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海上钢管桩沉桩定位方式比常规沉桩工艺具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中船重工大连市庄河海域海上风电场址Ⅱ(300MW)项目风机基础施工Ⅰ标段为例,针对外海复杂海域环境条件下超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沉桩施工精度控制难题,对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对沉桩施工精度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对钢管桩垂直度观测理论允许偏差进行计算,以量化指导施工。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措施有效提高了沉桩的施工精度,完全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沉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依托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介绍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选取沉桩设备,并对沉桩方法及沉桩工艺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类似海上钢管桩沉桩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依托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针对钻孔桩平台及栈桥钢管桩、钢护筒施工,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沉桩方法、沉桩工艺、沉桩定位及稳固措施进行了总结,为类似深海钢管桩沉桩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高速铁路站区路基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变化、深层土体位移及桩顶标高的的监测,掌握沉桩过程对预应力管桩桩周土体的挤土效应,研究和采取有效降低挤土效应的具体措施,控制和降低沉桩过程对周围土体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监测发现,距打桩施工区的水平距离越近,受挤土效应的影响越大,超孔隙水压力累计增长量越大;深度越深,超孔隙水压力累计增长量越大。通过对超孔隙水压力及深层土体位移的监测,合理调整了桩基施工的速率和施工工序。管桩的挤土效应比较明显,位移主方向是打桩前进的相反方向。采取提前偏移措施投放桩位,可以减少打桩施工对已完成桩位的影响。在需要控制土体位移量的区域,严格控制打桩速度和打桩方向,同时采取跳打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打桩的挤土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服务于钢管混凝土桩的低应变测试,文章建立钢管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桩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钢管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桩的低应变瞬态动测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完整桩和缺陷桩的速度响应结果。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桩的速度时域响应和速度云图的对比,分析钢管混凝土桩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特性和桩身应力波传播特性,同时得出一类典型缺陷钢管混凝土桩顶速度响应曲线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桩顶入射波存在与混凝土桩类似的三维效应,当桩身长度较短时,桩顶面距桩心距离越远点的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越早,波峰值越小;应力波在钢管混凝土桩中传播较混凝土桩快,当速度波传播到达一定深度后速度波波前呈拱形传播,对应的混凝土桩呈平面传播;变模量钢管混凝土缺陷桩的缺陷反射波规律和混凝土桩一致,混凝土桩的缺陷反射波较钢管混凝土桩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介绍软土地区一座下穿立交桥的设计关键技术。下穿结构设计为框架,采用顶进施工。顶进穿越股道多,设计中采用高压旋喷桩作为施工便梁的基础,有效地解决了架设便梁的技术难题。在设计顶进作业坑的深基坑时,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加设上下两道钢管横撑,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做到了深基坑防渗、防涌、稳定好、变形小,保证了基坑的安全,同时保证了周边房屋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深水桥梁施工中,无覆盖层裸岩河床中栈桥钢管桩底部难以形成固定端,在流水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整体倾覆,三峡大坝上游河流水位季节性升降幅度大,同时伴有强降雨引发的洪水波运动,钢栈桥结构设计与施工较难。为方便栈桥施工方案选择,通过对人造覆盖层、板凳桩基础以及混凝土锚桩三种不同桩底锚固方式进行下部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与分析,得出钢管桩在超深水位下最佳锚固方式。理论及实践结果表明:混凝土锚桩能够在钢管桩底部形成固结,大幅度提高栈桥整体承载力,因此在水深、流急和裸岩条件下混凝土锚桩更加可靠,这可为类似水域条件下的钢栈桥底部锚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桩土应力比是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时的重要控制参数.根据公路路基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分析带格栅褥垫层不同位置处搅拌桩桩顶及桩间土的应力变化、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规律,总结了路堤施工过程荷载的传递规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和PIV图像处理技术,开展楔形管桩沉桩及桩端后注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型试验,测得楔形管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场,桩端后注浆过程中扩大头的形状和直径等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楔形管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场与等截面桩略有不同,其最大位移发生在桩顶处;桩端后注浆形成长轴与桩深方向一致的椭圆球孔扩张模式;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和PIV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沉桩及桩端后注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为桩基相关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并广泛应用于桩土相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锚桩法对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试桩检测,研究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码头区域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以合理确定码头基桩长度,为工程桩的沉桩锤型选择及确定停锤标准提供依据。试桩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钢管桩在工程区域的施工及沉桩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1.
