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需与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需求,以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典型工程为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需求分析,以及该工程调度集中系统的设计情况,对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交互进行了浅度、中度、深度交互方式的多方案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局间接口方式构建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构建的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侧设备和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侧设备之间的物理界面清晰,不影响国铁调度集中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系统的现有系统结构,契合该工程由铁路局运输且调度指挥纳入铁路局管理的工程实际。为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传递,提供了一种可供工程实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中心和铁路局级调度所的开通运行,客运专线SCADA系统的功能性和完整性得到较大提高。此系统取代以往各铁路局站段分散式调度管理与按项目设置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模式,形成全路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统一调度的新格局。以沪昆客专湖南段接入广铁集团调度所SCADA系统为例,对路局既有系统配置及接口扩展进行分析。结合新建项目特点,在满足设计原则的前提下,设置联调联试专用刀片中心、调试专用调度台和视频复示终端等优化措施,保证新建项目联调联试顺利进行。方案解决新建项目接入既有SCADA系统时,存在硬件设备不兼容、平台软件I/O监控容量不足等问题,避免调试过程中营业线潜在安全隐患,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即将接入此系统的黔张常铁路、怀邵衡铁路、张吉怀铁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灾害监测铁路局中心系统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发布,各铁路局分别开始建设灾害监测铁路局中心系统,并将既有灾害监测系统接入铁路局中心系统。本文根据铁路局中心系统的结构和既有灾害监测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接入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铁路局调度分析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论述如何利用Oracle存储过程技术,通过网络自动采集列调、计划调、机调、客调,十八点统计等专业调度指挥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利用JSP技术与Web报表插件的结合,开发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的铁路局调度分析系统,从而为调度指挥管理人员进行铁路局车流调整和合理衡量调度员工作能力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局是运输生产的直接指挥者.概述上海铁路局机车调度命令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介绍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划分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效益进行分析.运用本系统,可使铁路局机车调度命令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铁路车务段调度室存在的调度管理薄弱、生产作业组织指挥缺少信息化手段等问题,基于C/S架构研发了车务段集中模式下的调度室生产指挥系统。以技术作业图表为核心,根据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所下达的日班计划,辅助调度人员编制阶段计划,对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的股道、调车机车等资源集中安排,并对运转、货运等作业集中调度。通过作业进度报点反馈、现车信息实时上传、站存车自动推算、作业指标实时统计、交接班统计分析等功能,实时向铁路局调度所上传站存车、调车机车状态和作业进度等信息,为制定后续日班计划提供支撑。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促进车务段生产指挥的信息化发展,提高车务段生产指挥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现状和建设趋势,从资源共享、重复性建设、地震联动触发信号系统停车、牵引供电系统断电等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提出铁路局中心系统采用虚拟化云技术的建设思路,并提出地震预警监测系统通过路局中心系统与信号RBC、牵引供电中心接口的联动触发策略。文中论述了采用虚拟化云技术搭建的地震预警监测铁路局中心系统功能、系统构成、硬件配置,从而解决各条铁路接入路局中心增加大量服务器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严重、重复性建设等问题,为建设项目节省投资;阐述了通过路局中心系统与信号RBC、牵引供电中心接口的联动触发方案,为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尽可能节省建设投资和维护成本,更好地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概述上海铁路局调度计划车流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过程,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划分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效益进行分析.运用本系统,可使铁路局调度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运输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现代化发展,兰州铁路局信息技术处与运输部门合作,确立了研发运输决策支持系统的软件项目。按照铁路局的实际情况和运输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了3个阶段的开发目标。