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舰沉没前遭受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扫射,舰体损伤严重,沉没后又遭人为毁损,因沉没年代较久,增加了整体打捞的技术难度。我们认真分析整体打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采用“双驳抬撬”法,经过历时99天的艰苦作业,终于整体打捞中山舰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各界人士对沉没在湖北金口近的中山舰艇将进行打捞、修复的消息,大加瞩目,国内已有几家报纸先后进行报导。本文就中山舰的建造过程、舰的主尺度、武备情况、舰的改名始末,以及中山舰所经历过的“护法运动”、“广州蒙难”、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抗日初期的“武汉保卫战”等重大事件的过程,一一作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山舰”打捞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报、刊报导亦有几年了。本文就“中山舰”打捞的一些基础技术问题谈些看法,供关心此事的一些部门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上消防》2014,(5):44-45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在小万山岛附近海域一举将沉没了一年的57000t级散货船“夏长”轮整体打捞出水并拖至安全水域。该项目刷新了世界散货沉船整体打捞的吨位记录,成为迄今最大吨位散货沉船整体打捞工程。  相似文献   

5.
沉船强制打捞系指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后沉没,对海上航行安全、生产作业、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利益构成危险,沉船所有人在主管机关限定的时间内不履行打捞义务,主管机关依法强制其打捞清除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6.
《广东造船》2015,(1):48
2015年1月29日,太仓"11·8"事故沉船"新锦盛"轮被成功打捞出水,太仓黄金水道通航秩序恢复正常。此次打捞作业是长江航段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船长达120米的沉船进行整体打捞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沉船"新锦盛"轮船长119.8米,2014年11月28日因碰撞事故在长江#6-#7号浮之间上水主航道沉没,事故中6名落水人员全部被太仓海事局救起。该轮沉没时满载黄沙,沉没  相似文献   

7.
陆晨虹 《航海》1997,(2):31-31
最近。打捞中山舰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不仅牵动了如今屈指可效的中山舰幸存老兵的心.也唤起了更多曾有过相仿经历及命运的长江老船员的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铁蹄横行于浩浩长江之上。象中山舰一样被B机炸沉的军舰民船.不胜枚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多少沉船同当年的罹难者仍然静卧在万里长江的河床探处。  相似文献   

8.
"奥圣65"轮于2008年12月21日在天津港外锚地沉没。上海打捞局组织专业船舶经过52天的施工,圆满完成整体打捞任务。天津海事局给予了"沉船扳正起浮安全协调工作都十分圆满"的评价,交通运输部领导亲笔批示并对工程技术人员表示感谢。本文从该工程的技术难点和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技术人员从事救助打捞或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型沉船整体的打捞方法主要有浮筒打捞、浮吊打捞等.目前,浮筒法中所有浮筒几乎都是用硬质材料的刚性浮筒.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俄罗斯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的悲惨事件又将潜艇脱险、营救和打捞的主题带到人们面前。通常所考虑的潜艇脱险和营救过于集中在狭隘的问题上。描述了潜水员通过改进的方法登上失事潜艇施救,或使失事潜艇上幸存的艇员营救自己。涉及到潜艇打捞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权  刘玉宝 《中国海事》2013,(3):F0003-F0003
3月7日上午9时,沉没江底近270天的“长庆16”轮在镇江海事局现场海巡艇的维护下,江苏海洋和江苏亚龙打捞公司所属的3台巨型工程船共同作业,船首终于浮出江面,标志着长江江苏段水域最大规模整体打捞行动试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货物打捞责任的承担问题在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在强制性打捞的情况下,打捞行为的承担主体应是船舶所有人,打捞费用的承担主体是货主。在非强制性打捞的情况下,船舶所有人和货主均无义务必须打捞货物。在运输货物时,船舶所有人或货主应购买沉物打捞保险,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打捞义务能够得到有效履行,同时也可将船舶所有人或货主的打捞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7,(9):7-10
2017年3月22日,沉没1 077天的"世越号"在上海打捞局590天的紧张施工下缓缓浮出水面,一时举世瞩目。以侧卧的姿态从44米深水中整体打捞重达万吨的沉船被称为世界打捞史上的奇迹。由于"世越号"打捞现场海底泥质坚硬,普通的抓力锚很难提供上百吨的锚抓力,因此根据实际海底地质情况和理论计算,我们设计了钢筋混凝土重力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重力锚提供了200吨以上的锚抓力,为"世越号"打捞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相似文献   

14.
《游艇业》2008,(4):21-21
7月17日,10天前沉没的百年古帆船“金华兴”号被成功打捞,目前船体依然保存完整。在澳门拖轮公司“松兴”号的帮助下,“金华兴”号古式帆船被拖往珠海中富船厂接受修理。该船于7月8日在珠海香洲渔港沉没。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9,(1):29-30
1963年4月10日,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NO593)在作深潜试验时突然沉没。这是美国发生的第一起核潜艇沉没事故。“长尾鲨”号是美同当时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于1960年下水,1961年交付海军使用,耗资4500万美元。它的沉没使美国海军当局极为震动。海军当局不惜人力、物力,请来了“超潜蛙人”——“特里斯脱”,企图把它打捞起来,结果没有成功,只捞起几块碎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岁末,上海黄浦江水域发生的银锄轮翻船沉没事件震动了港航业界以及这个城市的视听。截至记者发稿时,这艘船长146米、宽22.6米、型深14.2米、载重达15000吨的“银锄”轮,已经在水下沉没了60多天。随着沉船打捞的启动和推进,2月上旬银锄轮有望重现水上,届时事故的真实原因也将大白于天下。建国以来上海黄浦江最大一般轮船的打捞,在正式启动前后,伴随着对安全质量、事故责任以及费用分摊的纷争。而作为银锄轮船东的上海金色港湾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金色港湾),对上海瑞科船务有限公司(简称瑞科船厂)在负责船舶改装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一直心存隐忧。  相似文献   

17.
黄斌华 《航海》2011,(1):14-1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显现,发生"大面积溢油污染"和"一船沉没,全港瘫痪"的风险逐步加大,缺乏有效手段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政治影响,必须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上海打捞局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了我国抢险打捞面临的形势任务、抢险打捞资源的供给现状和全面提升抢...  相似文献   

18.
某双机双桨的小型货船2010年沉没于某港港外。根据多波束扫测(见图1)及探摸结果,该沉船舯垂,船体疑似断为两段,而多年的海水冲蚀导致沉船淤埋严重,舱内存有淤泥。作为笔者所在单位2018年"碧海行动"计划打捞的沉船之一,本文以艉段打捞为例,介绍先清淤除泥再分段打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航海》1996,(3)
今年是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五十八周年。1938年12月24日,中山舰在武汉大会战与日机激战时和近百名将士殉难于武昌金口。湖此省政府、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实施的“中山舰”前期打捞工作日前正在紧张进行。 经过重庆、广东、上海等多家打捞机构提供的方案反复考核、论证后,湖北省政府将此重任交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实施,并于去年12月获国务院批准同意。 1月16日下午,重庆打捞公司总经理李光辉率五十余人打捞队乘船抵达沉舰现场抛锚定位,17日开始作业。该公司有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及相应技术。前期  相似文献   

20.
论发展我国的海上起重抢险打捞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我国海上起重抢险打捞作业的重要意义。使用大型海洋起重船进行起重打捞是一种新型的打捞方法,具有快速、强力、作业安全可靠的特点。起重打捞作业方法的实现,使海上抢险打捞的业绩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