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隶属社会党的巴黎市长力争将巴黎打造为"世界自行车之都",其中一项计划是:到2020年,巴黎的自行车道长度将是目前的两倍。该项目耗资1.5亿欧元,计划在五年内将巴黎现有的700公里安全自行车道扩展至1400公里。巴黎市政厅希望,届时新增的自行车道将使巴黎市民的自行车出行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两倍,由5%增至15%。新的自行车"快线网络"将在巴黎城区各主要干道开辟出与道路交通隔离开的安全自行车道,塞纳河沿岸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2.
<正>福建厦门环筼筜湖片区公共自行车道已经正式开建。同时,一期工程的多条公共自行车道也已全面开建。根据规划,2015年,厦门岛还将再开建107 km,共4条系统自行车道,届时将形成9条一级道,12条二级道及若干条三级道的自行车网络。厦门岛外海沧、集美、同安、翔安也将陆续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据  相似文献   

3.
杨萃 《中国自行车》2016,(4):124-129
正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修建了专用自行车道,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将修建专用自行车道纳入市政规划,成为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重要举措。这份由Bicycling杂志发布的榜单,从城市自行车基础设施、自行车在城市形象宣传中的先进经验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排名,带我们走进真实的单车天堂。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自行车友好城市,芝加哥无论是自行车租赁还是自行车道的修建,均走在全美前列。芝加哥人之所以钟情于自行车,一是因为市区地势平坦,适合于骑自行车;二是市民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骑自行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三是芝加哥的城市规划为自行车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有些街道专门规划出自行车道,自行车可以上地铁和巴士,现代化的自行车站配有沐浴间和单车架。在芝加哥,"Working Bikes"是最大的非盈利自行车组织,他们经常开展活动,号召人们捐献旧自行  相似文献   

5.
杨锦刚 《人民公交》2015,(10):32-34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公交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公交分担率,降低短距离机动化出行需求,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意义重大。2015年东营市中心城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试点,在服务市民,低碳出行方向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安市基于地铁接驳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调查,分析影响公共自行车租借行为的因素。基于建设者与出行者的双层目标,从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的布设、自行车道建设、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出行者对"地铁+公共自行车"交通模式的选择意愿。  相似文献   

7.
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多显"车本主义",以保障机动车快速通行为核心,而对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重视不够,产生如人行横道宽度不合理、过街安全设施不足、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被违规占用、行人与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问题,行人与自行车骑行人员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劣,致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占有较高的比例,文中着眼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中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特点,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参与者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欧洲两大"自行车之都"之一(另一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接近全市人口总数,骑车是不少市民出行的代步首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欧洲两大"自行车之都"之一(另一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接近全市人口总数,骑车是不少市民出行的代步首选。但这并不代表此处是骑自行车的天堂——自行车道和停车场似乎越来越不够用,交通高峰时段路上更是堵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交通是低碳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启动区自行车规划重点是自行车租赁系统和自行车通道系统。提出了租赁自行车总需求、配车数的计算方法,自行车租赁点的层次体系与划分标准;规划了东滩启动区的租赁点总体布局,给出了不同类型租赁点的平面布置方案。运营模式采用企业与政府合作的"PPP"建设模式。东滩生态城自行车通道网络由常规道路、慢行专用通道两个系统组成。规定了不同通道的最小自行车道宽度,并进行了不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和通道布局规划。最后对东滩自行车租赁点可达性和自行车通道密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记者从市交通委路政局获悉,今年全市600 km步道、自行车道的治理工程将于12月底全部完成,重点包括二环至四环联络线道路,以及朝阳路、朝阳北路等出行需求旺盛的路段。同时,本市正研究常规自行车道与自行车高速路之间相互衔接,实现快速骑行通勤。目前,北京正规划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连接天通苑、上地、中关村一线近9 km道路,或将于明年逐  相似文献   

11.
李峰 《交通管理》1996,(1):30-33
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各级城市居民出行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国自行车交通中有一系列重要问题亟需研究探讨,如自行车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在平交路口的组织,自行车保有量、交通量预测及自行车交通规划等。这篇文章探讨了我国城市自行车道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个重要问题,并给出了有关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情况及站点设置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与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策建议:注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布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等级分布;完善服务管理程序,积极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动化营运;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慢行交通主要是满足居民短距离出行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必经换乘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问题成为影响居民绿色出行方式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慢行交通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及轨道交通3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停车场规划设计,使得"慢行+公交"换乘停车设施在建设中有理可依,供设计者视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  相似文献   

14.
《驾驶园》2018,(10)
正刚刚过去的9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规划指出,要全力推进"2+4+N"城市综合枢纽建设。综合考量全省区域格局,打造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2+4+N"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快提升济南、青岛枢纽国际服务功能和智慧化水平,努力培育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完善烟台、潍坊枢纽全国性服务功能,打造形  相似文献   

15.
轨道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在轨道站台设计、线网规划、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广泛.为解决传统换乘路径分配方法在考虑乘客出行自主性方面及在应对供需动态演化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变网络载体的轨道交通出行路径动态选择模型,可用于真实模拟不同时段的客运强度与设施服务对路径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全网乘客进出站信息、轨道运行时刻表、人工调查、静态线网结构等数据,分析个体出行与网络整体满载情况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将基于站点的轨道网络简化为基于换乘区间的拓扑结构,并结合客流指标获取算法,进行武汉市轨道乘客出行特征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强调网络环境的时效差异,能够更加精细、完备地模拟出行偏好,模型具有普适性,并具有与轨道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相结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东京,大约14%的市民出行是由自行车完成的。这个数据令人叹服。相较之下,在美国的多数大城市通过自行车出行(至少在通勤时)还在很低的个位数。据Tokyo by bike blog博主Byron Kidd所说,东京的自行车设施非常少,只有约10 km的自行车道和独立车道,但却拥有如此之高的自行车出行比例,便更令人印象深刻了。  相似文献   

17.
史未名 《人民公交》2024,(4):11-15+10
<正>Q《人民公交》史秘书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历程。史未名:共享(电)单车,又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是分时租赁营运非机动车,属于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同时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共享(电)单车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并得以快速发展。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中欧中国自行车的绝对数量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人均拥有自行车数量和骑车出行的比例上,中国大大落后于欧洲国家。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在中国,至少每4个人才拥有1辆自行车。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和日本。交通建设方面,急剧增多的汽车让自行车车道基本消亡。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关部门在道路规划改造时采取了自行车道让位机动车道的做法。该做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北京市居民从居住地骑自行车存车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在主要换乘地点的自行车存放量和骑车者的骑行时间,对其生成规律进行研究,提出造成这种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期在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使这种出行方式真正为城市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地处欧洲北部的挪威,由于石油、水利、渔业、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个国家几乎家家都有2、3辆小汽车,但挪威人却喜欢骑自行车出行,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强身健体。在挪威,我发现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公路的地方就有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道通常宽1.5—1.8m,并设有自行车路线指示牌。据说冬天为了防止骑车人滑倒,护路人员会在自行车道上撒些碎石子。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