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XML6127和XML6125两种全承载式客车车身的CAE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型式的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半承载/全承载客车结构工艺特点,结合本公司成功经验,解决半承载/全承载客车混线生产影响生产组织及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在客车上的全承载车身技术是高档豪华客车制造技术中的重要项目。该技术是德国凯斯鲍尔公司于上个世纪50年代首创,并通过严格的碰撞试验,性能优越,使客车具有经济、安全和舒适等性能,尤其适应高速长距离客运。全承载车身技术的应用,引发了国内客车制造业的一场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上饶客车凤凰涅磐,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一年。年初以来陆续有SR6113TH/6105TH-劲翔、SR6110GH6100GH-都市名片等4款全承载的团体、公交客车上市.在年底还有2款12米的全承载营运客车问世,为上饶客车今后差异化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全承载车身结构对于燃气城市客车气瓶的布置方案,主要包括设计思路及具体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全承载公交客车,基于Adams软件,建立客车模型,对稳态回转、蛇形分析、转正回正三个工况进行操作稳定性仿真分析;建立随机不平路面模型,通过计算驾驶员处三向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行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外全承载车身的结构及特点,探讨了车身各大总成的结构、设计以及各大总成之间的连接对全承载车身结构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熊良平 《驾驶园》2008,(11):44-45
全承载客车技术以其经济、安全和舒适的性能得以在全球快速普及。早在1993年,安凯公司与德国SETRA公司技术合作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全承载客车制造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高档豪华客车,进而引发了我国国内客车制造业的一场技术变革,结束了中国客车早期粗制滥造、底盘套车身的历史,也带动了客车行业对乘客安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赵振波 《客车技术》2012,(2):32-33,37
简要地介绍了全承载客车生产线使用的工艺装备举升车在设计时的工艺、结构及安全保护装置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全承载车身技术在CNG城市客车上的应用优势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AE技术对大客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典型工况下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找出其薄弱区域,为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焊接机械手在客车制造中的应用和与之相配合的专用焊接夹具的设计制作,展现客车制造机械化发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对比欧、美、日汽车法规和标准,特别是ECE法规和EC指令,结合我国客车行业现状,根据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我国客车标准化体系的整体框架。通过对客车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较完整的客车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板梁单元为基础,在ANSYS中建立全承载式客车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客车骨架的电测试验验证。对车身结构进行弯曲、扭转、扭转加制动等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和变形计算。对客车骨架进行模态分析,为后续的瞬态响应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客车整车质量档案统计数据分析模型为例,着重介绍在客车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强化事先预防、质量用数字说话的质量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客车空调在满足驾乘人员舒适度的同时,其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影响客车的舒适性。本文就此加以论述,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客车底盘车架的结构型式及其设计要点;着重介绍车架总成的设计要点、方法及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8.
建立某大客车无蒙皮的客车骨架有限元模型和附带侧围及顶盖蒙皮的有限元模型,对该车与货车的侧面碰撞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车侧面碰撞过程中,蒙皮起到了加强整车结构耐撞性和缓冲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的作用.因此,为提高客车侧面碰撞仿真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不应忽略蒙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强钢的应用作为汽车轻量化主要途径之一,能保证整车骨架的安全性强度,但不一定能保证整车的刚度性能。本文通过CAE模态计算,对采用高强钢前后的某整车骨架刚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多数客车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提出对同一车型平台的不同车辆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制造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使得整车研发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使得生产物流畅通、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