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救助船舶、直升机立体配合技术是海上人命救助中最为快捷高效的救助技术,此文研究分析了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现状及救助力量的特点,并结合典型救助案例,论述了船机立体配合技术在海难人命救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程建国 《航海》2014,(4):60-62
海上船舶发生火灾是一种常见海难事故。发生火灾时,为减小损失,应当展开对遇难船舶的救助。在救助工作中,人员救助应当首先保证,如何有效地救助失火船舶上的人员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一项内容。文中针对失火船舶海难救助作业中对遇难人员的救助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岩 《水运管理》1998,(3):18-21
海难救助是海上运输中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为了航海贸易的发展,立法者考虑希望通过制定救助法律,达到鼓励人们去救助危难中的船舶的目的。由于救助行为的环境、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救助过程中和《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港监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须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及救助分中心,全国性救助机构须全面协调救助服务,协调所需设施,包括各中心都须有适当通信设施,还须指定国家服务机构作为救助单位。《公约》还规定缔约国搜救机构作出必要的安排,为在其海岸附近的海上遇险人员提供适当的搜救服务并划分搜救区域以利分工。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由批准国的救助中心协调其工作。《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在其运用的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所批准其他缔约国的救助单位,为了搜寻发生海难地点和救助遇难人员的目的立即进入或越过其领海或领土,在此情况下,只要可能,搜救工作须由批准国搜救中心协调其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就是我国按《公约》要求建立的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各地的分中心是它的派出机构,负责本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海难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别分析了所有船舶和300 gt及以上的船舶在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中发生的海难事故,并对碰撞、触礁或搁浅、触碰、失火或爆炸、机械故障、倾斜或倾覆等六类海难事故,进行了灰色关联矩阵运算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海难事故以300 gt以下的小船所占比率较高,同时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以机械故障具较高关联性;当排除300 gt以下的船舶后,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则以碰撞具较高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任茂 《珠江水运》2016,(5):76-77
本文概述了我国直升机海上搜救特点,着重介绍了直升机海上搜救前对救助点信息的预判,通过综合分析选择科学且可行的搜寻模式、高度、速度和吊运方式,进而优化搜救计划,保障救助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所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指救助人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救助处于危险中的船舶、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行为.航运实践中,海难救助往往是通过救助人与被救助人订立海难救助合同来进行的.无论是<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还是我国<海商法>,对船长有权代表船舶所有人和货主订立海难救助合同均作了明确的规定.船长代表船舶所有人订立海难救助合同应毫无疑问,因为船长与船舶所有人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海难发生且必须他人救助时,船长往往会得到船舶所有人的授权,或者说雇佣合同本身就已赋予了船长这一权利.但是,船长代表货主订立海难救助合同似有疑问,尽管法律作出了这种规定,但在救助实践中仍会产生适用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海上救助的特点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升机特性的了解,介绍直升机海上救助遇险船舶和人员的方法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难事故发生后,选择有效的海难事故处置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损失及避免发生污染环境和堵塞航道等次生灾害。文章对海难事故处置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总结出了海难事故的处理注意事项,有助于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后选择正确的救助方法并对事故进行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魏茂镇 《珠江水运》2023,(18):95-97
锚泊船舶在风、流、浪等外力影响下会产生偏荡现象,船舶偏荡轻则引起船舶走锚,重则引起船舶搁浅、触礁、碰撞或翻沉等海难事故,危害性极大。本文归纳总结了单锚泊船舶的显著性特点,深入分析影响船舶在锚地偏荡的多种因素,通过研究天津港“KOTA BUDAYA”轮走锚碰撞事件,从实际案例出发,对锚泊时的偏荡特性进行深度研究,探究船舶因偏荡发生走锚后应采取的合理应对策略,切实减小船舶偏荡带来的危害,从而防止海难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保障海上人员安全,使得航运事业可以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与海上救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直升机在海上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介绍了直升机对船舶和水中人员的救助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先山 《天津航海》2007,(2):3-4,11
海难的发生有诸多的因素,但船员的操纵不当往往是主要原因,大舜号海难也不例外。文章分析了大舜号在大风浪中所采取的一些操纵措施,指出了操纵中的不当之处,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大风浪中的船舶操纵措施,供船舶在大风浪中操纵参考,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上海海事局     
《航海》2009,(4):F0004-F0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单位,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对所辖海区和港口水域的交通安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主要行使以下职能:负责上海市沿海、沿长江水域和上海港区所有水域内的水上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负责规定区域内的海难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13.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的沉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海上航行安全和人命救助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各国政府,特别是沿岸国政府应对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及航空器提供搜寻救助服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认为,搜救工作专业化、专门化问题在海难的成功救助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沿岸国政府完善的搜救装备和恪尽职守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国际公约的承诺,关系到政府的声誉、国家的对外形象,也关系到自身的稳定和进步,关系到海上交通、渔业、旅游、海洋资源开发等海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船舶火灾的发生频率、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都呈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船舶火灾发生在起居处所最多、机舱第二、货舱第三,而论其危险性和危害性及扑救难度却数机舱火灾最大。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船舶火灾的次数和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都呈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船舶火灾发生在起居处所最多、机舱第二、货舱第三,而论其危险性和危害性及扑救难度却数机舱火灾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现有海难救助力量前提下,根据季节性海况变化及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海难救助力量驻防海区,以期达到海难救助能效最大化。采用Stackelberg计算方法,构建遇险船舶所在海区海难救助驻防海区选择模型,根据我国季风变化和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情况,运用灵敏度分析计算法对长江口等海区进行实例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难救助重点驻防海区为长江口和珠江口。本研究的选取模型和算法符合中国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为科学调整海难救助驻防海区提供决策依据,以期维护成船舶海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许朝阳 《世界海运》2011,34(4):35-38
伴随着船舶运输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各类海难事故时有发生,脱险通道的设置及其工况关系到船上人员能否安全迅速撤离。国际公约和国内规范正在不断完善条款以满足船舶为船上人员提供脱险通道的要求。就日常PSC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国际航行船舶脱险通道方面的缺陷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烟台北部海域大风与海难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台北部海域海难事故与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对海难事故特点、大风天气出现的频率及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烟台北部海域恶劣天气多发,海况及气候条件复杂,是我国发生海难最为密集的区域,恶劣的大风天气威胁海上船舶尤其是客滚船的安全,是造成海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海难事故特点1、海难事故原因据对1990-1999年海事资料及1999~2005年客货滚装船6起海难事故原因分  相似文献   

19.
赵晨 《中国海事》2014,(11):20-21
此次搜寻任务,“海巡01”轮是在列编时间短、人员编组新的情况下,昼夜兼程、航程万里、远离岸基,执行国际联合搜寻任务。这对于船舶以及船载装备、在船人员都是一次艰巨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引航是港口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港口的日常运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遇大风浪时,传统的引航员接送方式不能确保引航员的登离轮安全和各类船舶进出港口的准点率,使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国内外使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的情况、直升机接送引航员的优势和不足、直升机接送引航员对各方的要求、引航员登离直升机和船舶的方式等,供相关单位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