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采取便利措施的必要性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国际航行船舶入出境检查方式是由港务监督、海关、边防检查和卫生检疫部门分别派员集体登轮进行的。这种联合登轮检查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维护国家权益,保护船舶运营和港口的正常生产秩序,促进港航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此期间船舶入出境检查部门根据新的情况,对检查的内容和方式做了些改革,便利了船舶进出港作业。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2.
深化船舶进出港报告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港口是水陆交通的节点,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世界各国从维护国家主权、防止船舶走私、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等角度出发,依据国际公约、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对船舶进出港口实施报告和审批制度。船舶进出港报告在掌握船舶进、出港动态,维护港区通航秩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重点就内贸船舶进出港报告制的发展演变和改革设想作些探讨。一、实施船舶进出港报告制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施行)第  相似文献   

3.
沿海港区规模化及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港口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域尺度是影响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不同港池宽度的沿海港区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利用Anylogic仿真平台构建船舶进出港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港池宽度对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仿真模拟宽、窄、中3种港池宽度下的船舶进出港作业系统的结果表明:较窄港池、中港池水域面积增加25%,可提升港口服务水平达36%;宽港池水域面积增加48%,港口服务水平可提升90%。  相似文献   

4.
俞泰生 《世界海运》2009,32(5):58-59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对港口和航道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现有港口中,几乎所有的港口均为疏浚而成,虽能满足大型船舶进出港的要求,但在航速限制较低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大型船舶的操纵性。因此,火型船舶在进出港时必须依赖拖船进行操作。在航海实践中,拖船协助操纵主要有在船尾倒拖和在船首顶推两种。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系统无法实时获取集装箱装卸、港口空间使用和船舶状态等信息,传统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船舶调度的实时性要求,为此,引入RFID技术以实现对设备、人员以及集装箱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船舶进出港系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对RFID技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在GIS和RFID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罗国才 《中国港口》2005,(12):20-20
为落实《港口法》赋予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海事机构的职责,维护港口生产秩序,加强港口安全管理,提高港口行业管理水平,2005年8月18日广东省交通厅和广东省海事局在广东交通海事联系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达成共识,要在今年内在全省范围推进海事、港政的相互通报工作。10月17日,广东省交通厅和广东海事局向省内各海事局和交通(港口)管理部门联合发文,对通报内容、通报方式、通报时间、通报主体作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在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信息通报平台完成之前,各地海事局和交通(港口)管理部门要就船舶进出港签证、船舶装载危险品进出港申报…  相似文献   

7.
疏浚市场展望与现代自航耙吸挖泥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超大型油轮的问世,集装箱船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各国港口为了满足这类船舶的自由进出港,开始对航道的增宽增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引发了疏浚业施工船舶的大型化和一系列技术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这使整个疏浚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航运市场发展给疏浚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展示了疏浚业  相似文献   

