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磨削烧伤的成因及其相应检测手段,现有测试方法难以满足准确、快速地检测磨削烧伤零件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完善、提升磨削烧伤的检测和评定。阐述了基于"磁弹法"的磨削烧伤检测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新颖、高效、实用的专用仪器,以及磁弹法检测工件磨削烧伤时的评定指标和仪器的特征值定标。  相似文献   

2.
磨削烧伤是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隐形缺陷,其存在将严重成胁到产品的质量。但对于这一“隐患”的检查,传统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准确、快速检测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日渐增多的磁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这基础上研制的专用仪器的概况,尤其叙述了应用磁弹法时的评定特征值和仪器的定标。文章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解决了仪器定标中确定不合格品界限的“量化”难题,使磁弹法的间接测量特性转化为更贴近产品的直接测量。  相似文献   

3.
朱正德 《天津汽车》2007,(5):33-35,41
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凸轮轴、万向节、轴承、气门和活塞销等重要零件的表面品质是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传统的测试方法却难以满足准确和快速检测的要求。文章对零件的表面品质及其惯用检测手段进行了描述,着重推出了一种新颖和高效的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磁弹法。文章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这基础上研制的专用仪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叙述了应用磁弹法时的评定特征值mp和仪器的定标,并通过所举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淬火类齿轮磨削烧伤的深层次研究,总结出磨削烧伤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引起的危害,并提出磨削烧伤的各种检测方法;同时对磨削烧伤的防止措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减少齿轮类零件磨削烧伤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齿轮类零件作为机构中的重要零部件,在渗碳淬火后往往要进行磨削加工。在磨削加工工艺中,砂轮与零件的接触区会因摩擦产生大量热量,而大部分热量会通过传导进入零件浅表层,容易导致表层金相组织的变化。若磨削参数设置和砂轮选择不当,在加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某商用车变速器在台架试验中多次发生副箱中间轴齿轮早期失效,为解决失效问题,对失效中间轴进行了电镜、硬度、硬化层深度、表面残余应力、金相组织等检验,对其失效特征和失效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间轴齿轮发生的早期失效为拉伤和剥落,引发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中间轴齿轮分度圆和齿根圆角之间区域存在磨削烧伤,磨削烧伤造成齿面磨削退火和二次淬火,诱发中间轴齿轮齿面早期失效。根据该分析结果指导中间轴齿轮磨削工艺改进,避免齿面磨削烧伤发生,解决中间轴齿轮早期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行业中发动机曲轴、凸轮轴类零件的磨削是重要工艺,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对曲轴类零件的磨削加工也提出更高生产效率的要求,磨削速度亦随之越来越高,随之带来一系列磨削烧伤及应力产生等问题,现就这些磨削质量与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MC发动机曲轴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磨削裂纹,研究裂纹形态、裂纹处的微观组织及硬度等,探讨了产生磨削裂纹的原因,论述防止磨削烧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对铁磁材料的应力集中、早期损伤及损伤程度等进行评估。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磁记忆检测的板件试验,对磁记忆的物理模型和应力定量化评估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磁记忆效应机理、磁信号影响因素、磁记忆损伤评价参数及基础试验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由于磁记忆信号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缺乏系统的试验和理论依据,目前只是停留在初步理论摸索和简单应用上,影响了该技术的量化发展和工程应用;要利用磁记忆检测技术进行应力定量化评估,必须要明确影响磁记忆信号的多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现有的损伤评价参数都只是提取了磁信号的某些特征,并未进行全面的磁信号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磁记忆技术的试验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材料性质的静载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受载形式单一,对构件性质的研究很少,而钢结构中梁、板等主要构件均承受弯剪应力作用。可见,要将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于钢结构,必须对弯剪应力作用下的构件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着重研究在磨削过程中曲轴主轴颈质量的控制方法;详细介绍数控磨床精度、工装精度的检测方法与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将曲轴主轴颈圆度控制在公差规定的范围内,满足产品特性要求,能使数控磨床连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产品检测结果而言,无外乎都需要给出一个结论,即"合格"或"不合格"。然而,也有不能作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的情况,那就是产品检测结果处于临界状态。此文就检测结果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事实上,更大的隐患还是那些肉眼难以识别的缺陷,它们主要是在热处理和磨削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裂纹和磨削烧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桥梁索杆内部腐蚀断丝无损检测中最主要的2种方法:漏磁检测法和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法的优点,分析采用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进行斜拉索损伤定位和损伤判别的原理;结合检测技术和桥梁斜拉索特点提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的检测评定标度;最后结合实际桥梁斜拉索的无损检测,给出了检测及计算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3.
曲轴关键部位的裂纹是导致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曲轴裂纹是曲轴生产中的关键质量问题之一。在曲轴的制造过程中,锻造裂纹、材料裂纹、热处理裂纹以及磨削烧伤、磨削裂纹均对曲轴的安全质量构成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1,(5)
对接焊缝为钢桥上典型的焊缝形式,其位置处的裂纹准确检测对于桥梁的维护加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常规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检测到焊缝处的裂纹,因此,针对对接焊缝开裂问题,进行基于金属磁记忆方法的裂纹检测试验研究。分别对预制裂纹前后钢板表面的磁信号进行扫描,分析磁信号法向分量与裂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金属磁记忆法检测裂纹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钢板的初始焊接缺陷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得钢板表面磁信号分布曲线交织在一起,形成多个封闭区域。与无裂纹时相比,含有裂纹的焊接钢板表面的磁信号,其扣除初始信号后的分布曲线近似于"正弦式"的跳变,磁探头提离高度值的大小与曲线波峰值及波谷值的绝对值呈负相关,并且不同提离高度值下曲线的交点位置近似于裂纹的中心位置,波峰波谷之间距离的数值与裂纹的长度近似相等,据此可以判断裂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吴天祥 《重发科技》1995,(2):17-18,16
以工件为阳极的电化学方法作为工艺手段已成功地运用于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文章介绍了电化学去毛刺和电化学检查磨削烧伤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军 《长安科技》2006,12(2):42-46
介绍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与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区别、适用现状、应用范围,指出磁记忆检测技术作为金属早期诊断的检测技术必将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渗碳齿轮的磨削裂纹一般是指齿轮在热处理渗碳、淬火及回火后在机械加工磨削过程中,齿轮的齿面、花键侧面产生的表面裂纹。裂纹的产生将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使齿轮报废。通过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磨削加工质量,可以获得合格的显微组织,降低磨削加工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渗碳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的车型装备了"电子驻车系统(EPB)",在使用时只需要按一下EPB按键就可以进行驻车制动,这直接替代了传统的手动驻车制动器。但据很多检测站反映,装备EPB的车辆在检测时多不合格。究其原因,主要是检测人员对装备EPB的车辆,未按照"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上检测电控机械式驻车制动器"的方法进行检测。现以大众/奥迪的车型为例,根据EPB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并结合深圳康士柏公司在同类检测中的经验,阐述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上检测电控机械式驻车制动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磨削与表面淬火集成新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材料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新工艺技术,使表面淬火工艺与机械加工过程集成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磨削淬硬零件的表面特性及磨削参数对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影响以及在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雷达有源校准器常用定标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用频谱仪进行绝对定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