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舟 《中国水运》2006,(11):36-36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我国船舶工业投资管理政策。政策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舟 《中国水运》2006,(10):18-20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5日,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就如何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船舶行业管理等相关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者作了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6,(10):16-21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对外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此举表明中国造船正式向日韩亮剑。10年后,中国造船将登上世界之巅。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以来,国防科恭维从军民结合的角度制定了《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船舶配套“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更具体的规划,这对我国船舶工业跨越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两大集团公司在全国40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的大型央企中的产值排名,  相似文献   

5.
信息     
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生产组织现代化方面的四项要求日前,国家发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对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生产组织现代化方面提出四项要求。一、造船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行工种复合化和中间产品生产专业化。二、三大造船基地内的骨干船厂要率先推行现代总装造船模式。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建立板材、管材、电缆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努力实现船用材料定规格入厂;建立铸造、锻造、热处理和电化学处理工艺专业化加工中心,实现部件成品化入厂。三、船舶企业集…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加快推进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由我委牵头,有南通柴油机股份公司、南通长城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的一行六人,于2006年11月20日至24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6,(10):70-71
日前从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获悉,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研究提出了“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1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将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船舶工业首次被明确列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船舶工业列入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2006年9月《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成为我国造船业的指导纲领。2007年9月《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2007年11月《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有了具体细则。此次船舶列入在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06-2010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并提出到2015年是我国发展成为造船大国和强国的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关键时期恰逢金融危机影响,对船舶工业方方面面的影响逐步显现,具体体现在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国务院此次审议通过《规划》目的在于: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当前困难,巩固国际地位;二是立足长远发展,保证船舶工业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07,29(3):I0002-I0003
2007年4月25日在由英国劳氏船级社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国防科工委负责船舶行业管理的张相木副司长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对造船业的宏观调控,鼓励创新,提高效率,促进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船舶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行业信息     
《船艇》2006,(10)
◆国内造船动态◆中国“十一五”将重点建设3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国防科工委9月4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中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于上月中旬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建设环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区域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日前在北京组织召开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座谈会,该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三大造船基地建设,优化产能发展与布局;二是加大新船型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06,(10):66-66
中欧推出“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中俄全面发展运输领域合作,《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航海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客滚船投入营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潘正军 《船艇》2007,(10B):30-32
回顾近年来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呈现出罕见的的高速增长状态,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稳居世界第三,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同时国务院也要求船舶工业要深化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船艇》2006,(14)
国内造船动态中国船舶业不能只是以量取胜随着《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作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在其《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末,我国造船产量要占世界市场份额25%以上;到201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将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但业内专家学者担心,我国船舶工业如果不改变现有附加价值低、重复建设严重、自我研发能力滞后、配套设备无法自给等一系列问题,船舶工业的发展只是单一产能的扩张,而非实质性的飞跃,未来只能作造船工业的产能大国,而非实际意义上的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6.
2月9日,CCS在京召开2007年工作会议,在总结2006年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规划的要求,明确了走科研技术为先导的发展道路,服务于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大局,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流船级社。  相似文献   

17.
2月9日,CCS在京召开2007年工作会议,在总结2006年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规划的要求,明确了走科研技术为先导的发展道路,服务于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大局,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流船级社。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06,28(5):69-69
继《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获国务院通过之后,国防科工委近日表示,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三大造船基地建设,加大新船型开发力度,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并集中解决船舶配套瓶颈,努力提高本土化率。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06,28(5):45-45
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的七项工作重点。1、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2、船舶研发机构要通过联合设计、技术咨询等方式研发新产品,掌握世界船舶工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发展方向;3、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现代化造船生产管理技术,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上海造船》2009,(1):77-85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船舶工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条件下,贯彻落实“推进战略转型,全面建设造船强国”方针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各项部署,全面推进《上海市科协“311”学会建设工程》,为实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作贡献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