沙地区铁路前期选线中,地质勘察的一般方法和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使勘测工作能为铁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成贵铁路兴文到威信段位于四川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形急变带,地形起伏大,沿线重力不良地质体、煤层瓦斯、采空区和岩溶极为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比选困难。勘察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复杂艰险山区选线定线技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了“从面到线,由线到点,再由点控线”的地质选线实施方案,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和工程经济技术比较等方法,确定南广河下游方案为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7.
公路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公路设计中,如果选线、路基、桥涵、地质调查等方面工作不仔细,势必带来大量的变更,增加造价。文中从这些方面对公路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郭良浩 《交通科技》2007,(4):112-114
目前铁路选线是在平面图形系统软件中实现的。文中介绍了立体虚拟现实技术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方法,着重讨论了地形和影像的分块处理方法以及用数据库来管理地形和影像数据,并在实时漫游显示方面提出了多线程技术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禹州至登封高速公路沿线分布有煤矿采空区和铝土矿采空区,为了准确而快速地划定采空区范围,为公路工程选线和工程处治提供依据,采用了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方法进行勘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铁路勘察设计中,查明煤窑采空区的分布对铁路设计以及后期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探测地下二次场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接收线圈至于反磁通平面,消除其暂态过程,接收纯净地下二次场。为此,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原理出发,立足于在实际铁路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利用煤窑采空区与周围完整岩体的瞬变电磁法反演相对视电阻率的差异,在新建铁路渝昆线昭通车站的地球物理勘探中,准确探明采空区位置。通过与同测线地质资料对比,展示其良好的浅层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世杰 《路基工程》2010,(3):246-248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采用注浆技术对既有铁路路基采空区进行了治理加固。施工中对注浆顺序、止浆工艺等关键技术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充填了采空区空洞及基岩裂隙,使路基下沉病害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12.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伟  于荣喜 《路基工程》2012,(5):145-148
在山区修建铁路,线位所处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对路基工程的施工防护,工程造价,建成后的运营安全都有重要影响;在线路大的走向确定的条件下,结合实际自然条件,选取最合适的路基线位,非常有必要。从复杂地形、不良地质及水文等方面探讨了鹰(潭)梅(州)铁路路基工程对线位的控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选线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地质灾害成为选线的控制因素之一。不稳定斜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因选线阶段未能及时避让或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常常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阶段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结合保神高速公路在不稳定斜坡区选线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在不稳定斜坡地段选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以玉溪市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高速公路项目选线为研究背景,对干热河谷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充分分析了地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理念,考虑路线走廊内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敏感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路线比选,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地质情况下的路线选线原则和选线方法.成果可为同类地区地质...  相似文献   

17.
佟海宁 《路基工程》2016,(1):178-181
某Ⅰ级新建铁路下伏多层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采用探灌结合、先探后灌、边探边灌,追踪布灌的动态施工方法,对多层采空采取下行式分层全充填压力注浆。同时,对大空洞结合灌注粗骨料进行注浆加固,使采空区得到合理加固,不但空洞不遗漏,且节约了钻孔和注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重庆忠县至万州高速公路地质选线过程阐述,以及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进行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施工及运营的技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渝黔山区高速铁路工程为依托,结合铁路所经的地质条件对贵州省喀斯特核心区高路堤与高架桥比选,从地质、路线总体设计、节约土地、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工程可靠度、沉降与轨道平顺性、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渝黔山区高速铁路工程的选线设计,高架桥较高路堤有明显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