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某单线普速铁路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路基现场设计室内试验,验证基于电化学的处理方法对路基排水设备损坏、路基沉降及翻浆冒泥三种病害的整治效果.结果 表明:电化学排水胶结对路基翻浆冒泥和基床下沉外挤病害整治有效且适用,提出了电化学排水胶结联合机械注浆封闭的铁路路基病害整治方法,并进一步探讨研究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得出了...  相似文献   

2.
京珠高速公路某试验段软基加固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京珠高速公路某试验段采用Φ7.0cm排水砂井加砂垫层再加有纺土工布,同时设计不同砂井长度和间距加固处理软基效果。分析研究得到地基土加固处理后(施工加预压期15个月),土体固结度达到91%以上,说明土体排水条件好,固结快,加固效果显著;砂井长度为15.0m,间距在1.0~1.5m加固效果最佳;路基使用有纺土工布加筋,能起到抗滑稳定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实测成果得到,使用有纺土工布加筋,本工程单日最大沉降速率可控制在20~25mm/d左右。  相似文献   

3.
在既有软土地基上路基旁的软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考虑地基处理过程对既有路基的影响。真空预压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快速简便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处理技术被广泛采用。但到目前为止,真空预压施工过程对既有路基影响的监测和数值模拟中国研究很少。该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现场监测,较全面地分析了软土地基在真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加固区内外土体的侧向位移、地基沉降、地下水位线变化以及既有路基侧向位移和沉降变化。利用有限元方法,在考虑加固区内外地下水位线变化和不变化两种情况下,将抽真空的过程进行模拟,对模拟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下水位线下降是导致加固区外和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给出了在加固区外再设置3~4 m深的应力释放沟能减少既有路基侧向位移30%以上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压密注浆技术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其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较小应用到公路软基加固中。本文通过结合某公路路基加固的工程实例,分析压密注浆在公路路基加固中的作用机理出发;针对工程特点提出可行的压密注浆方案,提出各项的施工参数选取,通过试验定取参数用于施工;同时分析公路路基加密注浆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表明注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搅拌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地基等5种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靠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高速公路管理、设计、施工、研究单位的67位具有丰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和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软土深度情况下各种软基加固方法的可靠性程度评价结果。研究显示,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从高往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管桩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排水固结法、搅拌桩复合地基。当软土深度超过20m时,一般宜采用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施工端头土体加固要求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土地区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端头土体加固要求目前基本上都是参照日本经验,设计为始发端头6m、到达端头3.5m,加固土体强度0.8~1.5MPa。根据现场施工经验总结,基于一般的土体加固强度均会大于1.5MPa,提出了一般情况下始发端头和到达端头的合理加固长度为3.5m,针对砂性地层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端头加固的形式;同时根据加固土体的防水目的和目前现场施工实际所使用的方法,建议更改现有的加固土体防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宁波滨海某围海造陆工程电渗联合真空预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强度、含水率、沉降、孔压等参数进行监测,比较新型管式EKG电极和传统板式EKG电极对吹填淤泥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管式EKG电极加固区域的土体强度更高,孔压消散更快,沉降量更大,深部含水率更低,是更为高效的电极材料。主要原因在于,管式EKG电极排水通道更为畅通,不易被淤泥堵塞,从而为软黏土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加固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季冻地区路基中的水分迁移机理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  宋珲  钟卫 《路基工程》2007,(1):63-64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冬季土体冻结,路基产生冻胀;春季冻土融化,路基产生翻浆、冒泥,对公路造成危害。而水分迁移又是产生冻胀的直接因素,所以研究冻土中的水分迁移机理及处理措施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路基防护与加固的实际设计与施工情况,总结高等级公路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处理措施,供广大公路设计与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土体电渗处理效果,研究了电渗期间在阳极处添加化学试剂对地基加固处理的影响。试验采用自制模型箱,共设置5组试样,电势梯度为0.5 V·cm-1。通过电渗过程中在土体与阳极电极板脱离处灌入等量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溶液,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控制添加的阴离子数量相同,钠溶液浓度为2.0 mol·L-1,钙溶液浓度为1.0 mol·L-1。当电渗进行到15 h时,各试验组试样添加50 mL相应溶液。比较分析排水、电流、能耗及处理后抗剪强度、含水率、电导率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化学试剂能明显改善排水效果和土体强度,相比对照组,灌浆处理后抗剪强度提升了27.3%~44.6%,平均含水率降低了10.5%~34.7%;羟基与土体成分反应生成的物质填充孔隙,增大土体密实度和强度,同时会堵塞排水路径等;氯盐综合处理效果较好,但电极腐蚀和平均能耗较大;钙离子较钠离子能更好地改善排水和导电效果;在4种化学试剂中,氯化钙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膜袋注浆桩及其加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体试验,对注浆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注浆量统计分析、现场开挖检验和钻孔抽芯检验对成桩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40cm的单个注浆孔挤土效应影响范围可达5m,在2m范围内挤土效应衰减较快,而注浆后可形成连续、强度较高的桩体。  相似文献   

12.
依托十堰地区某山区一级公路项目,探索采用松铺层厚4.5 m+4000 kN·m强力夯实的快速施工方法,研究路堤强夯施工的有效加固深度影响范围、土体变形特征及加固效果.运用ABAQU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现场反开挖的方法进行试验,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反映夯击作用下土体的实际受力状态;土体在400...  相似文献   

13.
邹建洲 《路基工程》2019,(5):145-148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路基截面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软土路基填方高度、填筑速率、排水桩间距及真空压力对路基竖向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不断增大,实际工程中填方高度不宜过大;②随着填筑速率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不断增加,填筑速率为0.5 m/7d最为理想;③路基的沉降时间随着排水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间距为1 m时路基沉降最快达到稳定状态;④随着真空压力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逐渐增大,真空压力选取80 kPa路基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万隆湖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效果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可以达到控制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土强度的目的;沉降影响范围在20.0 m左右,预压区边缘6.0 m深范围的土体产生显著的水平位移;排水板间距由1.0 m加密为0.8 m后,沉降速率增快2.7%~12.5%;建议排水板深度穿透淤泥层,工期许可时应采用较大的排水板间距。  相似文献   

15.
通过珠江三角洲平原软土与山间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指出山区软土相对平原软土具有厚度较小、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特点。山区地形和软土特点是排水固结联合反压护道应用于山区高填软基的有利条件,结合工程实践,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方法加固处理山区高填软土路基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结果与建议,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是一种新型的软基加固方法,该法利用粉喷桩施工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和竖向排水通道,加速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以达到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结合工程实际,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工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的沉降主要发生在排水固结区,且呈向下和向外逐渐减小的趋势,粉喷桩桩土应力比在1.8左右,孔隙水压力呈先增长后逐渐消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