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通过阐述海事发展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系,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海南海事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优劣势和机遇与挑战,提出创新发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并已经逐渐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同时也面临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任务。自由贸易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无疑是自贸试验区发展模式的一大飞跃,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升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杨燕 《中国港口》2015,(7):35-38
当前,南通航运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抢抓机遇,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动南通航运业发展全面迈上新台阶,成为当务之急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对南通航运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政策层面的配合与支持,南通将进一步扩大航运业的开放水平,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南通航运业发展全面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要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我国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出海口以及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9年,钦州市成功申报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作为广西境内面积最大且唯一临海的片区,钦州港片区在跃居全国对外开放最前沿的同时,基于广西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努力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和向海经济集聚区.本文介绍钦州港片区建设发展概况及成效,分析钦州港片区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钦州港片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陆续挂牌运行,加上2013年9月获批的上海自贸区,中国开始形成由南到北四个自贸园区的布局.上海自贸区,是全方位的改革和开放的试验田,面向国际,推动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广东自贸试验区将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快经贸规则与国际对接.天津自贸区,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中面积最大、北方首个自贸区,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福建自贸区,作为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重点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以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各有特色的四大自贸区带给航运企业的机遇不同,上海自贸区的重点创新在于金融,天津在融资租赁,广东在服务,福建在台湾贸易.  相似文献   

6.
新华 《珠江水运》2014,(24):30-30
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这样,自由贸易园区将从目前的上海,扩充到东部4个地区。  相似文献   

7.
李宁  张强 《中国海事》2020,(2):41-43
文中阐述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的以来中央与地方层面给予的政策和在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心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同时与国内其他自贸区以及香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前海自贸区在建设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心建设中在航运要素集聚、航运人才吸收和培养、与国际先进规则的对比、深港澳合作机制的强化四个方面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李燕 《珠江水运》2023,(3):50-52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国家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形成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港口在这一大背景下,应抓住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助力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自贸港。本文结合海南港口现状及规划定位,对数字化发展的必要性、发展路径及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海南港口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16,(4):14-15
【南沙港航建设投资超350亿元】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提速,“十三五”期间350亿元投向港航建设。42个项目涉及欧美、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大型企业、商协会等多家机构,涵盖了航运物流、金融创新、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总部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市建设等多个投资领域。“十三五”期间,南沙将以自贸试验区为根本定位,全面提升国家新区战略功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建设广州“三中心一体系”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功能区、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创新枢纽的主要承载区,打造广东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和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努力实现经济实力快速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走在前列、综合服务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迅速突破、现代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内外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的主要模式,建议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选择区港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背景,从洋浦港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自贸港建设对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发展的战略机遇,针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岛内经济体量有限,港口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不足,对洋浦港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以期提升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综合物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广东、天津、福建三地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其特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自此,第二批地方自贸区的入选名单正式曝光,全国自由贸易区将从目前的上海,扩充到东部4个地区.至此,上海自贸区种子已经落地,全国自贸区建设进入2.0版本,自贸区开启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融合游客体验、海洋旅游和海上运输等多元化服务的综合产业,邮轮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推动邮轮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在探讨RCEP框架下,通过SWOT分析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十国开展高质量邮轮旅游的潜力和挑战,并借鉴泛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区域邮轮发展的经验,结合东盟区域现状,推进邮轮旅游业竞合关系的提升。寄望此研究可为RCEP框架下实现海南自贸港和东盟的邮轮旅游合作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深入推进,航运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大力完善航运产业条件,助推自贸港建设是当下海南航运产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列明了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海南航运产业的总体要求,然后分析了海南航运业与建设自贸港建设在航运制度体系、港口发展硬件基础设施、货物运输自由、航运服务环境、航运邮轮业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就航运产业完善途径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7日,历时10年之久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终于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正式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是我国与其它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峰分析,中澳签署自贸协定将有利于国内航运业的复苏。张永峰认为,在关税下降或是为零的情况下,将大大刺激中澳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并进一步促进航运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珠海横琴新区叠加自贸试验区优势,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载体;珠海高栏港作为国家定位的沿海主要港口和全国综合运输体系枢纽港,将进一步强化珠海与港澳的深度合作,带动珠江西岸流域的港口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6月27日,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务委员会(航运办)举办的"一带一路"框架下自贸试验区与东盟航运投资法律研讨会在沪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东盟法律联盟(ALA)人员、涉外商界人士、广东自贸试验区及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代表、浦东新区政府相关部门、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公约成员单位、航运贸易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如何推动沿线国家在航运投资领域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资金的注入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南物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为地区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物流人才培养与自贸港物流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二者相辅相成。然而,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海南物流人才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物流产业的独特发展特点,深入剖析了当前及未来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物流人才培养方向,为探索切实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16,(11):96-98
国际航道主干线 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以广袤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为主要经济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疏运网络四通八达.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以“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为愿景目标,致力于服务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聚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钟和 《珠江水运》2014,(22):27-29
自贸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边或多边自贸区(FT-Area),另一种则是国内自贸区,也被称为自由贸易园区(FT-Zone)。前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构想中的亚太自贸区即在这一范畴内。后者则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就进口关税而言,在这部分领土内运人的任何货物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上海自贸区就被视作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