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研发任务。2003年4月28日,铁路局联合有关部门,召开了运输决策支持系统实施会议,介绍和发布了相应的系统软件,并且,部署了下一步实施工作。发布的软件一共有5项:调度轮廓计划管理系统;调度日间管理系统;车流推算及相邻分局分界口车流资料交换系统;路局货运调度管理系统;路局调度所车流台帐及综合分析系统。目前,局、分局两级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介绍铁路局客票双中心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结构,结合铁路总公司已建成的客票系统双中心模式,对铁路局客票双中心系统进行研究,通过虚拟化技术和双中心构架,提出铁路局客票双中心系统的系统功能和基本结构,该系统能提高铁路局客票系统数据安全及系统运行安全,确保铁路局的客票系统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铁路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作业职场的高清视频图像呈现至铁路局和站段管控中心,为作业过程监管、生产调度、应急指挥提供了直观的影像数据。同时,开展了"数字+专业"管理软件研发工作,完成数字工务等10个子系统的软件建设。"数字哈局"的构建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实时掌控,全面提升了铁路局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与计算机联锁、CTC、列控中心等设备构成动车基地完整的信号控制系统,具有列车与调车计划管理、接发车与调车作业控制、现存动车组管理、人机界面统一管理等功能.系统与动车基地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局调度指挥系统、AEI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系统功能,满足生产作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光传送网(OTN)为代表的全光底座是当今通信承载网的基础,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网络运力的基石。以济南局集团公司承载网的通信局干传输网为例,分析网络现状及组网结构存在的不足,重点围绕网络容量的持续增长、网络灵活调度等发展需求,论述铁路承载网全光底座组网结构的演进方向,并结合光业务单元(OSU)等新型承载技术发展和承载网局干OTN系统布局,提出总体规划思路,系统拓展了高铁线路大容量承载能力和业务综合性承载能力,同时也预留了向OSU灵活管道技术演进的能力,为构建铁路局集团公司承载网全光底座提供了规划方案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铁路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系统对网络通道的需求,以及在结合既有网络资源及近年来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如何建设本系统的网络通道,从而实现局中心、站段、车站、车间、班组之间系统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的不断发展,铁路局TDCS中心作为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核心部分,其高安全性和高可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异地建立铁路列车调度指挥中心远程灾备系统是保证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列车调度指挥中心的远程灾备方案,并给出了该容灾系统的结构框架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建设中,针对原有铁路局调度日计划编制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建立不依赖于计划调度岗位的专项工作计划匹配检查机制出发,基于层次化建模思想和采用MAS技术,对铁路局调度日计划的编制过程进行分解和优化,构建铁路局调度日计划关系模型和协同编制层次化模型,增设调度日计划编排子过程,对专项工作计划间的匹配进行检查和协调,进而形成具有"一体协同"特点的新铁路局调度日计划编制过程。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0)的计划协同编制平台中。  相似文献   

17.
杨森  孙波  宋庆宁 《中国铁路》2010,(9):53-55,59
以郑西高速铁路为例,阐述局间调度管界临时限速命令的管理原则应遵循"以线路正方向,限速起终点所在的铁路局";介绍临时限速系统构成及下达临时限速命令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9):I0001-I0001
2005年8月25日,铁道部运输局、信息办、信息技术中心在哈尔滨局联合召开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实施推进会”,18个铁路局的调度与信息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组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功能介绍;哈尔滨、上海铁路局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试点经验介绍;运输局调度部、信息办、信息中心领导均作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平衡有序”的原则,组织“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推广实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全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升级工作,实现调度系统软件的规范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调度指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铁路局级客票系统目前部署于铁路局的同一物理机房,系统处于单中心运行状态,一旦机房环境出现故障,客票业务连续性难以保障。本文着重分析和研究铁路局级客票系统业务、结构和数据同步关系;结合虚拟化技术,设计了铁路局级客票系统双中心双活架构,该架构具备系统可靠性高、系统规模扩展灵活、系统处理能力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概述了DMIS的主要功能,包括部设计中心实时监视功能和管理信息系统处理功能,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的功能,铁路局调度指挥管理中心、铁路分局中心、枢纽调度控制监督中心的功能介绍了DMIS的基本技术技术特点,它是全中行车调度指挥、控制和管理的网络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方面都比一般管理性质的网络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