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200 km/h铁路单开道岔制造的加工过程、工艺装备、工艺参数等。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制造工艺优化方案,解决质量问题。介绍生产制造过程中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好产品质量,进一步规范道岔质量监督队伍,为线路提供性能优越的200 km/h铁路单开道岔产品。  相似文献   

2.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铁路用60 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有砟)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它是我国目前制造、上道铺设的号码最大的高速道岔。为保证道岔制造精度,对长大轨件加工工艺、垫板平面度、长大轨件吊装变形等制造的难点进行了工艺攻关,对基本轨、尖轨、翼轨、心轨加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标准轨距200km/h铁路60kg/m钢轨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成功地取消了长心轨(CH60AT)的转换凸缘,解决了困扰工务、电务等部门多年的4mm不锁闭问题;将力学分析引入道岔分析,实现了整组道岔刚度均匀化。重点介绍该道岔的设计理念和一些主要结构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京广线提速道岔更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功臣  黄远宏 《铁道勘察》2005,31(1):8-9,12
铁路第六次提速,京广线要达到 200km/h,这就要求把既有线上的固定辙叉道岔更换为可动心轨辙叉道岔,消除辙叉有害空间。介绍了京广线既有道岔的现状和更换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铁路在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中占有较大比例,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关键设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外高速道岔和我国道岔发展现状的分析,从道床、通过速度、道岔号数、结构等方面介绍我国客运专线铁路道岔的研制情况,并结合“时速250 km 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的研制成功,就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成熟技术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是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的主型道岔产品,可动心轨辙叉是客运专线道岔中最复杂的部件,同时也是道岔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根据道岔设计理论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18号可动心轨辙叉组装的流程、方法和质量控制重点,旨在对道岔制造、铺设、养护维修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泰国曼谷苏瓦纳布米机场连接线路轨道工程主线全部为高架线,正线采用无砟轨道,线间距为4 m,列车运行速度为160 km/h。该线轨道按UIC标准设计,基本轨采用UIC60钢轨制造,尖轨采用UIC60B制造,轨距为1 435 mm。正线采用9、12号单开道岔,其中包括2组曲线渡线道岔。车辆段为有砟轨道,采用6号单开道岔。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高,并采用UIC标准,对道岔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曼谷轻轨道岔的设计,介绍道岔的平面线型、结构设计、扣件系统、轨下基础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200km/h提速区段交叉渡线道岔大修施工.从前期准备、焊接质量、道岔铺设组装、配轨、后期养护等方面阐述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38号单开道岔是我国铁路为适应高速客运专线而设计制造的高速道岔副由宝鸡桥梁厂生产,拟在京秦线狼窝铺车站进行试铺,为秦沈客运专线及京沪高速铁路作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大提速的环境下,提高道岔这个薄弱环节的设备质量,使道岔的几何尺寸得到更好保证,对铁路提速十分重要。通过将60kg/m钢轨12号单开木枕道岔更换为混凝土枕道岔的实践,介绍了木枕道岔抽换为混凝土枕的施工方法、作业程序及其要点。  相似文献   

11.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60 kg/m钢轨18号(Vz200)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是在调研和总结既有提速道岔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型提速道岔,在设计中采用了新设计思路和新结构,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动力学仿真等分析计算,满足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介绍道岔的平面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加工制造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60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更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法国技术生产的18号高速单开道岔,由于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连接,增加了更换辙叉的难度。介绍60 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的更换方法、施工组织、施工步骤、机具准备以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轨道工程的施工,就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短枕式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交叉渡线铺设工艺进行论述,包括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钢轨整体性架设、道岔支撑架改进、滑床板及护轨垫板平整度控制、道岔调整、交叉渡线整体架设、分段施工等方面的施工经验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海洋 《铁道建筑》2013,(1):101-105
车辆过岔时横移量的大小对道岔的通过速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动力学研究和设计重要参数.本文以国产300 km/h动力分散式动车组拖车、客运专线18号单开(右开)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ADAMS/Rail模型,以200 km/h,250 km/h,275 km/h三个速度级分直顺向与直逆向两种过岔方式共6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车辆过岔时轮对横移状态的一般规律,在以相同速度通过道岔时,顺向出岔时轮对横移量要比逆向进岔时大;在相同条件下,轮对横移运动在辙叉区要比转辙器区剧烈,这主要是由于心轨截面变化较快,即轨道不平顺波长较短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设计内容,提出客运专线18号单开道岔与既有线提速18号单开道岔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及外锁闭转换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及外锁闭转换装置的设计,解决了工电设备配套问题,使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从选材至结构设计均进行优化的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该道岔设计曲线半径为1 000 m,增强了车辆曲股运行的平稳性。转辙器部分基本轨扣压方式采用结构更为合理的无销钉弹片式取代弹性夹式,并增设辊轮滑床板装置,既降低了转辙机的扳动阻力,又简化了结构,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该道岔在选材上,轨件优先选用贝氏体钢,有效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在重载道岔生产的过程中,结合传统道岔技术特点,将工艺改进并优化,显著提高了重载道岔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结合达成铁路新建双线段新桥线路所42号单开道岔(有砟)施工,现场采取原位铺设施工技术,介绍了42号单开道岔(有砟)检验标准,总结了客运专线有砟42号单开道岔施工技术和工艺,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道建筑技术》2011,(7):6-I0002
中铁十七局承建的武广客专全线93组共2094块道岔板制造与铺设工程,其中18号单开39组,18号单渡线46组,50号单开8组,跨750km运输铺设。  相似文献   

20.
道岔是市域铁路必不可少的设备,其构造复杂、零部件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技术标准相对较低、而干线铁路道岔造价相对较高的情况,结合市域铁路特点,对市域铁路道岔方案进行比选,提出市域铁路正线非地下线地段采用12号可动心轨道岔、地下线地段采用12号固定辙叉道岔的总体方案,并完成这2种道岔的结构设计,可满足直、侧向160km/h和50km/h的过岔速度要求,同时完成市域铁路地下线地段、桥上普通地段和桥上高等减振地段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