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宁仙葫大桥引道下穿铁路顶进涵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进涵施工是下穿既有线铁路涵洞施工一种有效的施工方式。介绍了南宁仙葫大桥引道下穿铁路地道工程顶进涵的线路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等控制环节的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2.
顶进框架桥的线路加固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决定了桥涵顶进施工的顺利与否,特别是在地下水位高、软土地区进行此类施工时,路基塌方成为了重大危险源。结合金钟路下穿北环铁路框架桥工程,介绍了大纵梁线路加固体系,施工实践证明此加固体系提高了该类地区顶进框架桥施工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黄家圩路下穿京沪铁路南京站西侧咽喉区,铁路线路情况复杂,顶进工作坑周边建筑、管线多,下穿立交采用(8.00+14.75+14.75+6.50)m框架桥。本文介绍框架主体结构、引道、基坑支护、铁路线路加固、站场改造、顶进施工步骤、附属设施等,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既有铁路复线工程并行地段小间距的框架涵接长施工,通常采用线路加固条件下的原位现浇施工法。该方法周期长,工序多,对既有线干扰大,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结合宁启铁路复线电化工程斜交斜做框架涵接长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慢行点内用便梁加固线路顶进接长框架涵的快速施工方法,即先在既有线路基坡脚以外预制框架涵,在用便梁加固线路、确保行车安全的条件下,线路限速的慢行期间,拆除梯形节,顶进预制框架涵。对该方法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下穿既有建(构)筑物一直是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同时也是地下工程界的一个研究方向。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和6号线,盾构区间以小角度下穿既有沪宁城际铁路。为了保障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和隧道施工安全,既有城际铁路预留混凝土板和钻孔灌注桩措施。论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施工工序进行比选,并分析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加固板、路基以及桩基的变形规律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复杂环境中下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在城市复杂环境中施工下穿铁路隧道的解决方案。针对隧道周边重要建(构)筑物、管线的保护以及确保施工期间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行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措施。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既有线铁路下框架桥顶进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框构主体施工、后背墙施工,铁路路基的防护和线路的加固,以及顶进施工过程.该工程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亳州市307省道与105国道连接线下穿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实例,介绍高水位、流砂地区顶进框架桥施工防范流砂的关键技术措施,重点介绍降水、基坑支护和开挖、铁路路基加固及封水处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铁路轨道交通开发有限公司施工的江阴市东外环路下穿新长铁路立交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项进涵为例,简要介绍顶进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铁交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地铁隧道不免要下穿城市已有建(构)筑物,此时如何控制上层建(构)筑物沉降便成了施工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青岛地铁万年泉路站—李村站之间的隧道下穿多座沿街建筑,且隧道拱部以上为砂土体,含水丰富,下部为中风化岩体,处于上软下硬的特殊地层。以此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沉降产生的不利影响,并结合现场地质环境及施工条件提出WSS超前注浆加固地层法,对其施工工序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对比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证明该注浆法加固减沉的有效性,可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地铁施工将下穿大量的路面、建筑、桥梁和管线等建(构)筑物,又因为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水文地质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地铁与地下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工程建设风险。为减少对已有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干扰,保护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是迫在解决的重要课题。重点研究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城市铁路车站在施工期间可能导致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对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风险及地面沉降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类似工程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沙井-南站立交桥下穿铁路框架桥工程建设四顾分析,介绍了该工程创新运用的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工法的特点及操作要领;该方法,解决了高风险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穿越既有铁路项目的日益增多,顶进涵施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汤(阴东)日(照南)段下穿胶新铁路顶进涵施工的成功经验,介绍既有线顶进涵施工的工艺流程、关键工序、施工方法、纠偏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等,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继间顶进技术是框架隧道下穿既有铁路一种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依托厦漳公路(厦门段)东孚双洞隧道工程,系统说明在既有线铁路下方修建大跨径隧道线路加固及项进技术的各种问题,说明了提高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安全系数采取中继间顶进技术的必要性,挖孔桩结构选型与承重力检算的必要性,架设24 m D型便梁+I 56型钢纵、横抬梁加固钢轨的设计与设置原则和施工工艺,并强调了框架隧道中继间顶进施工技术与施工监测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新建下穿和既有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项目普遍展开,由于工程地质、施工管理、顶进工艺和天气等原因,在框架涵顶进过程中如控制不到位,经常发生框架涵"低头"现象,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耽误工期,笔者通过多年现场施工检查,结合合肥市新安江路1#桥下穿合宁绕行下行线框架涵"低头"案例,分析造成"低头"原因和纠偏措施,希望能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富水砂层中护管涵下穿既有铁路超前帷幕支护施工中顶进段既有路基强度低、施工跨度大、不具备降水条件、需保证既有铁路正常运营等施工控制难题,对超长水平旋喷桩管涵顶进施工超前预加固的技术可行性进行研究,并确定了超长水平旋喷桩施工采用的压力和钻孔角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超前超长(42 m)水平旋喷桩护管涵内外双层止水帷幕技术可行,所确定的施工参数满足现场施工控制要求,可确保既有线路基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下穿普速铁路立交桥扩容改造,通常采用框架顶进法施工。由于桥梁顶进施工及铁路线路拨移的需要,受影响的接触网需要进行迁改,桥梁施工完毕后还需要恢复到原位附近,因此接触网如何过渡是个难题。以部分下穿立交桥改造施工接触网迁改为例,总结了几种迁改接触网过渡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旋喷桩侧面防护在粉土地层桥涵顶进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州市中牟县建设大道延长段工程在K534+106处下穿陇海铁路,该处土层主要为无黏性的粉土、粉砂土,为防止框构桥顶进过程中路基塌方以及顶进到位后产生轨道空吊,采用旋喷桩解决顶进桥涵中路基预处理加固,说明了旋喷桩侧面防护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佛山市大沥镇河东中心路下穿广茂铁路三眼桥车站交通涵工程,详细研究了站场顶进涵施工技术,包括对站场既有线人工挖孔桩施工、线路架空、框架顶进方面进行了研究;改进了站场内人工挖土堆放,摇架侵限;改进了站场内多股道扣轨技术;改进了长大涵洞顶进技术。通过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保证了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包头某公路下穿既有京包、集包铁路框架桥工程实例,介绍饱和粉细砂地质条件及碎石桩加固路基下的挖孔桩施工、地下水位控制、框架桥顶进、高铁沉降观测及建设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