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点研究了越岭地区地质条件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各垭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越岭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对不同垭口的越岭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选,结合两端引线和接轨点方案提出了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2.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溶及岩溶水等不良地质是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阐述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岩溶发育区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并结合宜万铁路岩溶区经验教训,通过该项目岩溶发育区段地质选线案例,总结出山高壁陡的岩溶发育区高速铁路地质选线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成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公路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相互作用的规律。指出,工程地质选线与地质勘探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山岭区复杂地质高速公路地质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涛  雷刚  李永红 《公路》2012,(5):32-35
地质选线是山岭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重庆酉阳~黔江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永段、重庆秀松高速公路、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四川遂资眉高速公路、四川成德南高速公路等项目工程地质选线实践,分析了山岭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工作方法及重点,提出了“八宜八不宜”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对类似工程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玉溪市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高速公路项目选线为研究背景,对干热河谷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充分分析了地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理念,考虑路线走廊内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敏感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路线比选,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地质情况下的路线选线原则和选线方法.成果可为同类地区地质...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今公路施工和运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进行路线设计中,“地质选线”好坏是控制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结合成渝高速公路设计,归纳了目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存在的典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形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高速公路本身结构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列举实例讲述了“地质选线”思想如何体现在工程设计中:“地质选线”要在全过程中加强比选工作,而不是一味整治,从而合理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8.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坡面破碎,植被稀少,以寒冻风化地貌为主,多年冻土条件复杂,构造发育,不良地质现象多发,对于如何在越岭地段进行工程地质选线的勘察工作,是青藏铁路勘察的重点。该文首先介绍了这段线路的比选方案.然后对昆仑山越岭地段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多年冻土、地质构造、地震、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并比较了不同线路的优缺点,进行了地质综合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地形地质复杂地段,做好工程地质选线是保证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关键。以某国道选一线为例,总结了山体变形规律及工程地质选线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区阜长公路印钞石一长城岭段地质灾害尤为发育,严重影响了阜长公路的安全运行。为有效防灾与减灾,文章立足于野外考察和对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该地区开展了区域性地质灾害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地质灾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在分布上,灾害发育密集、类型多、分段性显著;成因复杂的松散堆积体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基础;强烈的水岩作用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形成、发生的重要因素。文章为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区修建高速公路路线选择对山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多方案的优选才能提出可行的工程方案。为此,结合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崇左至大新段对工可路线方案的优化、初步设计路线方案比选,根据项目特点制定路线选线原则,不同段落采取不同的控制重点,对公路路线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该工程路线设计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声伟 《桥梁建设》2003,(B05):47-49
钻孔桩施工不仅工艺繁复,而且不便监视。正确选定成孔工艺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工艺流程是钻孔桩施工成败的关键。针对流砂或软土层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成孔质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顺层滑移路堑边坡的开挖及治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顺层滑坡往往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灾害,根据某坡体的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特征,建立了顺层滑坡的地质模型,对某段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从开挖至治理阶段,用数值模拟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模拟了顺层滑移坡体不同开挖阶段的稳定性和工程处理方案。根据实践检验,分析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证明这种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优越性,其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荣旗-北海公路六寨-河池段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文章针对该工程出现的特殊路基、长大纵坡路段、桥梁选址、选型、不良地质地段隧道、路线交叉、弃土场设置等关键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开挖及其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大风垭口隧道是昆明-曼谷国际公路上的一座特长隧道,极其复杂的工程及地质条件使其为国内工程界所瞩目.总结和探讨了隧道建设者们在遭遇各类恶劣地质灾害时,如何运用先进的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手段,尤其重视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和灵活应用各种新方法、新工艺,安全、快速、优质地完成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结合大连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建立了一套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并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引入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中,研究和探讨GIS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的结合,为解决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