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说《摩托车信息》是一朵花,一朵常开不败、越开越艳、人们竞相采摘的花,一点不过分。古人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说,而《摩托车信息》这朵花正是养花人、护花人、爱花人的精心浇灌,才使她能深深植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这片沃土中。笔者历经“8年抗战”,其间是正牌的养花人,时下已退而远之,虽不能做养花人了,但争做一名护花人和爱花人,这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我应尽的一份责任。在这世纪之交的美好时刻,作为与《摩托车信息》有深厚感情的我,能不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3.
说来惭愧,《摩托车信息》创刊快9年了,出刊已百期,但我认识她还是在去年,真可谓是“迟来的爱!”《摩托车信息>创刊的时候,我还在车间当工人。由于在航空发动机分厂,所以在向外投稿内容上从未涉及摩托车,更不知道还有个《摩托车信息>! 1994年底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专门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虽然也写了许多反映公司摩托车发展的稿件,却大多投给了行业报纸,《摩托车信息》对我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一天,我去收发室取报纸,发现一本1995年第7期《摩托车信息》,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翻却让我不忍释手,被里面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摩托车驾驶爱好者。笔者的拙作“《摩托车信息》助我安全驾车”刊登在《摩托车信息》1999年第10期上,笔者不仅收到了样刊,还读到了该刊编辑编发的一段热情洋溢的话,使我备受鼓舞,再次提起笔与大家分享我驾驶摩托车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以来,至今已有三年多了,三年来被采用的稿件有10余篇,酸甜尽在不言中。为了使更多的朋友能成为《摩托车信息》作者队伍中的一员,把《摩托车信息》办成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精品世界”出一份力,在此谈谈自己从事这类稿件写作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一、不少师傅对摩托车维修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深的理论造诣,想把这些好经验、好方法写成文章,却又觉得很困难。这就要勤于学习,推敲相关杂志报刊的优秀文章,不仅要从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一个远在边疆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突然对摩托车发生了极大兴趣,要我帮他推荐几本首读刊物。蓦然,“老朋友”——《摩托车信息》马上跃入我的脑海:“那你就看《摩托车信息》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本杂志怎么样?”朋友问。“看后你就知道了,请相信我。”是的,《摩托车信息》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不禁使我想起  相似文献   

7.
赵景伟 《摩托车》2004,(8):19-19
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黄淮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那天下午没有什么修车的客户,我坐在室内看起了《摩托车》杂志。因为漏订,每月我都要去几十里外的县城才能买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摩托车》,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知识。每次买回来我都会认真地阅读。“有人吗?”突然一声叫问,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合上书抬头顺声音望去,一个全身是雪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正三轮摩托车站在了我的门前。我起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问明原因后得知,他的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几声嗑喳声后,车慢慢停了下来,当时认为是转动大链条与链盘脱离所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铁杆摩迷,也是一名在监狱里从事维修保养警用摩托车的服刑人员。入监这几年来,唯一能使我感到有所收获的便是和《摩托车信息》的相识相知。因为爱好和条件的限制,我越来越渴望多学点有关摩托车的新技术、新知识,迫切想订阅一份关于摩托车的专业书刊。在监狱征订1997年度书报杂志时,我终于找到了她——《摩托车信息》。我每天翘首期盼能早日一睹她的芳容。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第1期,捧在手上  相似文献   

9.
刚上班,处里的同事就送给我一本精美的杂志,细一看是《摩托车信息》。看着那精美的彩页、图文并茂的内容,我心里一阵激动:《摩托车信息》真是越办越好了!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摩托车信息》已从开初的信息网内部交流资料发展成今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摩托车行业权威杂志。作为曾经在《摩托车信息》编辑部工作过的我,拿着这新改版的杂志,真是触刊生情! 记得在1989年我刚从事销售工作时,就对《摩托车信息》爱不释手了,因为要通  相似文献   

10.
在我内心深处,永远留下了您们为我种下的一排树,让我的心灵四季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感谢你,《摩托车信息》——生活中你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感谢您们,《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各位编辑老师——工作上我找到了良师益友! 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在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前,摩托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在我的笔下却觅不到它的踪影。自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后,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普通的摩托车经销人员,在《摩托车信息》发刊100期之际,让我代表我的同事说句心里话: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为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鼓”与“呼”,感谢她为我们提供全方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摩托车信息》已历经百期。百期,一个成熟的标志。在高兴与振奋之余,我感到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当前“让利不让市场,无利也  相似文献   

12.
弹指一挥间,《摩托车信息》已经走过了近9年的光辉历程,从她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她就与“嘉陵”的发展同发展,伴随“嘉陵”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9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首往事时,真是感慨万千。以前我在宣传部搞新闻工作,《摩托车信息》杂志的主编主动跟我约稿,电话  相似文献   

13.
和《摩托车信息》相识到相伴,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七年了,回顾和总结这七年来的相融岁月,对我而言意义深远。我酷爱摩托车,以至于视摩托车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对其精心呵护保养中又走进了维修摩托车这一行。1997年有幸结识了另一位挚友亲朋,那就是《摩托车信息》,从此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再也离不开她了。我自认是《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忠实读者,不仅对刊物爱护备至,而且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细细品味,从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信息月刊《摩托车信息》,我虽然与其相识较晚,却是一见钟情,爱不能分。我公司原是一个小型乡镇企业,在转产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更严的摩托车汽油机设计、制造和销售之初,自然存在知识匮乏、人才奇缺、资金困难、信息闭塞等各种难题。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摩托车信息》给予我们的动力是无法估量的。 1994年“隆鑫”刚起步,《摩托车信息》及时刊登了我撰写的“重庆隆鑫交通机械  相似文献   

15.
正是我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开始起飞的时候,1987年7月,《摩托车信息》创刊了。眨眼过去了8年多,《摩托车信息》出到了100期,我国也成为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在起飞过程中,《摩托车信息》源源不断地提供产、供、销的信息,架起了企业、商家与用户联系的桥梁,对摩托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摩托车信息》是行业“起飞发动机”上的一枚叶片,是“起  相似文献   

16.
用户热线     
阿宽先生: 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虽然东北寒冷的冬季无法骑车,但我还是下定决心买车。面对众多的品牌,又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买了几期《摩托车信息》作参考。这是一本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杂志,对我准备购车给了很大帮助。看了1998年第12期《摩托车信息》中“湘江明珠”一文后,深深被XJ750B-2那漂亮的外观所吸引,感谢南方集团为市场提供了这款新车,同时也想提一个建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18.
大家好!我是从订另一种摩托车杂志转订<摩托车信息>的新订户,与我以前所订的杂志相比,贵刊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9.
光阴荏苒,眨眼间,《摩托车信息》已步入100期。回想初次与她结缘,已是8年前的事了,而我对她的那份感情也与日俱增。这不仅仅因为我是摩托车行业圈内人,更因为我是她的忠实作者和热心读者。自从我的处女作在《摩托车信息》发表后,我就暗下决心: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竭尽全力笔耕在《摩托车信息》这片  相似文献   

20.
博士信箱     
肥肥博士: 您好!我是个摩托车迷,对《摩托车信息》我是每期不放过,从中了解并学到许多有关摩托车的信息、知识,《摩托车信息》已成为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本人于2001年12月15日购买了一辆嘉陵-本田JH125—8(CB12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