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研究了港口码头系泊船舶运动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泊船舶运动监测系统设计的方案,阐述了系统构成和监测软件的设计思想.数据感知层采用射频识别和传感器两大核心技术实现数据采集,网络层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传输监测数据和控制命令,应用层采用串口通信技术接收和发送数据.模型试验表明了系统方案和采用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系泊船舶运动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港口码头系泊船舶运动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泊船舶运动监测系统设计的方案,阐述了系统构成和监测软件的设计思想.数据感知层采用射频识别和传感器两大核心技术实现数据采集,网络层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传输监测数据和控制命令,应用层采用串口通信技术接收和发送数据.模型试验表明了系统方案和采用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隧道环境监测需求及特点,提出了一种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GPRS远程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完成了传感器网络中数据采集节点以及网络协调节点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并设计了适合于数据实时传输的通信协议.测试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小,可靠性高,适合应用于铁路隧道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起重机结构与应力分析,确定了影响作业安全的主要应力监测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应力监测系统总体设计原则和方案;选用了Crossbow公司的IRIS系统作为无线传感网络平台,设计了应变监测节点相关电路与节点程序,开发了用于门式起重机应力监测的LABVIEW软件。该系统可实现对起重机结构的应力实时监测、超限自...  相似文献   

5.
针对港口实际应用需求和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现状,通过讨论WiMAX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在港口通信中采用"有线交换+无线接入"的混合网络。无线接入满足用户移动性需求,有线交换满足用户对高数据传输率的需求。确定港口WiMAX网络的网络结构,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灵活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需求的网络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危险品运输监测应用,搭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监测系统,并对其MAC层协议和物理层无线数据发送时序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改进了MAC层中的原始BEB算法,引入了支持优先级的GDCF算法。对MAC层中的RTS/CTS方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并出于节能考虑,引入了睡眠技术。在物理层数据无线发送过程中,为缩短发送时间,减少碰撞可能性,对其时序进行了优化。在工程车辆上安装基于IRIS无线传感器的节点平台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退避算法节点丢包率随网络节点数目增加变化不明显;去除RTS/CTS机制后,在采样间隔时间为50ms时,网络丢包率由20%左右下降到了6%以内;一个工作周期内节省能量达到95%;无线数据发送时序优化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对实时监测无线传感网络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将S注入法和无线传输节点相结合,利用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网功能以及高容错性构建了无线节点通信网络.提出了采用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铁路自闭贯通线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信号注入装置、无线节点、开关站无线处理单元和智能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构成.通过无线节点检测注入信号.智能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接收无线节点传来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故障位置.注入信号的电源为恒流源,频率范围为220~320Hz.设计了并列方式和交错方式两种检测节点的布置方案.这两种方式均能满足信息传输可靠性的要求,但并列方式的系统可靠性比交错方式提高了2倍.该系统定位精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IPS运行状态网络化监测需求,依据现今流行的双层工业控制网络建立了IPS网络化监测模型,探讨了IPS无线监测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IPS网络化无线监测技术方案,并从监测底层网络硬件和软件入手、以舰船电力推进实验系统中整流器散热器的温度监测为例进行了ZigBee监测底层网的工程实现,技术分析与工程实现结果表明:网络化无线监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能够满足IPS监测对网络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型船舶辅助靠泊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控制大型船舶安全靠泊,分析了大型船舶特点及其靠泊过程,建立了大型船舶辅助靠泊仪数学模型,设计了大型船舶靠泊仪及其软件终端显示系统。采用两点定位差分全球定位技术(DGPS)、船舶自动识别技术(AIS)和无线网路通信技术(WiFi)完成靠泊仪的设计和数据的传输,结合大型船舶辅助靠泊仪数学模型,计算船舶靠泊时船首和船尾相对码头的距离、速度、船首向与船舶转向率等船舶移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WiFi发送到软件终端,为引航员引导船舶安全靠离港提供参考信息。测试结果表明:大型船舶靠泊仪的水平定位精度可达60cm,速度精度可达到5cm·s-1,数据刷新频率为5次·s-1。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路桥、隧道的施工与应用中的检测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多点应变监测系统,避免了有线监测技术带来的费用昂贵、安装不便、布线繁琐等问题.该系统包括一个协调器设备、多个路由设备和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可以采集至少两个应变值,并将采集到的应变值通过CC2530芯片进行无线发送.路由设备起到中继的作用,接收并转发终端设备的数据到协调器设备.协调器设备再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RS232串口传输到用LabVIEW编写的电脑监测软件上进行数据的实时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研制的无线应变监测系统能够对应变值进行实时、无线监测,满足路桥、隧道方面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部署在铁路路基监测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于节点能量和带宽等资源的限制,要求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满足低能耗、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本文提出面向智能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部署策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部署尽量多的节点,并根据数量类型、环境特征等因素将网络以簇为单位进行划分. 以簇为单位,采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将采集的地温数据按照精度分别乘以权重值再进行平均值处理,有利于降低数据冗余度,提高数据准确度和采集效率. 仿真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是轮机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能对机舱内各种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一站式实时监测,且当运行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本文进行了以嵌入式智能检测终端与总控服务器虚拟仪表显示一体的船舶机舱计算机检测与报警控制方案的研究,开发了满足规范要求,功能完善,自动化水平高的机舱监测系统,系统总体运行效果稳定、可靠,集成性高,互操性强,对实现船舶机舱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线网络的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ADXL105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详细介绍了节点的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该节点性能可靠稳定,并能实现低功耗工作,适用于环境状况及建筑物健康状况的远程监测。针对健康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CSMA方式的单跳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船舶的运行过程中,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引发船舶动力装置发生故障甚至产生断轴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船舶轴系扭振的研究,得出了船舶轴系计算的方法,并对轴系扭振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消减方法,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的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矿用设备故障监测及诊断系统,系统由车载在线监测单元、无线网络、监测诊断中心3部分组成.移动式设备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联成一个集成统一的整体.从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应用3方面论述了该故障监测诊断系统,以及车载单元与监测诊断中心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为移动式设备的故障监测诊断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应用到CO的体积分数监测系统,以满足恶劣环境下长时间、无人值守、多点监测、多级报警的需求。运用ZigBee技术构建自组织网络,搭建以拓扑结构为网状网的无线传感网络。采用VB编写用户界面,实现用户操作、数据信息显示等功能。详细阐述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设计、工作流程及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功耗低,可实现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多点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船舶维修制度的变革,油液监控技术逐渐应用于船舶领域,成为机械状态监控应用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文章主要阐述油液监控技术在船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模拟监控系统在机务段实际应用中暴露出实施成本偏高、需要铺设专线,并且需要大量存储介质等诸多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务段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以ARMCortex—A8为内核的车载终端,利用视频摄像头、红外温度测试仪等多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融合,搭建Android嵌入式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实时、准确地监测道路运输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驾驶时打电话、醉酒驾驶、生病症状下驾驶、烦躁状态下驾驶等不良行为。同时,开发了监控系统软件,把监测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后台监控中心,实现对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不良行为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