铁路工程中桩板墙结构变形控制标准严格,在土质地基条件下桩结构设计尺寸较大,成本普遍偏高。针对传统桩板墙受力变形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承台消弯作用的新型桩板墙结构,并采用矩阵传递法分析其力学性能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型桩板墙结构在桩身锚固点引入承台,利用填土自重大幅度降低锚固段弯矩,可有效减小桩顶水平位移;结构尺寸相同时,与传统桩板墙结构相比,新型结构锚固段最大弯矩降低67%,桩顶水平位移减小61%,桩身所受最大土反力减小57%;土质地基条件下,新型结构最大填高由传统结构的12 m提升至16 m,承台设计长度宜为0.46~0.48倍填高;新型桩板墙结构综合工程造价仅为传统结构的50%,经济效益显著;新型结构锚固桩桩井可由人工挖孔优化为机械成孔,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可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沉管法工艺隧道,沉管预制在干坞内进行,叙述了干坞坞口结构施工技术,介绍了钢管桩墙加工与安装,钢管桩外辅助止水措施。针对施工难点和风险,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屏蔽了风险,保证了坞口止水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桥梁水中承台及钻孔桩桩头拆除施工的要求及特点,从确保临近结构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水中桥梁基础拆除方法进行分析比选,提出采用钢管桩-土芯墙围堰与钢护筒相结合的复合围堰对水中承台与钻孔桩桩头进行机械拆除的施工方法,并通过施工实践阐述了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沉埋式双排抗滑桩(沉埋式后排桩和全长式前排桩的组合形式)的承载机理,采用土压力盒和应变片完成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在外界施加的滑坡推力作用下,量测桩身内力变化与桩周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桩身受力的分布形式和土拱效应,并分析后排桩长度变化时的双排桩的受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埋式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方式不同于全长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方式:沉埋式抗滑桩前排桩桩后推力分布形式为梯形分布,桩前抗力分布形式为矩形分布;后排桩桩后推力分布形式呈梯形分布,桩前抗力分布形式为倒梯形分布。后排桩的沉埋深度对前排桩的土拱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分析认为当前后排桩承载比较接近时的沉埋深度为设计沉埋深度。为进一步探究排距对沉埋深度的影响,运用FLAC3D,探讨不同排距下双排桩的承载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间距增大,后排桩的设计沉埋深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求门架式双排桩桩身的内力位移分布特征及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结论:(1) 在桩排距较大的情况下,门架式双排桩的前排桩的桩顶位移明显小于单排悬臂桩和无连梁的双排桩;(2) 门架式双排桩的前后排桩的最大弯矩和剪力比较接近,而且正负弯矩和剪力比较接近,表明连梁在协调前后排桩顶位移、桩身弯矩和剪力方面有明显的作用;(3) 岩土层参数的选取是影响抗滑桩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4) 门架式双排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5) 对于膨胀土边坡,在实际施工中要做到及时开挖、及时防护,以减少施工对土体含水量和土体结构带来的扰动;(6) 在实际应用中要采用数值计算与成功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水泥土桩验收质量检测数据能客观反映水泥土桩设计施工情况,并有效地改进水泥土桩的设计施工方法。文章根据水泥土桩检测数据特征编制了统计分析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得到水泥土桩身强度在不同土层的分布,并用其结果和水泥土桩桩身受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场试验结果,研究了柔性基础下采用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时的工作性状。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变形、桩顶及桩间土的压力值、地下水位和孔隙水位以及测试点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铁路路堤下CFG桩桩筏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切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滩涂区的工程地质和施工特点,针对栈桥基础钢管桩的打拔方案进行了比选;对振打设备的选择,应用了振动沉桩计算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验证,成功解决了滩涂施工中钢管桩打入和拔出的技术难题,有力保证了南岸栈桥施工的快速顺利进行,同时,可为今后同类钢管桩施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客运专线东湖特大桥112 m提篮拱系梁支架的方案比选、结构设计及其实施工步骤。对大桥的基础形式、支架结构、预压方法进行了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后,从钻孔桩设计,钢管桩立柱设计、桁架设计、预压方案、施工步骤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提篮拱系支架的设计与施工过程,最终达到节约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微型桩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快速、布置灵活、抗滑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山区边坡(滑坡)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钢管微型桩加固边坡的破坏实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反分析,对钢管微型桩的极限抗滑力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于采用了桩顶连系梁的钢管微型桩组合结构而言,桩后滑坡推力呈上部大、中间小、下部大的“U”型分布形式;桩前土体抗力呈上部大下部小的倒三角形分布.钢管微型桩组合结构(四排钢管桩+连系梁)的极限抗滑力为596 kN,单根钢管微型桩的平均极限抗滑力为149 kN.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改良桩间土、桩前设置支撑结构、优化结构布置形式等工程措施来提高钢管微型桩的抗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