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无损检测是确保船舶结构建造质量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为验证结构焊接质量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评判依据。无损检测方法有多种,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渗透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等。作为可以检测结构内部缺陷的方法,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是船舶建造中最常用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是以探测试件内部的宏观集合缺陷,并以胶片的形式作为记录的一种探测方式。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物联网技术的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系统硬件由下位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上位机终端控制模块构成;系统软件为船用电气设备检测软件。通过硬件与软件功能的结合,实现船用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检测精度较高,将系统与基于静电检测的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基于畸变感应电场的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基于监测序列趋势的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物联网技术的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远高于传统船用电气设备带电检测系统,说明该系统更适用于船用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测技术是五大常规检测方法之一.超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测系统性能指标的稳定性.超声检测系统主要包括超声探伤仪、探头、连接线和试块等.本文着重阐述超声检测系统的检定和期间核查方法,以及超声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钢丝绳断丝情况,目前研制出了一系列的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对于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许多检测系统主要是从提高检测装置的可靠性来考虑的,而没有考虑检测电路、信号传输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检测系统的检测传感器、信号传输通道、PCB板布线、软件方面的信号预处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措施,这些措施已成功地应用到了所研制的钢丝绳检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射线(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测与常规射线检测为对象,研究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使用DR检测部分替代常规射线检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采用板对接试件和管对接试件进行试验,对比DR检测与常规射线检测的特点、优势、不足和成本,发现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较多检测场景均契合DR检测要求,DR检测优势较好地得到发挥,确定可使用DR检测在船舶建造内场作业的拼板焊缝检测和管系焊缝检测中替代常规射线检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江海直达船压力容器密封性检测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船用压力容器密封检测精度低、时间长、成本高、结果易受检测人员主观因素影响以及难以实现检测自动化等问题,从江海直达船压力容器密封性检测装置的设计要求出发,利用AutoCAD设计出一种基于PLC控制船用压力容器密封性的检测装置;并介绍了其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检测判断流程,最后从检测结果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论证了船用压力容器密封性检测装置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这种装置是非常可行的,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精准、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现有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存在定位精准性较低、检测灵活性不达标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高负荷下的新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通过标准化自相关系数确定、位移量特征聚类2个步骤,完成高负荷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滑动检测时间窗口选择、位移频域特征提取、检测流程完善3个步骤,完成新型检测方法的搭建,实现高负荷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应用新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后,定位精准性、检测灵活性等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船用计程仪信号设备检测技术系统由于技术落后导致检测精准度低,为此设计虚拟检测技术系统对船用计程仪信号设备进行检测。虚拟检测技术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电路等,主要对接口电路与外围电路进行设计;虚拟检测技术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通过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对船用计程仪信号设备的检测。经过实验发现,设计的虚拟检测技术系统的检测精准度平均值比传统系统的检测精准度平均值高出10%,说明设计的虚拟检测技术系统具有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12,(8):I0008-I0008
根据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技术系列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本《磁粉检测》教材在原《磁粉检测技术》(2001年版)基础上,有较大修改,特别充实和加强了检测实际技术、标准和规范、工艺规程编制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相关的检测原理内容进一步充实,加强了与检测实际相关的内容,以利于检测中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典  程良伦 《船舶工程》2013,35(3):82-85
针对水火弯板成型复杂曲面检测难度大且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火弯板板形检测方法,并引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思想及相关技术,构建具有外板加工实时检测、外板成形协同检测等功能的水火弯板板形检测系统。研究该检测系统旨在达到水火弯板板形检测过程中通信、计算、控制三者融合的目标,从而大幅提高水火弯板板形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船舶内用空调电力系统很容易出现异常结霜,若不能及时检测,会影响各个部件的工作性能。传统的检测系统检测能力很差,只能检测到较为明显的异常结霜部位。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一种新的检测系统,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硬件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采集器、数据检测器、数据追踪器、数据报警器、数据处理器5个部分,软件部分由数据采集、信号检测、数据处理、数据追踪4个部分构成。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检测到绝大多数异常结霜现象,检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及分析方法对船闸水工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检测评估可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船闸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工作的一般流程,包括船闸现状的调查、检测方案的制定、现场检测的实施、检测报告的形成、评估单位的划分、复核验算的考虑因素、评估内容及方法及评估报告的形成,并就相关的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代多用户检测技术和多用户检测器。多用户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线性检测技术和非线性检测技术,而多用户检测器主要有基于ML多用户检测器、MMSE多用户检测器、MBER多用户检测器,其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运用特点。由此,证实了多用户检测技术以在其支持下的多用户检测可以很好的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说明3G在未来发展的实践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依据红外检测技术理论,文章阐述了国内船舶电气设备维修现状,指出运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故障诊断的可能。通过介绍红外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分析电气设备发热类型,简述在运用红外检测技术检测船舶电气设备时的参考标准、遵循原则以及如何选用红外检测仪器、测量的基础工序及测量方法等,得出了红外检测技术在船舶电气设备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视觉航标表面色相关标准及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视觉航标表面色检测的技术特点,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中指定的范围,研究照明体的选择、标准观察条件的选择、照明观测条件的选择、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仪器指标的总体要求、荧光材料检测的特殊要求和亮度因数的检测计算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可溯源、可比较的视觉航标表面色检测方法,解决了以往视觉航标表面色检测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对检测的具体操作给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船舶发动机故障检测数学模型故障检测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海浪载荷干扰下船舶发动机故障检测数学模型,在海浪载荷干扰下对船舶发动机进行振动测量,提取船舶发动机的时域故障特征,通过测量获取船舶发动机转子系统的3阶、2阶、1阶临界转速以及轴向转子的固有频率,对船舶发动机的频域故障特征进行提取,利用获取的时域故障特征数据与频域故障特征数据建立船舶发动机的故障检测数学模型,实现船舶发动机的故障检测。为了验证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故障检测速率较高,将该模型与基于线性分段方法的船舶发动机故障检测数学模型、基于异常检测算法的船舶发动机故障检测数学模型、基于异常子序列的船舶发动机故障检测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的故障检测速率最高,说明该模型更适用于船舶发动机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对系泊钢缆检测数据的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建立系泊钢缆漏磁检测数据分析系统,可完成系泊钢缆漏磁检测数据的读入、处理、显示,以及磨损、断丝缺陷的自动识别与量化,并能输出检测报告,极大地提高了系泊钢缆无损检测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抛石、桩等水下结构部位的检测是护岸工程检测与评估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某港池护岸检测评估工程为例,水下结构采用水下结构三维声纳检测等现代先进检测方法,对港池护岸工程进行了外观调查检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检测结果对护岸的安全性进行了复合验算,为掌握护岸工程性状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防波堤、护岸水下结构检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子测量方法进行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构建船舶主轴扭矩检测系统,提高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性能,提出基于单片机的船舶主轴扭矩检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C51单片机进行控制核心模块开发,检测系统的硬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主轴扭矩电子测量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等,在嵌入式ARM中进行检测系统的程序加载控制,采用C51单片机进行船舶主轴扭矩检测中的嵌入式信息处理和人机接口通信,完成检测系统的硬件集成开发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实现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检测的准确性较高,系统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差、效率低的弊端,为此引入光声光谱技术对船用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油气分离装置、光声腔与锁相放大器设计,软件主要包括光声信号处理模块、锁相放大模块与电力变压器故障判定模块。通过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的运行。通过实验验证,与现有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相比,设计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极大的提升了检测的精度与效率,充分说明设计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系统具备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