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兴东 《中国铁路》2006,(10):52-54
威海市地方铁路—桃威铁路作为国有铁路在胶东半岛的延伸和补充,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优化了地区大交通的运输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桃威铁路不仅相继开通了全国货物直通运输、集装箱、行包、专运和军运业务,还实现了全国微机联网售票、机车牵引内燃化、通信程控化和办公自动化。“十一五”期间,桃威铁路将增开更多城市的旅游列车,加大力度占领货运市场,客货运输总收入要比“十五”翻两番。  相似文献   

2.
《世界轨道交通》2012,(10):12-14
暑运桃威铁路发送旅客32,5万人次创新高 桃威铁路暑运自7/1日至8月31日共计62天圆满落帷。威海地铁局北京、济南、汉口方向共4趟客车发送旅客32.57万人次,同比增长3.8%。日发送最高峰出现在8月25日,发送6110人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法国地方铁路的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国铁路改革的理解,特别是法国铁路网运分离后,法国国家铁路公司与铁路网公司、地方铁路局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工。井对我国地方铁路的发展提出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宁夏大古铁路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条地方铁路。于1991年12月开工建设,1995年10月全线铺通。采用了临管运营方式,当年即产生了效益。1997年4月日大古铁路公司接管运营。大古线为地方铁路1级单线,正线全长7035公里,站线22公里,曲线37条,道岔98组,桥梁28座,涵洞279座.道口38个。  相似文献   

5.
隆(昌)叙(永)地方铁路纳溪至叙永段铁路建设项目,低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山区,是川、滇、黔、渝四省区结合部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铁路规划四川隆昌至贵州黄桶铁路(简称隆黄铁路)的一段,全长77,599公里。于2003年12月31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有大中桥等桥梁72座,隧道19座,桥隧总长19199公里,设9个火车站,近期开通4个,按地方铁路Ⅰ级标准建设,总投资14.5亿元。工期2.5年,计划2008年3月底贯通试运行。该项目由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设计、西南交通大学监理公司监理。在2004年11月18日举行了开工典礼。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投资的多元化和有偿使用将成为铁路基建投资的主要模式。合资铁路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铁路发展,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铁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积极探索,铁道部与地方、国家其他部门合资建设的铁路项目亦将逐步增加。就我们目前已接触的10个合资铁路项目,其总的建设规模为2110km,总投资达409.3亿元,尚待完成的基建投资达280亿元。今年以来,我们在邯济、芜湖长江大桥、达万、水柏、神延、朔黄铁路的物资供应市场开发工作中,有以下几点认识:l合资铁路…  相似文献   

7.
张军 《铁道知识》2005,(4):38-39
中国铁路包括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由铁道部管辖的铁路称为国家铁路,由各省市自治区管辖的铁路称为地方铁路,由国家与地方或多家业主投资修建经营的铁路称为合资铁路,专门为某种用途修建的铁路,称为专用铁路。至200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4408公里,其中国家铁路61015公里,合资铁路8824公里,地方铁路4869公里。全国铁路总延长144000公里,其中专用铁路约41000公里。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8日至11日,中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铁道部计划司、中国铁路投资公司、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及中国各省、市地方铁路局领导,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听取了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华茂嵬会长作的《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进一步开创和谐地方铁路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07年中国地方铁路完成任务情况,分析、部署了2008年中国地方铁路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铁路法》规定:“地方铁路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具体是指由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修建和管理(或委托管理)的铁路。截止2012年底,我国共有19个省市自治区有地方铁路,职工2.2万人,营业里程4460.6公里。2012年,地方铁路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资金紧缺、货源萎缩、大宗货物运量下滑、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增加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铁路运输和建设等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前五个月,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1486.73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64.6%。其中铁道部投资完成1185.55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37%;地方政府及企业投资完成301.1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388.5%。地方铁路完成投资4.17亿元。全国铁路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14909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61.8%。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新线铺轨19283km,复线铺轨1923.8km;新线投产O.8km,电气化铁路投产13858km。地方铁路新线铺轨14.2km。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1942.5km。国家铁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3.28亿元,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165.5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一条以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为依托、以煤炭运输为主的地方铁路。铁路北起京包铁路呼和浩特西站,途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玉泉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跨黄河进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南接准东铁路周家湾站,正线全长124.18公里,总投资14.1612亿元。  相似文献   

12.
绥德地区物流园区选址及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联合运输、环境保护、节省投资和地区未来铁路建设发展的需求等因素,根据包西铁路通道及太(太原)中(中卫)银(银川)铁路的车流特点,提出绥德地区物流园选址应遵循的原则,达到总体规划和统筹兼顾的目的,通过比选分析选择四十里铺开站的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神延线方案、Ⅰ-2四十里铺车站环形联络线方案、Ⅰ-3四十里铺车站新增牵出线方案;建议采用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包西线右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客流预测是铁路运输进行运力布局,产品调整的重要基础。预测的科学性、精确度将直接影响运输生产,因此努力提高客流预测的精度与可用性,是目前运输学科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提出基于历史与预售的时间序列(HAP)预测方法对铁路客运中、短期客运总量进行预测分析,以预测铁路客流总量,控制预测误差。经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车辆的超载、偏载问题,研制出RWLS-Ⅰ型便携式铁道车辆智能轮重仪。整机采用一体化结构、铝合金机架、微电机驱动。利用电测法测量举升力,具有数字显示输出、数值标定等功能,提高了测定精度。轮重仪总质量约10kg,操作方便,可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资源被充分利用,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应采用基于剩余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根据常规交通方式的预测和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求出以客流量表示的各常规交通路段的交通供给;然后根据“四阶段预测法”的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将城市总交通需求分配到城市常规交通路网上,得到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常规交通路段上的分配;再求出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差,即得剩余交通需求;最后根据剩余交通需求进行轨道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开展路企直通运输是促进铁路运输向货运集约化、物流一体化及大客户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质量与运输效率、保障企业的运输需求、提高路企双方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这是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需坚持的方向,对促进路企直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些国家铁路货运组织模式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铁路货运能力短缺已影响到经济发展,200俾煤炭运输的紧张局面使铁路货运能力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凸现。加快新线建设是增加运输能力的根本出路,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通过改革货运组织模式,调整货运站布局,实行货运集中他,可以进一步挖掘现有铁路设施的货运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提高铁路货运能力。国外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现分析一些国家在铁路货运组织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其对我国铁路货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通过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能耗的比较,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较低(仅比水运高);通过分析全路机车牵引综合能耗情况、以及往年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能耗情况,说明了铁路牵引动力结构的变化使铁路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发展铁路运输对于改善交通运输业的能源结构及能源使用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铁路借助其在能效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替代其他运输方式以及自身能效的提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席位资源利用率,研究了线性需求下我国铁路客运差别定价策略的优化模型。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最优化理论和完全价格歧视策略,确定旅客群体最优细分数目以及每个旅客群体的最优票价,得出在客运淡季,铁路旅客最优细分数目为3~5个,各旅客群的最优票价由铁路客运市场细分数目决定。应用该模型为某城际高铁进行差别定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达到调节客流、增加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姜靓川 《铁道货运》2011,(8):37-40,54
从货运作业过程、货运安全管理体系、货运职工队伍素质、货运外部环境方面分析铁路货运安全现状。提出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加大货运安全基础设施投入;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货运安全基础五大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等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