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公岩轨道大桥为主跨600m的自锚式悬索桥,由于建设条件受限,该桥在悬索桥桥塔上固结钢塔,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方案施工。过渡斜拉桥是该自锚式悬索桥钢箱加劲梁施工的关键结构。根据悬索桥的结构布置、钢箱梁刚度特性和对不同固结钢塔高度的比较,确定了斜拉索的布置形式、最佳钢塔高度和相应的斜拉索规格选型。通过对过渡斜拉桥成桥过程和斜拉桥-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斜拉索及其锚固结构由过渡斜拉桥成桥过程最大索力控制设计,固结钢塔由斜拉桥-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控制设计,并以此为依据对过渡斜拉体系主要构件进行设计。斜拉索采用1 670MPa7mm预制平行钢丝索;钢塔高42.5m,采用双肢结构,每肢均为5.6m×3.0m矩形钢箱。实践表明:过渡斜拉体系设计合理,顺利地辅助完成了钢箱梁的架设及斜拉桥-悬索桥体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斜拉桥的特点.斜拉桥桥跨结构的重力和桥上活载,绝大部分通过斜拉索传递到塔柱上.斜拉索在主梁和桥塔上的锚固区,是斜拉索与主梁和索塔的连接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苏拉马都跨海大桥主桥的设计情况,对斜拉索索梁、索塔锚固区进行分析研究,对斜拉索锚固区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斜拉索系统的设计简介,提出在斜拉桥中进行斜拉索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斜拉桥传统的非线性地震分析中,考虑了梁、塔和桥墩的非线性特性。因为斜拉桥的斜拉索受强地震运动影响,将产生很大的轴向力波动,因此,应考虑斜拉索的非线性特性。使用一个模拟斜拉索回松的模型来讨论斜拉桥斜拉索回松的可能性。进而,使用3种地震波的平均值评估斜拉索回松对斜拉索、梁和塔的响应影响。  相似文献   

5.
某跨径为131 m+300 m+131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整体为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单箱三室箱形断面,主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塔,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密索体系。主桥悬浇梁原设计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方案,考虑斜拉索张拉次数、挂篮施工工艺和桥址台风等因素影响,变更为后支点挂篮施工,以简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介绍了该斜拉桥的主桥施工方案变更设计和结构计算分析,期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一拟建钢-UHPC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杆系结构模型,研究了在“先斜拉后悬索”的施工过程中,UHPC桥面板浇筑阶段、UHPC桥面板的分段浇筑方案对加劲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HPC桥面板在临时斜拉桥成桥后浇筑,在最终成桥状态下桥面板和钢梁的受力性能均优于在吊杆张拉完成后浇筑和在斜拉-悬索体系转换完成后浇筑;在临时斜拉桥成桥后浇筑UHPC桥面板,先浇筑斜拉索区梁段后浇筑中支点附近梁段,在最终成桥状态下中跨桥面板和钢梁的受力性能均优于先浇筑中支点附近梁段后浇筑斜拉索区梁段。  相似文献   

