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硼泥复合混凝剂用于乳制品废水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混凝效果的混凝剂用量、pH、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硼泥投加量为10mg/L时,COD去除率60%,浊度去除率80%.  相似文献   

2.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锅炉用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硼泥复合混凝剂在锅炉用水预处理中的应用,对影响混凝效果的pH值、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mg/L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0-7.5;搅拌速度为160r/min;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150min,COD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硫酸铝铁作混凝剂处理COD为3000mg/L、SS为300mg/L左右的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范围为7D~9.5;搅拌速度为180r/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为15min,COD去除率在80%左右.若再经双层滤料柱进行过滤处理,效果更好,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喹禾灵含酚废水是一种高浓度含酚有机废水,色度为10000、CODCT高达2000-3000mg/L,对苯二酚高达2000mg/L,采用三氯化铁作混凝剂,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就混凝剂、氧化剂最佳投药量及P至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混凝氧化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10g/L,最佳PH=9-10;氧化剂最佳投药量为50ml/L,最佳PH=2-3,最终对色度、CODCT、对苯二酚的去除率分别  相似文献   

6.
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硫酸铝铁作混凝剂处理COD为3000mg/L,SS为300mg/L左右的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范围为7.0-9.5,搅拌速度为180r/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为15min。COD去除率在80%左右,若再经双层滤料柱进行过滤处理,效果更好,能达到排效标准。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mg/L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0~7.5;搅拌速度为160r/min;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150min,COD去除率在80%以上.若分二次投药处理效果更佳.一次混凝处理后,经无烟煤石英砂滤柱过滤,出水的pH、COD、SS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进行六联杯罐试验,通过比较各混凝剂对原水浊度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经技术分析后得出: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冬季赣江原水,在低投药量的情况下,铝盐的除总有机碳(JOC)的能力化铁盐强,而在高投药量下正好相反;对于CODMn来说,高聚物的去除率要高于低分子混凝剂,且聚合铝铁的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混凝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于污染不是很严重的赣江原水,氯化铁的除浊效果最好,高分子聚合物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各种有机物指标的去除趋势相近,规律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10.
O/W型乳化废液的混凝及絮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W型乳化废液进行了化学混凝处理,从4种混凝剂中优出酸性含铝废液作为最佳混凝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投量8mL/L,pH6.5,混凝反应时间2min,表态分离时间为30min,混凝土产生的絮渣采用浓硫酸处理:每L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采用4.5mL浓硫酸,处理后回收油品1.5mL/L,混合液可循环使用继续处理乳化废液。  相似文献   

11.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的综合利用: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絮凝剂,经加工调整后,再生过程中没有利用的离子及脱附的离子全部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置污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合介绍了复合污泥的定义、特点及其在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优势,为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Porou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blend five-bor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are prepared by wet phase inversion methods. In spinning these PVDF hollow fibers, N, N-dimethylacetamide (DMAc) and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are used as the solvent and the non-solvent additive, respectively. The external coagulant uses water. The internal coagulants use water and DMAc-water solutions. The membranes a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water flux and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for the wet membranes. The cross-sectional structures a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ffects of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ternal coagulant on the permeation properties and membrane structures are examined keeping the bore liquid flow and air-gap constants. Relative high flux, rejection and strengh PVDF five-bor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could be prepared from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dope solution at 17% of mass fraction, the air gap distance of 14 cm, and using 10% of mass fraction of DMAc solution as the internal coagulant at 13mL/min of flow.  相似文献   

14.
结合练杭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通过现场沉降试验和静荷载试验,分别就塑料排水板、搅拌桩复合地基和长短桩复合地基等软基处理方式对不同路段的处理效果进行技术及经济技术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几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需求,引进新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北黄土塬地区集雨窖水所具有的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征,采用PAFC及其复配PDMDA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实验考察了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PAFC的最佳投量为60mg/L,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50r/min,絮凝10min,静沉15min的条件下,浊度、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4.8%、58.7%和33.1%;混凝剂PAFC与助凝剂PDMDAAC的复配可强化混凝的效果,当PDMDAAC的最佳投量为0.2mg/L时,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6.7%和7.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效容积为23L单级自养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高氨氮生活废水.以硝化污泥为接种污泥,实验温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HRT)24h,pH值7-8、溶解氧〈0.5mg/L条件下运行反应器,采用具有高效氧气传递效率特性的曝气膜管进行曝气和稳定性强的PVDF分离膜出水.进水氨氮容积负荷从0.012,0.029提升至0.058kg/(m^3·d),氨氮去除率随着负荷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总氮去除率分别为20%、30%、50%,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单级自养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高氨氮废水领域的优势与前景.另外,污泥浓度和溶解氧浓度控制是本实验两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以含硼生铁为原料直接冶炼硼钢新工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基础研究.为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探讨了不同温度(1400℃.1450℃.1500℃和1550℃)、气氛(空气、通氧)、造渣剂(CaO)条件下含硼生铁中C元素氧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1550℃吹氧条件下研究Fe—C二元系、Fe—C—Si三元系和含硼生铁的氧化规律。验证了含硼生铁直接冶炼硼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混凝—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混凝处理和投优势菌群的接触氧化法对海产品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聚合氯化铝结合聚合硫酸铁的混凝对废水进行前处理效果较好;经处理后的海产品加工废水的CODCr、BOD5、NH4-N、SS、色度等指标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