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呈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已久为人们所熟知.究其原因,早期推论为日常生活接触所引起,也有人认为是母一婴传播的结果.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同一家庭成员所携带的HBsAg亚型并不一致:除外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另两项指标乙肝核心抗体(抗-HBe),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HBV总感染率均不表现家庭集聚,提示与遗传有关.据此,选1979年肝炎普查时西安郊区1个村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HBV母婴传播常导致HBV慢性携带状态、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母婴传播循环的继续.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及新生儿HBVac接种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HBV相关疾病的关键。我们曾对HBsAg阳性孕妇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使HBV宫内感染率大幅度降低后,又对  相似文献   

3.
对25名HBV新感染者和11名无症状携带者粪便中HBV感染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在所研究的36人中,72.2%可检出HBsAg,如按检测份数计算, 阳性率为35.2%(57/162)。在HBsAg阳性粪便中24.7%(23/93)可以检出HBeAg.并有2份标本HBV—DNA阳性。由于应用了超速离心技术和单克隆抗-HB_s,电镜下多数标本可见抗原颗粒呈大片聚集,其大小、形态与HBsAg阳性血清中所见无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4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相应的75例对照进行了HLA检测和遗传度调查。结果表明: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Bw39抗原频率明显升高(Fisher P<0.01,Pc>0.05);而Bw60、Bw35抗原频率明显下降(Fisher P<0.01,Pc>0.05)。从群体遗传学调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遗传程序设计——计算机自动程序设计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程序设计作为演化计算的分支,具有概率搜索的本质和结构优化的特征,已成为研究计算机自动程序设计的重要工具。文中对遗传程序设计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着重比较了遗传程序设计与传统的人工智能方法在本质上的差异,并展望了今后遗传程序设计在计算机自动程序设计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珞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 19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地区珞巴族 12 1人份ABO血型分布 ,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 ,收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 ,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 ,甘肃藏族 ,云南丽江藏族 ,内蒙古蒙古族 ,宁夏回族 ,陕西、河南、山东、福建、广东汉族 ,广西壮族等 19个族群的相应资料 ,计算他们间的遗传距离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中 ,有较高的基因频率r(0 .7370 ) ,p为 0 .1911,q为 0 .0 973。遗传距离分析显示 ,珞巴族与南方壮族距离较近(0 .0 5 79) ,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 (0 .0 6 92 )和西藏林芝藏族 (0 .0 84 4 )及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 ,最后与中国其他主要民族汉、蒙、回族聚在一起 ,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珞巴族在遗传上与藏族的关系近于其他主要民族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1967年Blumberg发现乙型肝炎抗原,随后并建立了相应较敏感的检测方法,自此,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世界各地的检出情况有了较详尽了解、至于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如何,从近年来乙型肝炎研究进展——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母亲能将肝炎传给其婴儿;对HBsAg阳性献血员进行过筛后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输血后乙型肝炎感染;HBsAg无症状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uman AnnexinV(HAV)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胎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早孕绒毛,中孕和足月胎盘绒毛中HAV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观察HBV感染的胎盘组织HBsAg和HAV的分布及相互关系。结果①所有的标本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都有HAV的存在。②HBV感染的胎盘绒毛中只要是HBsAg阳性的部位同时一定有HAV的表达,阳性信号存在于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结论HAV可能作为HBsAg的特异性受体介导了HBV与胎盘组织各层细胞的粘附、内化等过程并最终导致了HBV对胎盘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应用遗传学原理及方法对中国汉族人群中51例青少年牙周炎(简称JP)及其家属患病情况进行遗传统计学分析,以确定JP的遗传方式。结果发现JP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发病以女性多见。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一些国外学者的报道相一致。表明我国汉族人群中JP发病的遗传因素同其它种族及地区的人群相似。同时认为JP有可能属于多因子遗传病。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对100例失偿期肝硬化住院病人血清HBV 8项标志作了测定。