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强夯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处理土石混填路基的方法,但传统的方法对这种路基质量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Rayleigh波法的基本理论,采用北京水电物探研究所研制的SWS-2型多功能面波仪,结合工程实例对某二级公路的路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强夯法可以很好的处理乡村公路的土石混填路基;在强夯过程前后,公路路基介质的Rayleigh波波速变化较大,夯击后的波速要明显大于夯击前,表明公路路基质量有较大的提高;Rayleigh波法是一种高效率的路基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可以较为方便的检测乡村公路路基的质量,适用性广,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道瞬态瑞雷波在土石混填路基强夯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混填路基在进行强夯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对1 000 kN·m、1600 kN·m、2 000 kN·m夯击能单点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影响范围、最佳夯击次数等参数进行了定量测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夯击能下的最佳夯击次数和最佳夯间距,改进了土石混填路基的强夯施工工艺.检测结果表明,瑞雷波法能够准确、直观和快速地检测强夯路基的加同效果,提高强夯路基施工质量,并缩短路基检测的周期.  相似文献   

3.
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的贵州关岭车站区间段岩溶路基,必须进行注浆加固。为检查加固效果,注浆加固处理后,采用电测深法和瞬态面波法综合检测,并辅以钻孔取芯验证,检测效果较好。实践表明,在路基注浆质量检测工程中,直流电测深和瞬态面波综合法检测是不错的方法组合,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路基填筑质量直接影响路面面层的使用性能,对路基结构整体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可以查明路基填筑质量、评估工后不均匀沉降。阐述地质雷达与动力触探方法在路基填筑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地质雷达与动力触探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介绍当前高速公路拓宽方式,分析其主要特点,并结合工程实践,探讨路基加宽施工工艺,对路基加宽施工完成后试验段进行平整度、压实度检测,结果表明:加宽路基施工完成后,其平整度、压实度均能够满足规范相关要求,加宽路基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瞬态锤击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刚性路面板脱空和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了以瞬态锤击为特色的动态检测技术.简述了瞬态锤击检测技术原理,给出了瞬态振动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针对瑞雷波相速度测试结果,借鉴物探中剥层法反演了路基剪切波速剖面;建立了4种路基土密度与剪切波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剪切波法确定路基压实度的公式,从而实现了对路基压实度的波动检测;结合刚性路面的模态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对路面瞬态振动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从而获得了路面板脱空状况信息.结果表明:路面板脱空严重时,其振动基频一般低于50 Hz,对于支承良好的路面板,其振动基频通常大于200 Hz.  相似文献   

7.
鉴于3背回填、路基压实度不足将导致"桥(涵)头跳车"和路面沉陷或断裂等突出问题,加强3背回填和路基填筑施工中压实度检测是必要的。本文结合永宁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论述采用瑞雷波法在检测3背回填、路基压实度中的应用,整体评价填筑层质量。通过与传统方法作比较,瑞雷波法方便、快捷、无损,可实现深层压实度检测。该检测方法在控制高速公路路基工程3背回填、路基填筑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段公路路基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以甘肃某公路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研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介绍和我国当前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通用方法,总结出对该路段路基进行强夯法处理,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探讨强夯法的优缺点,并且对施工后的试验路段进行路基平整度、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路段平整度、压实度指标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作用明显,路基的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瑞雷波波速检测、弯沉检测、承载板试验无损检测技术对超大粒径土石混填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建立了表层剪切波波速与承载力值、表层剪切波波速与弯沉值的回归关系;以加固每m2路基所均摊的夯击能作为评价强夯施工成本的指标,推荐出土石混填路基的强夯施工优化方案;确定了山区超大粒径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的工程经验法施工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面波技术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几种面波速度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綦万路AK0段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应用,面波测试与常规检测方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工程应用表明,采用面波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路基压实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基稳定的关键,城市道路地下设施密布,沿线障碍重重,使路基压实难度加大。结合新颁规范标准,提出了城市道路路基压实机械的选择原则,指出路基压实重点解决的2个问题,以及压实度的控制与检测。  相似文献   

12.
董武 《路基工程》2019,(4):125-129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各种类型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频繁出现新建工程与既有工程交叉、并行相互影响的问题。为此,依托广东省内某高速铁路路基上跨既有公路隧道工程,采用结构力学法与岩石力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建路基工程对下方既有公路隧道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无限大厚壁圆筒弹性模型推导了两种方法所采用参数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路堑开挖和铁路运营荷载作用会使既有公路隧道结构处于回弹状态,隧道结构安全系数在相关规范允许范围内,即新建铁路路基工程不会对下方公路隧道结构造成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延安北过境线路基拓宽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及FLAC3D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旧路基拓宽差异沉降特性进行研究。监测数据表明,由路基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黏滞蠕变只占总沉降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得出黏聚力值为21 kPa,内摩擦角值为38°;当最大差异沉降量达到最小值时,拓宽侧路基填筑高度为6 m;当新路基的沉降开始增加时,拓宽高度大于6 m;当旧路基高度不变时,新旧路基顶面和最大沉降点向外移动。在工程实际中,新旧路基的拓宽宽度增加对旧路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何乃武 《路基工程》2016,(3):157-161
季节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往往会发生冻胀、融沉破坏。多年来,由于对季节冻土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忽略了季节冻土的特殊性,季节冻土公路路基在建成运营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冻胀病害。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检测评价,尤其是既有道路的冻胀病害,并通过改扩建工程措施进行一次性改善。结合国道332 线拉布大林至哈达图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对季节冻土特点及季节冻土区改扩建公路路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主要特点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根据已有的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建立模型,预测路基沉降的发展趋势。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分析法预测路基沉降,不仅能避开软土路基复杂的力学性质,还可避开利用传统的路基沉降计算方法所用到的大量参数,而且建模比较简单,所得最终预测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6.
在既有宕渣路基建设条件下,采用强夯进行道路地基处理.通过对强夯试验段进行分析与总结,采用“硬壳层整体刚度”设计理念,提出合理可行的强夯施工工艺,结合路基浅层冲击压处理,取得了良好的路基处理效果,避免对欠固结状态下既有路基的重复翻挖,切实保障了工程的经济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樊宇  郑占利  谭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46-148,219,220
天然粉细砂地基承载力低,在一定的上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过大的变形或不均匀沉降。该文通过比选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提出了适合于粉细砂地基处理的方法——冲击碾压法,并在东郊至龙楼公路上进行了冲击碾压处理粉细砂地基的技术应用。现场检测表明,冲击碾压处理粉细砂地基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沉降及稳定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总结了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及具体步骤,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说明了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涛 《路基工程》2021,(4):77-82
基于分层总和法和GeoStudio数值软件,从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边坡稳定性等方面分析某新建铁路路基对既有铁路路基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路基填筑扩建后,既有路基左线中心处沉降为6.4 mm,沉降量大于规范值;数值建模计算得到既有路基左线中心处沉降为8.5 mm,沉降量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均不满足轨道线路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的要求;水平位移小于1.0 mm,满足规范允许值;新建路基对既有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不造成影响,不会造成既有路基的失稳。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沪通铁路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使施工阶段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影响路基施工阶段及既有线安全运营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指数标度法下的AHP给定指标权重,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评价风险等级,最终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其综合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