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铰接式高速客车减振器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车辆运行平稳性为优化目标,对铰接式高速客车车体间纵向,横向减振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解进行了参数稳定性分析,此外,对所建立的动力学计算模型简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纵向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单轮对脱轨试验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了单轮对脱轨试验的试验系统,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同时利用仿真计算,对单轮对试验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就单轮对脱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轮载荷载率是引直脱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施华  裴涛 《铁道学报》2002,24(3):36-39
用有限差分法对漏泄同轴电缆的电容进行了计算,文中首先从Laplace方程出发导出了漏缆横截面内电位的差分方程,给出了径向各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并进行了离散化,得到了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计算式,然后对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以及人为设置的我边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电容收敛曲线,最后对漏缆缝隙角度对电容值以及特性阻抗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群仁  任翔 《中国铁路》1999,(6):24-25,46
阐述了通过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对京沪高速铁路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存在“京沪高速铁路高估了运量”同时,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效益分析,认为京沪高速铁路半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文章中对240曲轴的轴颈与圆根同时进行中频淬火的工艺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需要改进的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CTC系统整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康  张辉东 《铁道通信信号》2003,39(4):21-23,39
对CTC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基础。根据秦沈客运专线的需要,对整体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着重对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韩杰 《四机科技》2006,(4):12-15
介绍了SW220k轴箱体的车削加工工艺,对所用的设备、加工工装以及相关的工艺控制要求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对图纸设计意图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车削的工艺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从而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接发旅客列车的安全,《技规》第201条对接发旅客列车时调车作业进行了规定,本文通过对《技规》第201条进行分析,对规定不合理之处、不完整之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电务部门事故进行了分析,对故障进行了总结、统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商用车来说,欧5标准或美国2010法规将会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作出更严格的规定。Behr工业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成立起,就对各种用途的动力及其冷却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在研发中,利用母公司的生产标准和研发手段,在试验室中对开发的产品进行了试验,从而使新产品满足了特殊要求,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讨论了二氧化碳和有害物排放,以及非道路领域车辆的排放标准。着重对非道路用车不同污染物质种类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波浪度较大的散热带与开窗式散热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简称:北京S1线)信号系统车地通信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文章通过现场测试、实验及理论分析,确定了干扰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抑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北京S1线的平稳运行.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处理措施为后续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建设和维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磁场有限元法对悬浮电磁铁和直线牵引电机的泄漏磁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中国科学院电工所对CMS04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电磁辐射现场测试报告进行详实的比较分析,从而证明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交通系统是一种电磁环境良好的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低速磁浮列车车体携带较重的初级线圈,影响了列车载客能力和牵引动力,为了提高中低速磁浮车的运载能力,必须提高U形磁铁的悬浮和导向能力。以国内已经开通运营的2条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中U形电磁铁基本结构参数为例,建立U形电磁铁的3D有限元仿真,根据电磁力仿真结果,分析得到影响电磁力特性的主要结构参数为铁芯长度、磁极宽度、线圈厚度和励磁电流等,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总结上述参数对电磁力特性的基本规律。根据主要结构参数的作用规律,更新了原来参数设计值,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规律的正确性和新参数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长沙中低速磁浮列车和25 m跨径简支梁为对象,建立包含完整悬浮控制系统和细致轨道结构的磁浮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编制数值仿真程序,计算车辆以80 km/h速度通过不平顺线路时车轨桥耦合动力学响应,利用已有文献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车体的垂向振动很小,悬浮间隙波动量不超过0. 6 mm,最大动态悬浮力占额定悬浮力的24%,中低速磁浮车辆运行平稳,电磁铁动荷载系数低。桥梁跨中垂向挠度为2. 66 mm,小于磁浮简支梁挠跨比设计限值;跨中轨缝处F轨最大垂向位移为3. 04 mm,其中包含轨排自身弹性变形产生的0. 4 mm垂向位移,约占F轨总位移的13%。梁端和跨中处伸缩接头很好地限制F轨端部变形,但F轨端部垂向加速度幅值超过2g,约为中部的4倍,这对F轨伸缩缝连接副提出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罗芳  张昆仑  王莉  王滢 《铁道学报》2006,28(3):43-46
高速常导磁浮列车中的直线同步电机系统是集列车悬浮、牵引、导向及发电功能于一体的核心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旋转模拟试验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特点,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额定运行点进行了二维电磁场分析.给出了气隙磁场空间分布图,分析了该系统直线发电机的工作机理,重点计算了试验台额定运行时直线发电机的各条发电支路的磁通变化规律及相应的发电特性.对发电特性的波形、交变频率、感应电势幅值、相邻2条支路的发电特性间的相位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试验台结构参数与其相互关系.对试验台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由此确定了高速常导磁浮列车实际运行时,车载直线发电机的发电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磁悬浮列车U型悬浮电磁铁电磁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罗芳  张昆仑 《机车电传动》2002,(3):32-34,39
应用电磁场分析软件对常导磁悬浮列车U型悬浮电磁铁的各种电磁力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悬浮电磁铁的气隙,水平错位及侧滚角对悬浮力,导向力,侧滚力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解析计算进行比较,所求得的电磁铁受力结构能为悬浮控制系统和导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为磁悬浮转向架抗侧滚梁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空心电抗器的研制过程,描述空心电抗器的技术要求,重点分析电抗器的电感计算、机械结构设计、温升及屏蔽板计算。运用了ANSOFT有限元软件对电抗器电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达到国际非电离辐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叉感应回线的磁悬浮列车测速定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磁悬浮列车运行时车体与轨道不相接触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交叉感应回线的测速定位方法。在分析交叉感应回线电磁场特点的基础上,推导出回线磁感应强度、回线电感和天线感应电势的计算公式,另外,文中还给出了测速定位系统的具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值分析的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采用被动导向控制,其悬浮电磁铁同时提供列车悬浮力和导向力。因此,在磁浮列车的设计中,对悬浮电磁铁磁场的分析非常重要。本文采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进行了三维研究,并与二维计算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电磁铁电流较小情况下,铁心和轨道发生饱和的局部区域较小,三维与二维计算结果接近;但当电磁铁电流较大时,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三维计算得到的悬浮电磁力值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高速磁浮列车的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单节整车有47个自由度的磁浮垂向振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电磁力以及控制规则,以便模拟控制系统对悬浮磁铁与轨道梁间的电磁力的控制.通过时域仿真,基于最优控制的磁浮控制系统能保证垂向磁铁与轨道梁间气隙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