除e系统采用ELISA法外,其它标志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发现100例病人血清HBV标志至少1项阳性者96例,阳性率96%,阳性率96%。96例阳性病例各项标志的阳性率为:HBsAg95.5%、HBsAg/IgM43.8%、抗-HBs18.8%、抗-HBc92.7%、抗-HBc-IgM43.8%、HBcAg42.3%、抗-HBc18.8%、PHSA-rc46.5%。在HBsAg阳性病例中,HBsAg/IgM,抗-HBc-IgM,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60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重复感染占当时住院肝炎病人的14.8%。在重复感染中,同时感染甲、乙两型肝炎者9例;乙肝抗原携带者及慢性肝炎基础上感染甲肝者41例;乙肝隐性感染免疫后又感染甲肝者10例.同时观察到部分病人重复感染时,HBsAg 滴度下降或消失。并探讨了肝炎复发或突然加重的原因,认为两种肝炎病毒重复感染是肝炎复发或者突然加重的主要因素.故预防HBV 携带者及慢性乙肝重复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THERELATIONBETWEENCHRONICHBsAgCARRIERSTATEANDGENETICFACTORMenBoyuan(门伯媛);WangWenjuan(王文娟);XuHuiwen(徐慧文);LiuPenghb(刘蓬勃)(Depart...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102例各种类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并以单克隆抗体(McAb)Wu35(HLA-DR)和Wu22(HLA-DQ),经PAP免疫酶组化技术测定非T细胞表面HLA-DR及HLA-DQ抗原。结果表明:除HBsAg携带者及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AMLR接近正常对照外,其它类型HBV感染者AML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以重症肝炎和肝硬化降低明显。各类乙肝患者DR~+Mon和B细胞及DQ~+Mon和B细胞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最显著。提示乙肝患者AMLR降低与刺激细胞(Mon和B细胞)表面DR和DQ抗原表达障碍有密切关系,与反应性T细胞无关。这可能是乙型肝炎疾病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及免疫调节紊乱之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为了对本病进行更有效的防治,于1979年8月至1980年2月对西安城、乡病毒性肝炎分布情况及流行因素作如下调查研究。方法以西安城、乡及长安县各种职业人群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以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5.
ByRIAmethod,in10yearsweexamined8kindsofHBVserummarkersincludingHBsAg,anti-HBs,anti-HBc,HB-sAg/Re,anti-HBc/IgM,HBsAg/IgM,HBeAgandanti-HBe.Acc0rdingtosomereports"'insmallersamp1estherewerenodifferencesofHBVserummarkersbe-tweenmaleandfemale.Butlargequanti-tiesofclinicaldatawecountedupsh0wedthatthedifferentiationwasveryobviouslyn0tonlyinthepositiveratebutalsore-flectedthatthesusceptibility,immunore-activityandprogn0sisofHBVwerecloselyrelatedwithsex-Thesefindingsarehelp-fulforustound…  相似文献   

16.
Well-defined raspberry-like magnetic microbeads(RMMBs) as immunoassay solid carrier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covalent binding between Fe3O4 magnetic microspheres and SiO2 nanoparticles. These RMMBs were not as agglomerative as nano-sized magnetie particles( 200 nm), which was an advangtage for high effic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When compared to Fe3O4@SiO2core-shell magnetic microbeads(CMMBs) with smooth surface, RMMBs exhibited stronger capacity to bind biomolecules. Limit of blank(LoB) and limit of detection(LoD) of HBsAg detection using RMMBs as carriers via chemiluminiscence immunoassay(CLIA) were 0.472 and1.022 μg/L, respectively, showing a notable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CMMBs whose LoB and LoD were 1.017 and 1.988 μg/L, respectively. All these indicated a great potential of RMMBs in immunoassay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免疫山羊,制备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并将其用于同种山羊,以~3H—TdR掺入试验及放免法检测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检测了实验动物的外周血象。实验证明:HBV—TF具有传递细胞免疫的功能,使实验动物针对HBsAg皮试阳转,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增强。HBV—TF能去除HBsAg对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有提高动物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HBV—TF对动物体液免疫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EFFECTOFHBsAgANTIGENEMIAONPREGNANCYYueYafei;ZhangShulin;LIGuilin;(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Cynecology,FirstcffiliatedHos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