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室温(25℃)养护压实试件及80℃蒸气浴养护压实试件的粉煤灰-石灰活化反应进行相关研究.通过石灰反应量随养护时间与温度的变化,研究粉煤灰-石灰反应动力学特征;通过对各试件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粉煤灰含量、石灰含量以及干密度的变化对强度形成的影响;同时该文也对粉煤灰-石灰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进行相关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80℃蒸气浴养护(SC)可促进粉煤灰-石灰反应,且80℃蒸气浴养护(SC) 24 h试件强度是25℃室温养护(RTC)28 d试件强度的1.2~2.44倍;热力学参数的分析表明:在粉煤灰掺量为50%和70%和石灰掺量为16%和20%时,粉煤灰-石灰反应属于热力学自发过程,且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2.
临海高等级公路沿线土质普遍为粉土或粉土夹粉质黏土.当该土质作为底基层材料时,采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较单一采用石灰稳定具有早期强度高、板体性好、表面不易松散等优势,但在足够的压实功作用下,压实度始终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现场检测,对压实标准做了研究和探讨,并与石灰稳定粉土进行综合比较,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压实度不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集中工厂化脱水处理的建筑泥浆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确定了干化建筑泥浆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采用单掺石灰固化的方式,研究了石灰改良干化建筑泥浆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干化泥浆为细粒土,塑性较大,采用集中脱水处理方式显著提高了泥浆的均质性;确定8%为最佳石灰掺量;试样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石灰材料及养护条件对石灰土早期强度的影响情况,分别从石灰的品质、石灰掺量和不同养护条件三方面研究方案的设计、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和分析了上述各影响因素对石灰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石灰稳定类结构中,石灰剂量在“规范、预算定额、教科书”中石灰的生、熟成分不统一,在施工中造成施工单位对此掌握的尺工不同,文章分析了由于生、熟石灰的概念不同,即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产生的有效钙,镁含量不同对稳定类结构质量的影响,强调了设计、施工中采用石灰的剂量和生石灰质量/干土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测定石灰处治软土在不同含水率、压实度、应力状态、掺灰比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动态回弹模量值,分析了石灰处治软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受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和不同影响程度.以此为基础对优选的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考虑因素较为全面的经验方程以预测石灰处治软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值.研究显示:掺灰比、压实度、...  相似文献   

7.
刘江 《路基工程》2021,(6):94-97
以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砂砾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劈裂拉伸强度试验研究稳定砂砾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无机结合材料掺量下,养护早期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砂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拉伸强度均较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两类稳定砂砾的强度趋于接近;相同养护龄期稳定砂砾的强度随无机结合材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无机结合材料掺量相同,水泥掺量越多,稳定砂砾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对石灰改良铁尾矿砂的基本工程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铁尾矿砂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铁尾矿砂具有一定活性成分(SiO2、Al2O3,Fe2O3),可通过石灰改良的方式综合利用;改良后混合料强度随灰剂量、养护龄期、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具有较好的胀缩稳定性能,满足路基填料最小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废弃泥浆堆积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处理以作为路基填料,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率、击实性能和加州承载比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固化泥浆的工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水泥对废弃泥浆有较好的固化作用,能大幅提高废弃泥浆的强度和稳定性; 2)固化泥浆的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佳含水率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3)加州承载比随着水泥掺量和养护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4)水泥掺量为14%的固化泥浆在养护龄期为14 d时的含水率与其最佳含水率相近,可以考虑直接将水泥掺量为14%的固化泥浆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EDTA法检测路基石灰改良土中各因素影响情况,通过室内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EDTA法进行石灰改良土石灰剂量检测过程中,延迟时间、压实度、含水率及养生温度对测试结果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延迟时间增加,石灰改良土EDTA消耗量呈现持续减小趋势,其中前期(前1 d)加速减缓,后期降幅减缓且呈现线性趋势。相较松散状态,密实状态下石灰改良土EDTA消耗量较小,且不同压实度石灰改良土EDTA消耗量差异较小。石灰改良土含水率越大,EDTA消耗量越小。随着养生温度提高,EDTA消耗量减小。上述试验结果对路基石灰改良土中石灰剂量检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工业废渣复合材料对于膨胀土的稳定处理效果,通过化学组分分析,明确稳定膨胀土作用机理,采用击实试验、膨胀率试验和CBR试验,分析不同掺量稳定膨胀土的击实、膨胀和强度特性变化规律,按照膨胀率和CBR双控原则,确定稳定膨胀土最佳掺量为4.5%,并与相同掺量石灰稳定膨胀土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废渣复合材料掺量增加,稳定膨胀土的膨胀率逐渐减小,CBR值逐渐增大。相同掺量下,工业废渣复合材料稳定膨胀土的CBR值高于石灰稳定土,能够满足膨胀土路基稳定处理要求,可以替代石灰用于膨胀土稳定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武汉至安康铁路襄胡段路基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福金 《路基工程》2011,(5):115-118
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襄胡段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击实特性、胀缩特性和强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论证了石灰改良膨胀土作为铁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在膨胀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能降低膨胀土的亲水能力和膨胀性,提高膨胀土的水稳定性;石灰改良膨胀土对水的敏感性较弱,其强度随龄期的增加和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该文针对黄泛区高含水量、高地下水位软弱地基处理进行研究,选择开封市在建城市道路,选择石灰水泥综合稳定土和建筑废料两种方案进行实体工程研究,通过碾压、沉降的测试研究,提出采用砖渣填筑路基可以有效降低地基含水量,利于压实、加速沉降。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地区的软弱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泥或石灰对江西省某高速公路红黏土进行改良,并采用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改良红黏土的击实特性和力学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或石灰的掺量越高,改良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均增大;水泥用量为10%~15%或石灰用量为5%~10%时,改良红黏土的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较大;尽管干湿循环对改良红黏土的强度不利,但水泥或石灰用量越高,干湿循环后的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建议改良红黏土的水泥用量范围为10%~15%、石灰用量范围5%~10%。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石灰钢渣稳定土击实特性,分析影响其最大干密度ρmax与最优含水率wopt的多种因素,以某高速公路沿线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钢渣最大粒径及石灰掺量4个因素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室内击实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分析影响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主次关系,进而基于1次重复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作了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7.
陈俊彦 《路基工程》2018,(6):150-153
采用两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不同饱水条件、压实度分别对不同养生龄期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以上因素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养生方法二对水泥稳定土的早期强度的提高更加显著,且能够提高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稳定性;饱水条件降低能够降低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提高压实度能够显著提高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养生龄期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大,其强度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S型复合固化剂对土石混填路基土进行化学加固试验,分析了S型复合固化剂的作用机理。通过土石混填路基土的重型击实试验、CBR试验、渗透性试验与固结试验,研究掺加S型复合固化剂或石灰对土石混填路基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灰或S型复合固化剂后,土石混填路基土的最优含水率降低、最大干密度提高,随着龄期的延长,加固土的CBR逐渐增加,且都能有效减小土石混填路基土的渗透系数,提高土石混填路基土的压缩性能。总体上,S型固化剂使用效果优于石灰,对土石混填路基土有很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