7.
斜拉索是大跨度斜拉桥中最关键的结构构件之一,其动力特性(频率和阻尼等)在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施工、监测和振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斜拉索阻尼识别对于斜拉索的振动分析和减振设计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在环境激励状态下斜拉索阻尼比的高精度识别,并同步对识别结果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分析,首先通过建立斜拉索模态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将模态参数识别转化为求最大后验概率点的约束优化问题,从而得到模态参数的最佳估计(Most Probable Values, MPV);其次推导了负对数似然函数的Hessian矩阵解析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后验协方差矩阵,从中提取和计算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V)以量化模态参数最佳估计的不确定性;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某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阻尼比的识别,使用加速度计采集了该桥7根斜拉索的环境振动数据,利用所提方法得到了模态阻尼比的MPV值及其变异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得到目标模态参数的最佳估计,并能够有效量化最佳估计的不确定性,由Hessian矩阵解析方法得到的后...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分析目前国内现有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该锚固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介绍了锚固工艺试验的检测结果及该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某桥斜拉索换索施工状况,分析其斜拉索病害原因,对新建斜拉桥拉索的设计、施工、养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多塔斜拉桥设计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岳阳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设计,概术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知设计,施工控制理论,并就预应力混凝我塔斜拉桥总体布置,结构设计,静动力计算,次内力影响,合理成桥状态,施工控制等方面了作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斜拉桥合龙后索力最优调整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合龙后,实际的索力与设计目标值存在一定差别,需要进行索力调整。介绍了一种根据斜拉索最优张拉拔出量来调整索力的方法,既能实现索力最优调整,又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广东佛山甘竹溪平行双索面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悬浇施工用的长平台斜拉挂篮的结构选型情况、设计内容和相关的关键技术。挂篮利用斜拉索梁端锚块作为挂篮抵抗水平荷载的装置,设计及构造呈现了不同于以往前支点斜拉挂篮的特点,可供相似挂篮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景观斜拉桥为编花索面弧形钢塔斜拉桥,通过与常规斜拉桥进行对比分析,对编花索面弧形钢塔斜拉桥设计要点进行论述,介绍了方案设计创意过程、合理成桥索力的判定、斜拉索上下锚点的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跨越Lerez河上的斜拉桥,因其斜拉索特殊的空间布置系统从而在众多斜拉桥中成为极其突出的一座斜拉桥。首先斜拉索系统布置成三个扇形面,与桥的轴线成1200交角,主扇面斜拉索则落在桥主轴线上。其次,后面的两扇斜拉索系统形成双曲线形。该桥仅有一主跨。这意味着主跨的斜拉索  相似文献   

15.
易莉帮  徐伟 《桥梁建设》2022,(3):121-126
斜拉桥平行钢丝斜拉索锚杯长度一般根据锚杯内钢丝的锚固长度及其他构造尺寸确定,对于修正主梁线形偏差的调整量有限。针对大跨铁路斜拉桥中由施工、制造及桥上永久荷载偏差等导致主梁成桥线形偏差较大,而现行规范中的锚杯尺寸可能存在调整量不足的问题,以某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平行钢丝斜拉索锚杯调整量设计研究。采用悬索理论,分析道砟容重离散性引起的斜拉索索力偏差、斜拉索弹性模量偏差及斜拉索锚固点位置偏差对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结果表明:对于铁路斜拉桥,现行规范规定的锚杯张拉调整量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放张调整量则可能存在不足;道砟容重离散性对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影响相对最大,设计中应预留相应的锚杯放张调整量;对300 m以上的中、长索,还应考虑斜拉索索力偏差和斜拉索弹性模量偏差的影响,预留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斜拉索弹性模量建议取2.0×105 MPa,并考虑其在(1.9~2.1)×105 MPa范围内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结构新颖,质量轻,主梁轴力大,稳定性问题较为明显,且其稳定性能规律不同于普通斜拉桥,因此,对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的稳定性研究很有必要。以珲春大桥为主要研究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珲春大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成桥状态下线性稳定性及非线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结构设计参数对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活载对结构成桥状态第一类稳定性影响较大,斜拉索垂度效应对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斜拉索索力、恒载、斜拉索面积和主塔刚度等设计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中需要分别考虑。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10)
钢绞线斜拉索鞍座是矮塔斜拉桥的重要组成构件,介绍矮塔斜拉桥钢绞线拉索索鞍的发展过程,为适应斜拉索钢绞线单根可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菱形分丝管式鞍座的技术,并介绍了它的优点和使用方式。最后介绍菱形分丝管鞍座在苏州南津桥中的工程应用,供桥梁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斜拉索静力分析综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广泛收集斜拉索静力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等效弹性模量法,等效刚度法和曲线单元法在斜拉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为斜拉桥结构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汉长江公路桥是一座主跨400m的PC的斜拉桥,本文介绍这座斜拉的科研、设计和施工。对本桥的抗震、抗风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全桥模型试验。本桥按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斜拉桥安装计算。进行了活载非线性分析。主梁施工采用牵索式挂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斜拉桥建设及斜拉索更换时斜拉索牵引的技术难题,研究了斜拉桥斜拉索安装牵引方法.基于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计算,提出了斜拉索安装各牵引工况下牵引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给出斜拉索安装时的设备选择方法,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东南亚某跨海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安装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安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