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建豪 《天津航海》2006,(2):1-2,14
中国沿海水域复杂,气象恶劣,对老龄船的危害很大。通过对中国沿海主要海区的航行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老龄船在中国沿海航行时总结了航行要点,愿对同行有益。  相似文献   

2.
海雾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此文基于实测资料、传真天气图和数值模拟,分别从环流特征、大气形势、气象要素及RAMS数值模拟四个方面,分析了2011年3月18日~22日闽浙沿海一次海雾的生消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船舶雾中安全航行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事部门统计显示,碰撞事故大多发生在海雾造成的能见度不良水域, 大风浪等恶劣天气同样可影响能见度但却很少发生碰撞,2001年中国沿海的碰撞事故几乎都发生在雾中,其中原因之一是,船长、驾驶员对大风浪威胁航行安全的警觉程度远高于能见度不良,另一方面集装箱等高速船相遇是相对速度很快,因此可供判断和采取措施的时间有限,一旦出现不协调或失误,很快形成紧迫局面,以致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4.
尹磊 《中国水运》2008,(6):32-33
海雾是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安全因素,本文论述了人为因素在船舶雾航安全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船舶雾中航行安全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消除船舶雾航中不良人为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陆惠东 《航海》2015,(3):47-50
本文通过对中国沿海冬春季航行内外不利因素的分析,探讨中国沿海冬春季航行安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中首先讲解了雾形成原因、危害,再从海警舰艇雾中航行的安全角度出发,阐述了雾给海警舰艇操纵和执法执勤带来的影响,对舰艇出航前的准备工作和雾中操纵决策、安全航行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如何保障舰艇雾航安全,减少雾航碰撞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05,(4):32-32
为加强沿海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改善沿海通航秩序,交通部海事局决定对部分沿海航行的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8.
宋剑国 《航海》2014,(4):46-48
船舶航行在海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当对海上贸易安全及船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沿海水域是海上交通事故的多发区,沿海航行船舶的风险性高.应引起船舶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人结合多年的航海实践经验及航海专业知识谈谈中国沿海航行船舶的风险与对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雾航”是指船舶在雾中航行或锚泊。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的增大,现阶段化石燃料仍然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虽然世界气候大会对各国排放指标提出了限制措施,但多少年来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已是形成“霾”天气的罪魁祸首。虽然我国沿海雾区分布从南到北都有,呈现为“南少北多、南早北迟”的特点,但是上述原因导致天气变化已无经验可巡,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见每年四季都有“雾”主要原因。由此给船舶航行带来最大安全隐患,造成了能见度下降、船舶瞭望、陆标定位困难等,从而引发船舶触礁、碰撞等海上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鉴于多年来船舶雾中航行发生碰撞事故的严重性,尤以对遇所造成的最为突出,极需在航行技术管理上采取有效的革新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对遇的形成。上海海运局于1974年在北方海区雾季的4至7月间在黄海中、南部试行定线分道航行办法,由对遇形成的紧张局面明显减少,显示了分道的优越性。1976年在总结两年推行经验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并常年执行。1980年为扩大效果经各有关单位协商决定,特颁发《运输船舶在北方沿海定线分道航行办法》,于6月1日起在北方海区全面试行。本文对分道的具体规定、特点、效果、技术管理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牛国臣 《世界海运》2002,25(4):8-10
就日本来岛海峡的航法、潮流、雾况、通航情况及船过来岛海峡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航行来岛海峡的经验,指出了航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东海海区三个测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沿海交通水域测绘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海事测绘部门和通航部门合作,规范行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伟弘 《船海工程》2007,36(1):137-140
结合一例能见度不良时的重大船舶碰撞事故,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航行时,应严格遵守雾航准则,正确使用雷达,并强调提高船员业务素质,重视一切可引发事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趋势的显现,北极通航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是要实施北极通航,必须对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文中从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船舶和航行奈件,以及船员培训和认证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北极通航可能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可为从事北极通航问题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群岛水域航行环境特征,提出应提供针对具体航线的天气预报服务和建立航行安全评估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峡枢纽因能见度不良严重影响过闸效率的难题,通过实船测试等原型观测手段,分析阵雾条件下过闸船舶单向控制性通航操纵特点,并实测制动冲程数据,借鉴同类船舶测试应用的经验公式,计算代表性船舶的制动冲程。从偏安全角度,分析三峡枢纽船闸水域规定的安全航速对应的最小能见度。结果表明,阵雾条件下200 m的能见度,能够满足船闸水域控制性通航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港口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世界海运》2007,30(3):30-32
《港口法》生效实施以来,港口水域的通航安全监督管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海事机构水上安全监管的职责出发,结合当前港口水域的安全管理状况,对海事机构在港口水域通航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港口水域界定、港口岸线使用许可、港口航道、锚地的划定、水上水下施工等,从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日常监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爱国 《中国海事》2011,(11):34-35
文中阐述了海船在内河航行方面的规定,建议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海船在内河航行时的几种情形开展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海船在内河非法航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开敞水域中斜跨航槽水流的流速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运用试验数据,对开敞水域航槽中心垂线平均流速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同时给出了航槽中心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公式。在表达式中,边坡采用了比以往幂函数更为合理的指数函数形式。最后,用水槽试验数据对所得公式进行必要的验证,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驾驶台数字化、集成化是中小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对中小船舶驾驶台系统集成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航行灯、信号灯、雾笛、车钟集成化多功能数字控制单元(MDU,Multiple Display unit)的功能需求及组成架构,由此设计了MDU的硬件电路、配置及控制的下位机软件,并对配置协议及上位机进行详细设计,给出了实现其功能的示例。测试表明,MDU达到设计功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