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吴军 《铁道勘察》2009,35(6):69-73
结合地铁车站工程的特点,通过野外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采用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和水文地质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准确的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较为准确的给出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等指标值,对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广州地铁40多年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总结了广州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以实际工点为例给出了各岩土层主要的工程参数,为我国其他城市地铁和轻轨勘察的岩土分层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阐述了在《地下铁路、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增设岩土分层规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茂靖 《铁道勘察》2005,31(4):54-56
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树林 《铁道勘察》2005,31(5):35-38
从外业勘察和内业资料整理两个方面对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外业勘察部分详细说明了外业勘察的目的、方法、内容、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内业资料整理部分详细说明了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方法及确定取舍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勘察报告编写时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及格式等。  相似文献   

5.
旁压实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日益广泛。以旁压试验在厦门地铁1号线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为例,简要介绍了旁压试验仪器及方法,分析整理旁压试验所得数据,并同现场标贯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成果的可靠性,为隧道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6.
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控制性勘探点、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下水的评价、地震效应及沉降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铁某控制中心为一高层建筑与深大基坑工程,工程结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极为复杂,勘察中采用了适宜的综合勘察方法,得出了合理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科学的岩土工程评价,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措施意见,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40多年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总结了广州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以实际工点为例给出了各岩土层主要的工程参数,为我国其他城市地铁和轻轨勘察的岩土分层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阐述了在<地下铁路、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增设岩土分层规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勘察总体管理在杭州地铁一号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友君 《铁道勘察》2007,33(2):36-40
按照地铁勘察总体的职责和工作方法,对地铁地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重点分析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铁设计和勘察的特点、不良地质作用对地铁工程的影响,提出勘察工作量布置方案和勘察测试手段建议。对城市地铁勘察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预测,探索和解决地铁设计和施工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为一深大基坑工程,工程结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都极为复杂,采用适宜的勘察方法、提供合理的设计参数、提出科学的岩土工程评价和措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外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各项水土参数,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基坑围护结构型式、基坑坑底隆起和管涌、结构抗浮、降水控制等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意见,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数据采集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纸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系统,主要目的是为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信息数字化提供数据保障,并提高整个数字化信息化过程的效率。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技术、GIS技术,实现工程勘察外业数据的快速入库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勘察质量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勘察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的监管,而且也为全面推进全国勘察质量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国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输水隧道等水下隧道的岩土勘察经验,结合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等各类水下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分析水下隧道与陆地隧道的不同岩土工程勘察特征,完善现有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提出切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提高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征稿简则     
《铁路航测》2013,(1):102-102
1、栏目设置 工程测量——铁路、公路及附属构筑物的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GPS测量等。 航测遥感——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应用等。 工程勘察——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遥感,物探、原位测试,水文地质勘察,岩土试验,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及保护,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地质灾害评价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路网配套建设中,线路经过地段往往难以绕避一些时间久远、分布无规律且地面痕迹不明显的小煤窑等古老采空区。此类采空区对铁路建筑物的危害极大,如何准确地查明其空间位置、塌落、回填和充水情况、残留的有害气体成分和分布情况等,一直是困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赣龙复线铁路小密隧道出口段为工程实例,采用综合勘察技术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为采空区加固处理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论:(1)采用地质调绘、综合物探、结合必要的地质钻探、综合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等综合勘察技术可准确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2)小密隧道施工已近四年,经施工验证,采空区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当吻合;(3)提出了铁路工程采空区综合勘察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4)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连续表面波测试系统是利用稳态面波法进行勘探的一种新型设备。同其它的物探方法相比,稳态面波法具有连续扫频、抗干扰能力强、测试精度较高等特点。该方法能较快速地测试岩土体的面波速度并转化为横波速度,进一步提供岩土体的各项动力学参数,如压缩模量,剪切模量等,为岩土体的层位划分及分类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资料。在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软土勘察中,利用该方法基本查明了软土及松软土的分布范围,取得了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地铁勘察总体工作是一种新的勘察工作管理模式,以西安地铁2号线工程勘察为例, 探讨勘察总体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程序和流程、应起的作用和提供的技术支持,为地铁工程勘察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设计和施工的开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城市的地铁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地质勘察总体工作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勘察总体应首先对勘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出岩土工程勘察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大纲;为保证勘察方案的合理性,应优化勘察方案,对影响勘察质量的因素和主要环节进行控制,规范操作程序,对勘察报告严格审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天津滨海某大功率机车综合检修基地的特点,采用综合勘探技术对其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并将钻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双桥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获得的地质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评价,为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育王岭隧道是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第一座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勘察中采用钻探取样与多种原位测试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隧道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并综合勘察成果,对隧道沿线围岩进行分级划分和稳定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建议,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大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岩土工程性质和设计参数的确定由传统的室内试验方法,逐步转变为多种原位测试手段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可提供精确度和可靠性更高的勘察成果.结合京沪高速虹桥铁路枢纽工程,采用扁铲侧胀(DMT)试验,对浅层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为广泛采用扁铲侧胀试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点之一,参数取值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边坡工程的安全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如何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相对合理地对岩土体力学参数进行估值至关重要,参数取值仍需结合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实验数据及临近既有工程参数取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Hoek-Brown准则对节理裂隙发育—很发育的破碎岩体及软岩边坡工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研究结论适用于自然环境恶劣(如高寒地带)导致难以采用综合勘察手段而又缺乏试验数据的特殊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