8.
在港口建设工程中,边通航边施工带来的干扰,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和港口管理单位的一大难题。由于水工构筑物建设使用船舶数量多,船舶运输往来施工区次数频繁,给港口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基于唐山京唐港区东南防波堤工程的建设,通过设立调度中心统一管理施工船舶,合理规划施工船舶进出港航线,优化组织调度机制,实现在不对港口运营造成过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往来商船对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连续型泊位分配的多港池港口船舶调度问题,重点考虑单向航道下船舶进出港的影响,同时兼顾潮汐因素对大型船舶进出港的影响、船舶靠离泊条件、港内装卸成本等因素,以港口有效泊位利用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综合目标,构建二维装箱模型。根据船舶进出港的约束条件,利用启发式规则产生初始解,通过单独或整体移动策略以及同步移动策略实现种群更新,并设计混合算法求解出规定时间内船舶进出港计划。经过唐山港的实际测试和使用,自动指泊系统有效地提升了港口的运行效率并节约了港口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日照海事局践行群众路线,在实现国际航行船舶申报审批“无纸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推行国内船舶进出港电子签证服务,目前电子签证率近90%,高于省内其他沿海港口签证站点平均覆盖比例,让船舶、港口单位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1.
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进出港航道通航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文中基于《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中航道宽度理论分别对不同类型船舶的航迹带、船舶之间及船与航道边界的安全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湛江港航道大型船舶双向通航的最大会遇船宽,为船舶交通管制提供一些参考,在一定程度减少进出港船舶等待航道的时间,提高航道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到天津港的大型船舶到港的数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对进出港船舶及全回转拖轮的装备素质和工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拖轮与进出港船舶之间的配合作业的默契协调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港口安全和效益。本文作者对全回转拖轮与进出港船舶(引航员)在相互配合的几个主要问题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17年3月22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文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实施内河航行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至此内河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制度正式取消,改为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实施船舶报告制,免除了船舶进出港审批环节,极大的降低了船舶运营成本,同时也给海事监管带来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船舶签证和报告制的区别,取消船舶签证的影响以及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的海事一线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于松荣  朱峰 《水运工程》2022,(10):18-22
为满足钦州港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进出港及靠离泊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依托大榄坪港区东航道及9#泊位建立船舶操纵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反演船舶进出港以及靠离泊的有效航迹,为航道及回旋水域安全通航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东航道现有10万吨级双向通航航道可满足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在6级风况下单向通航的需求,航道水深需进一步疏浚至-16.3 m,船舶可以乘潮进出港;进港时,南段转三墩段的建议航速为9 kn,参考舵角15°;三墩段转大榄坪段,建议航速为7 kn,参考舵角20°。在靠岸风和涨潮流共同作用下,船舶回旋的航迹幅度较大,水域沿水流方向尺度需由原先的790 m扩展为1 200 m。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对港口危险品罐区(储罐)、库(堆)场、危险品码头的配备,以及船舶载运危险品进出港口申报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据了解,我国港口危险品运输等方面情况处于"可控"状态,但个别领域和环节的"安全升级"也是迫在眉睫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这意味着港口吞吐量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吞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发展,船舶尺度越来越大,大型船舶满载进出港时,船舶吃水往往会接近港口限制吃水。这就要求船舶保持平吃水并且没有横倾进出港口。船舶艏艉吃水可以根据吃水差图表或吃水差曲线等调整;船舶横倾一般通过观察船舶倾斜仪调整。目前船舶安装的普通倾斜仪,一般指示船舶横倾角的精度为1°,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能见度不良时湛江港口和航道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湛江港地理、气象的具体特点,以及目前的一些管理措施,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进出港的交通监管提出建议,以期有效提高港口货物的疏运能力,增加港口和航运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港口拥堵程度,借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编制方法,提出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的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算法。首先,适当外扩船舶交通服务报告线,划定包含所有港外锚地的进出港测算线,再根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每艘船舶进出港口和进出泊位的时间测算出船舶实际进港时长、在泊时长和出港时长。然后,将船舶实际在港时长与正常状态下进出港时长的比值作为港口拥堵程度的评测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加权合成,据此得到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测算方法。最后,以天津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为例,对港口拥堵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充分考虑了港内外锚地和港外漂泊船舶的等待时间,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反映港口的真实运行状态和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轮船队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光荣使命,在国际能源运输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士拉港是油船出入频繁、装货较多的港口之一,同时该港在船舶操纵和港口管理方面都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对巴士拉港口的基本情况和油船进出港操作要领等事项进行简要阐述,旨在给来此执行运输任务的油船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近年来,唐山港的货物吞吐量保持连续的高速增长,尤其在2014年突破5亿t大关,在全球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排名中位列第五。其中,京唐港区的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t,进出港区的商船已增加到15 084艘次,导致主航道及其附近的船舶通航密度越来越大。为减少船舶会遇产生的紧迫局面,提高船舶进出港口的效率,同时为港口生产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挖潜增效,有必要对京唐港区的进出港航线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