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冲向第一的中国造船中国造船随着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际造船市场“锋芒”渐劲。根据世界上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2.
据法新社引述英国克拉克森目前公布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造船业近年发展迅速,去年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已成功超越日本,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3.
郑金岩 《综合运输》1997,(11):39-39
<正> 1996年是国际船舶市场在低位徘徊的1年,其间日本趁日元汇率下跌之际以低价大量接船,韩国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恢复其与日本抗衡的价格优势,这两个造船大国夺冠之战的不断升级导致了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造船卫冕国——日本,新造船接单量已连续3年超过1000万总吨。1996年日本新造船接单量,获得建造许可的为401艘、约1063万总吨。在集装箱船建造方面日本亦取得成功,1996年其建造的集装箱船已占世界新造集装箱船箱位的  相似文献   

4.
2001~2005年对世界造船业来说是不平凡的5年。在这5年中,世界造船业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兴旺期,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船完工量和造船技术实现了飞跃,国际造船新规则相继出台,各国(地区)造船业竞争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到528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从13.3%上升到15.3%;承接新船订单的世界份额从18.2%上升到27.1%;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手持船舶订单的世界份额从15.7%上升到20.3%。中国造的船畅游全世界作为全球船运最发达的地区,欧洲每年的船只需求量都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和韩国曾是欧洲企业船只重要的采购地。但是近年来,情况变了,中国船只越来越受到欧州客户的青睐。日前,浙江造船公司与德国奥特曼运输公司成功签订了总金额高达24  相似文献   

6.
更快中国速度折服世人从中国造船占世界造船总量的份额来看,1995年是184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 5.3%; 2000年达到346.26万吨,占6.4%; 2005年突破1 200万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上升到18%。中国造船产量“十五”期间接近翻了两番,让世界造船业折服。“十五”期间中国造船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造船总量的增长速度, 也远远高于日、韩等主要造船国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世界船舶市场开始出现转折之年,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新船完工量突破 1 000万载重吨之年。航运与造船市场仍处中高位 2005年年初以来,油船和散货船航运市场明显降温,集装箱船运价先涨后跌,其原因是船队运力供过于求,船队运力增长率大于海运周转量的增长率。从供求关系上看,2005年航运市场船/货供求基本平衡。油船市场 2005年油运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像2004年那样紧张。上半  相似文献   

8.
未来三年造船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造船业供需两方面入手,对造船成本、各船厂手持订单情况、船厂产能扩建情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航运市场运价走势、新船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未来三年中,造船价格将在短期内仍然维持较高水平,随后将呈下跌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 000万载重吨,达到1 20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同时,中国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上升到18%, 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船舶工业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但为我国海军设计和建造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而且率先成为我国出口支柱产业。1994年,中国造船产量首次达到世界造船份额的5%,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国家。2005年,民船产量达到1212万载重吨,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17%,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运     
『丹麦拟成为全球航运中心』近日,丹麦政府发布了该国的海运业发展规划。在该规划中,丹麦计划将自己发展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海运强国。但是,该国的船东则拥有更加宏伟的目标,即瞄准全球头号海运强国的位置。丹麦船东协会主席表示,随着业界与政府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他们逐渐具有了赢得全球头号航运强国的实力。该协会公布的数据表示,航运占丹麦外贸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6%,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不过6%和12%。在2003年,丹麦船东持有的船舶订单不过60艘,而到目前,他们持有的订单数目已经达到了240艘,价值750亿丹麦克朗。4月,丹麦旗籍的船舶首次超过了1000万载重吨。与此同时,加上丹麦船东拥有的、在其他国家注册的船舶以及租入船舶,丹麦控制的船舶已经达到了500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2.
曲轴被誉为万吨轮“心脏”(发动机)的“心脏”,但中国造船业几十年来却一直缺少这颗“中国心”。在“十五“期间,由于曲轴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造船企业被迫放弃了几百万吨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水运     
『油轮船型及运力走势』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显示,到2005年6月初,世界油轮运力达到3864艘/3.319亿DWT(载重吨),其中双壳船有2384艘/2.211亿DWT,双壳船吨位占到了67%。到6月初的的新船订单量达到了1125艘/8890万DWT。2005年还有232艘/ 1910万DWT交船,2006年交船量为388艘/2630万DWT。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05,(2):96-96
秦皇岛港以能源输出闻名于世。主要将来自祖国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的煤炭输往华东,华南等地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年输出煤炭占全国煤炭输出总量的50%左右,年设计煤炭通过能力113亿吨。目前港口有煤炭专用泊位13个.可装卸0.5~10万吨各吨级船舶,最大可靠14万吨级船舶,年装卸煤炭能力达亿吨;港口目前煤炭堆存能力为530万吨.有90多个品种的煤炭。2  相似文献   

15.
近期国内外船舶市场焦点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规划提出重点建设泉州造船项目,在沿海地区配合大型港口码头建设,改(扩、新)建大型修船坞。按照国家核准的有关规定,目前,泉州船厂造船项目已先后完成了项目规划选址、用地用海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方案以及文物考古、野生动物调查等前期工作,提交了所需的全部文件资料。  相似文献   

16.
永恒杀招成本低廉放眼世界造船新格局,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专家王文军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各个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推动世界造船工业发生转移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低成本取代高成本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主要预期经济目标是: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造船完工量达到14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0亿元,船舶出口金额突破50亿美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个点,利润增长1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坤杉 《综合运输》2007,(8):80-81
<正>一、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蒸蒸日上尽管2005年世界航空货运量达到1760万吨,仅仅增长3%,低于2004年14%的增长率,但是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走势强劲,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吨公里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于1949年11月2日。55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国民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7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万人,货邮运输量767吨,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2004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年平均分别增长19.4%、19.0%和16.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据预测,2004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  相似文献   

20.
塞浦路斯加入欧盟以来,一方面为了改变挂塞旗船舶的形象、提高挂塞旗船舶在世界航运界的地位,塞浦路斯交通部商船局提高了对在塞船舶注册的要求,加大了对挂塞旗船舶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自1988年以来,土耳其禁运,不允许挂塞旗的船舶通过其海域,越来越严重影响到船东到塞注册、挂塞旗的积极性,因此近年来,在塞注册船舶有所下降,2004年底,在塞注册船只数量排世界第九位。虽如此,在塞注册船舶仍有1846条,在欧盟国家中排第三,其海运收入为3亿塞镑,占GDP的4%。另据塞船运协会介绍,截至2004年底,在塞船东,拥有在航船只1911条,总吨位达3430万吨,其中只有285条船舶挂塞浦路斯旗。在塞注册和未在塞注册的船舶共3757条,因此塞浦路斯仍是世界重要的海运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