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优化研究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因素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充电站运营费用和用户充电费用最小化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不合理问题,从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视角,采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原有充电站站点进行优化。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道路路网、充电站站点、停车场场点、人口及电动汽车数量等基础数据,运用ArcGIS构建最小化阻抗和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对模型输出结果以经营者年综合成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利用泰森多边形(Voronoi图)对模型结果的充电站选址进行可行性验证。综合对比模型输出结果可得:最小化阻抗模型在原有6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增5个站点,能够将服务覆盖面积占比由58.87%提升至81.43%;被服务的充电需求点数量占比由75.4%提升至95.8%;同时,优化后的站点布局能够较好地契合Voronoi图,契合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电动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充电站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阻碍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建设前期选址是否合理影响着充电站的运营效益、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的研究现状,总结影响充电站选址布局的因素和充电站选址布局原则。在满足选址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充电需求点分布,建立以充电服务半径和充电站最大服务数量为约束的充电站收益最大化的非线性目标函数。为求解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处理。最后通过仿真算得充电站的位置和服务充电需求点的范围。算例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较优的选址方案,为充电站的选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紧张的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完成充电需求小区划分的基础上,以规划区域所有充电者到其临近充电站的广义距离之和最小,同时每个充电者都只距其所属充电需求小区的充电站广义距离最近为目标函数,建立整个规划区域内系统最优的充电站选址模型,采用充电需求小区划分一充电站选址一广义距离比较一充电需求小区划分调整的渐进优化法,不断循环求解,寻求充电站的最佳选址。最后针对南京市某区域,通过建模和渐进优化,得到了该区域内的充电站最佳选址。  相似文献   

5.
递阶延时布局对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选址成本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递阶延时布局特征:空间维,以续航能力为半径的邻域衔接覆盖性;时间维,随交通流密度的双螺旋同步增长性;投资维,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截流选址方法建立扩展的OD交通路网,构建续航能力约束下的递阶延时布局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逐步推进法求解,对实际案例进行测试和应用,以及相应投资决策分析.结果表明:递阶延时建设可以节约投资,资金成本越高效果越明显;续航里程增加可以减少充电站建设数量,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本文为实际区域递阶延时充电站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递阶延时布局对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选址成本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递阶延时布局特征:空间维,以续航能力为半径的邻域衔接覆盖性;时间维,随交通流密度的双螺旋同步增长性;投资维,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截流选址方法建立扩展的OD交通路网,构建续航能力约束下的递阶延时布局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逐步推进法求解,对实际案例进行测试和应用,以及相应投资决策分析.结果表明:递阶延时建设可以节约投资,资金成本越高效果越明显;续航里程增加可以减少充电站建设数量,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本文为实际区域递阶延时充电站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在缓解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电不方便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位置,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利用海量的移动位置数据提取潜在的交通需求位置,包括出发点和目的地;将地图划分为等间隔的网格,将潜在的交通需求位置与网格关联,统计每个网格内的交通需求量,需求量大的网格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的候选位置.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精准定位潜在用户需求量大的位置,为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仿真优化方法研究了某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中泊位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岸桥)陆侧轨外侧作业通道数,岸桥及集装箱拖挂车(集卡)配备数量等因素对作业过程及码头通过能力的影响.开发了可生成不同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方案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建立了仿真结果数据库和多目标多层次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遗传算法与系统仿真相结合,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得分作为优化目标,求得了最优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港口布局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武钢工业港铁矿石布局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优化计算,提出了换位交叉方法,避免了不可行解的产生,仿真优化结果符合生产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沙永康 《家用汽车》2013,(11):181-181
自2012年开始国内不少地方开始实行居民用电电费阶梯式计价.其基数是按居民每户的户口根据人数的设定标准用电量.全年核算。超过基数部分提高计费单价并且分为三档.单价依档翻番。这个计费依据是按居民正常用电量为计费基础的.若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居民用户不会超出基数.即不会支付高价电费,不会增加额外的电费支出.故社会上虽有异议但也默默承受。但是如果使用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1.
结合既有繁忙干线上重载运输的实际情况,以扣除系数理论为依据,将区段内运行的列车按运行速度分类,并按运行列车组分别计算其扣除系数.根据各类列车所占比例,确定相应列车运行组的概率,计算得到不同输送能力条件下,长到发线车站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城市配送中物流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规律,本文采集70辆物流电动车2014年一年的充放电数据,并采用数据挖掘相关分析方法,建立考虑物流电动汽车的充电电量状态及充电时刻的充电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一般在SOC为30%~50%时为车辆进行充电,车辆开始充电时的剩余电量服从μ=0.48、σ=0.22的正态分布;车辆开始充电时刻主要集中在14:00-16:00之间.通过数据实验证明本文所建立的充电行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车辆的充电调度和用户的出行安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配送企业的目标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运输成本作为物流成本权重最高的部分,决定着配送企业能否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如何对运输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减少运输作业过程中不必要的的支出和损耗,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的布局要受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联运能力及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历史数据,首次将物元与信息熵结合,对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的布局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物元与信息熵的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布局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经典域和节域,得到了关联函数;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客观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分析铁路冷藏集装箱办理站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琦  韩宝明 《城市交通》2010,8(4):41-46,66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群体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乘客流稳静的概念,用以描述对乘客流状态突变倾向的缓解作用。结合车站设施属性及乘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乘客群体行为模型,采用仿真情景试验方法,从乘客流流量、密度与速度三个方面量化研究乘客流稳静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式,从而揭示乘客流状态突变的内在机理。试验数据显示:设施相对距离对乘客流平均流率衰减具有直接作用;通道出入口设施的相对能力对通道乘客流密度具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与乘客流规模存在内在关系;流线交叉对乘客流速度突变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且同时伴随密度的变化。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分别针对流量、密度、速度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引导、组织与控制乘客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政府对“碳达峰”等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电动汽车凭借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且路网中的补能需求与充电桩存在时空错配的现象,导致电动汽车补能排队时间长和驾驶员产生里程焦虑等一系列负效应。为此,本文首先从整体路网补能负效应最小化角度,通过引入激励手段实现最优补能方案,建立电动汽车补能诱导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上层为路网补能负效应最小化诱导激励模型;下层为带有补能站点选择的混行路网均衡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上层模型,下层模型通过Frank-Wolfe算法求解,得出路网中补能车辆的最优诱导方案。最后,以经典Nguyen-Dupius路网为例验证模型,并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本文提出的补能诱导模型增加了规划者的激励成本,但总社会补能负效应成本降低,证明了补能诱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交通系统布局以空间布局以及内在的空间组织为基础,空间组织思维始终是交通系统规划布局的核心。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乃至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重点已逐步转移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在重视轨道交通自身网络化布局、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系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机械式、偏重形态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思维,忽视、弱化了轨道交通布局对空间组织效能的提升作用。通过揭示现实存在的轨道交通线网与空间组织脱节的问题,基于交通与空间协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应把握的空间组织思维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