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批小零件,需要在1.5~2mm薄板上冲出Φ3mm的圆孔和3mm×3mm方孔,刚开始加工时我们采用老方法固定凸模(如图1示),由于凸模太细小,强度又低,冲孔时凸模经常折断,更换新凸模又相当麻烦,为此,我们分析研究后,对凸模的固定进行了一些改进,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改进后的方法如图2所示,加了一个垫柱,可以传递冲裁力,材料用45#钢加工而成,可以多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垫柱,以便于换装。另外,对于凸模套内孔尺寸,加工时应大  相似文献   

2.
曹金红 《客车技术》2011,(1):24-25,28
通过对继电器孔冲模工艺的研究分析,设计了一套强度高而非常适用的冲孔模具.详细地阐述了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及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并对模具装配制造做了详细地介绍.实践结果表明:选用的厚垫板短凸模和保护套凸模及导向卸料板对凸模导向,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模具强度和刚度,满足了产品加工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依靠数控加工精度的提升,缩短模具装配调试周期,已成为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翼子板修边模具为例,模具上下模导向合模精度超差、大落差修边轮廓加工精度差、加工小凹R角轮廓刀具损耗大、轮廓易缺量、凸模镶嵌合金钢镶块整体加工刀具损耗大等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原有加工方法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汽车保险杠超声波冲孔工艺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超声波冲孔工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对超声波冲孔凹模结构创新设计,引入视觉检测系统、一元化追溯系统,取消了传统底涂剂人工涂布及品质检查工作,实现了品质及生产信息录入与追溯功能,完成了保险杠超声波冲孔及涂布工艺一体化作业,为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复合材料模具的结构及制造工艺。该模具的凸、凹模刃口四边镶条用锰钢,其它用复合材料填充,模架,围板及压边圈等用普通钢板制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转子冲片的工艺特点,对其各种加工工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冲孔、落料级进模,同时进行了刃口尺寸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该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圆桶形阶梯件的一次拉深成形过程的进行了数值模拟,表明:在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和凹模端面圆角附近受到的应力最大,并且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的板料减薄较多,应力非常大,故此处最容易出现拉破现象;如果有适当压边力,则压边圈下的板料可以不出现起皱现象,且从凸模端面圆角到凹模端面圆角的区域,都是起皱的危险区;在整形阶段凸模和凹模受到的应力急剧增大,此时模具最容易被冲坏,且此阶段对模具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应力和模具疲劳寿命负相关。有限元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减薄、破裂、预测压边力和预测成形力等,可以指导模具和工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齿轮冷挤压过程中影响齿轮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齿轮凹模尺寸补偿值的算法和过程.针对某汽车冷挤压齿轮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齿轮齿顶部分、齿根部分和渐开线部分的凹模补偿值.通过试验对冷挤压加工出的零件进行了影像测量,结果表明,按照数值补偿结果加工出的齿轮凹模可生产出合格的齿轮零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导致某车型前边梁连接板翻孔开裂的主要因素,借助Dynaform软件对拉延和翻孔等工序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对拉延凸台高度h和凸模圆角R等参数进行优化,板料最大变薄率减小为25.6%,解决了翻孔开裂问题。以此方案指导模具设计与试验的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软件优化翻孔类零件的拉延高度和凸模圆角等关键参数,能够有效避免开裂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球锁紧凸模、凹模、固定座的结构及其在冲压模具上使用实例,旨在推进快换模具标准件广泛应用,提高模具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对圆形孔凹模的刚度和强度计算进行了研究,并导出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凹模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特点,文章进行了工艺分析及排样设计。再参考排样设计图,进行了级进模结构设计,详细地说明凸模与凹模,导向与定位,脱料、顶料与分离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该套模具结构设计合理,产品质量稳定,有效地节约项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项目组认可。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液压转向器油缸径向孔加工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数控冲孔机和滚珠丝杠滚珠花键技术进行冲孔加工的工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完全满足油缸加工的质量要求,并且实现了零废品加工和数控冲孔机高效、高可靠性运行的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油缸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某变速器惰轮热挤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固定凹模结构和浮动凹模结构的惰轮挤压成形特点以及筒形毛坯和实心毛坯成形惰轮的优缺点,确定了实心毛坯挤压成形惰轮的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工艺试验,证明了变速器惰轮热挤成形工艺的可行性。该工艺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惰轮滚齿工序的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自冲铆接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自冲铆接有限元模型,对自冲铆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铆接过程中半空心铆钉和板料的变形特点,以及凹模凸台高度对铆接效果的影响程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冲铆接过程分为压紧、铆钉穿透板料、铆钉尾部张开和成型(墩锻)4个阶段;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铆钉尾部与板料及模具与板料的接触部位;当凹模凸台较高时,自冲铆接的自锁性能和效果较好;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顶盖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摩擦因数、模具间隙、材料参数等因素对该零件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汽车顶盖的成型影响最大: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零件变形均匀性影响最大,改善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润滑条件可以显著提高顶盖的变形均匀性:应变硬化指数n对该零件成型的安全裕...  相似文献   

17.
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及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该模具的凸、凹模均用复全材料制造,模架、围板、压力圈、镶条等用普通钢材制造。它通过曲在曲线线型压边圈及其上的阻力筋,在压力拉延的同时,压出流水槽,只用一道工谲即将整体式顶盖一次拉延成型。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制件设计开发时间和优化工艺参数,文章通过Auto 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围板成型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分析冲压过程工艺参数(冲压速度、凹模圆角、摩擦系数、板料厚度和压边力等)对前围板成型缺陷的影响程度,使用Minitab软件对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5因素影响制件开裂大小,它们依次为凹模圆角>板料厚度>压边力>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并用Mintab软件优选方案,得到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铝合金AA6061-T6和双相钢DP590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铆钉长度、凹模中部直径和凹模凸台高度对铝合金-高强钢自冲铆接接头成形规律、接头几何特征量、拉剪强度以及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影响自冲铆接接头强度的关键因素以及在2 mm AA6061-T6+1.2 mm DP590组合下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宝来侧围零件生产过程中棱线部位出现表面暗坑缺陷的问题,结合各工序模具结构分析了表面暗坑缺陷来源,并通过调整试验找到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即棱线内凹处对应模具工艺设计不合理。利用Catia软件对各项整改措施进行筛选验证和分析,最终通过将凸模打磨出L形凹坑,反凸烧焊加高出L形工艺凸包,调整工艺凸包R角大小和位置,将与暗坑对应压料板形成的压料面改造成强压活动压料面的方式,消除了表面暗坑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