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较完善尾浪中稳性计算方法,对深V船型及优秀圆舭船型进行稳性对比计算,又用常规实用计算法对深V及圆舭型进行稳性设计计算比较,都得到了深V船型稳性优于常规圆舭船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土方计算是设计、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多波束测量方法获得的水深数据具有精度高、全覆盖等优点。本文使用ArcGIS的DEM土方计算法、南方CASS的DTM三角网土方计算法、南方CASS的方格网土方计算法,分别对多波束数据进行回淤土方量计算。结果表明,各方法都适用于多波束数据的土方计算,并且ArcGIS的DEM土方计算法获得的精度最高和计算时间最短。因此,本工程使用ArcGIS的DEM法对多波束数据进行土方计算,其他方法作为参考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图表法以及规范法确定干散货码头堆场几何尺寸方法的分析,推出了一种比较严密而更实用的计算方法-容积计算法。笔者在文中对堆场长度的计算公式作了详细的推导和实例验证。这种计算法不仅适用于现代干散货码头堆场的传统设计,而且能够在装卸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二利  赵敏 《水运工程》2021,(5):116-122
高桩码头横向排架内力通常简化为平面结构进行计算,但码头端部的排架作为艏艉缆绳的受力排架或受制于相邻结构的影响,其桩基布置往往不同于其他排架,平面计算并不能准确反映端部排架的受力和变形。结合鱼山出灰码头桩基布置设计实例,采用平面计算法和空间计算法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码头结构分段端部排架不同桩基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计算方法及不同桩基布置下各排架桩基内力和变形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对称性水平荷载,平面计算的桩基轴力结果与码头结构分段端部自由的端部排架桩基轴力结果基本相当;对于非对称性水平荷载,平面计算的桩基轴力结果普遍大于空间计算的结果;端部排架布置双排桩加强后,码头结构的位移会有一定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用概率统计法计算齿轮机构的回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轮机构回差的一般计算方法是将各种因素产生的回差简单地作代数运算.由于各种回差不是同时处于最大值和完全相同的相位角^[1],因此这种最大值回差计算法的价值是有限的,且不能得到比较经济的设计.本文介绍一种按概率统计计算回差的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舰船自由液面对稳性曲线修正的实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按直接计算法进行舰船自由液面对稳性曲线修正的实时计算方法,并编写了软件模块。讨论了舰船不同液舱形状、不同装载率时自由液面对稳性曲线的影响程度,并与舰船规范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建议舰裁计算机进行稳性实时计算时,自由液面影响也要根据实际载况进行实时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7.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和测试实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船级社规范对轴系扭振提出了计算和实测的要求。本文对若干轴系固有频率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不一致的船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影响其相应计算精度的减振器、曲轴、联轴节刚度等扭振参数进行了修正的实例;通过实测,对无阻尼自由振动计算的振型精度亦进行了分析,按振型推算系统响应超规范要求的船舶,可根据实测振幅来调整阻尼参数并用解析计算法来评价轴系扭振特性。结果表明,精确测定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幅,从而核定轴系的扭振参数,是提高扭振计算精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基于整船有限元模型的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计算法,发展了计算模型的设计弯矩和扭矩的加载技术和惯性技术,讨论了该方法相对应的许用应力标准。本方法作为现有总强度计算方法的补充和发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供设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9.
拖体为满足所要求的性能,必须研究在一定拖曳特性,同时采用流体力学理论并确定准静计算法,动态计算法以及拖体的运动方程,此外还必须推算出有关的流体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拖体系系统的良好设计。  相似文献   

10.
双层底装载重货钢板卷筒的强度计算,因船规中无直接公式可套用,故采用直接计算法,按GL船级社要求计算船舯最小剖面模数,并在波浪动载荷的中拱,中垂状态下进行校核船体梁的设计弯曲应力,局部板架纵向应力,横向应力和剪切应力,计算结果非常满意,平板龙骨及船底板厚度比船级社的退审意见还薄了1-2mm,不但减轻了船体重量,节省造船成本,而且还降低了载重量的罚款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此文探讨以地球椭圆体为数学模型的中分纬度求经差的方法,讨论提高中分纬度航迹计算法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有关国际公约新的条款的生效,稳性问题已成为双底双壳油轮设计的技术关键之一。作者对该类型油轮的稳性提出了一套计算方法。该计算法的主要论点为:必须计入满载货油舱自由液面修正,并按满载货油舱装至98%舱容在横倾5°时的自由液面惯性矩作为满载货油舱的自由液面修正量。可取实际重心高度作为满载货油舱的重心高度。在计入货油舱自由液面对船舶大倾角稳性修正时应考虑货油舱的形状及其装载率。用一组极限重心高度曲线来代替以往单一的极限重心高度曲线。该计算法的论点和原理已被英国 LR 船级社所认可,认为是符合国际公约和规则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石义静  赵仲秋  周忠辉  姜旭 《船舶》2015,(Z1):120-124
根据IACS2014年1月推出的CSR-H,对目前CSDC设计的18万吨散货船进行符合CSR-H设计。分别运用美国船级社的CA Stage 1程序和CSR-H Bulk Check Stage 2程序进行规范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给出满足CSR-H要求的货舱区结构重量对于CSR规范的增加量。主要内容如下:一、比较CSR-H与CSR对散货船要求的差异,分析CSR-H对散货船设计的影响。二、对货舱区各个横剖面进行规范计算,研究CSR-H对板材和型材尺寸的新要求,分析各结构部位与满足CSR船型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三、应用直接计算法对全船货舱区进行屈服和屈曲强度评估,比较基于CSR-H要求的计算结果与CSR要求结构尺寸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郑伟 《船舶工程》2017,39(S1):7-9
半潜船在航行过程中,首部底部结构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砰击影响,这种影响在老旧油船改建而成的半潜船中更应被着重考虑。本文以一艘油改半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规范经验公式法和直接计算法进行了首部底部砰击加强结构的设计及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直接计算法形成的方案较规范经验法形成方案有较大优化,大幅减少了物料使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并节约了成本。直接计算方法是一种合理高效方法,其它船舶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压直流电力系统应用于船舶,中压直流配电板的抗燃弧计算和设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压直流配电板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故障燃弧的物理过程,提出并应用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完成了燃弧仿真建模和计算,计算精度相比以往的气体平衡态计算法大幅提高。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和误差来源,提出了中压直流配电板抗燃弧优化设计方案,并展望未来更为精确的耦合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破碎波浪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是研究波浪破碎特性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界面的VOF和Level Set耦合算法,从而利用VOF方法质量守恒、Level Set方法能够更准确计算法向量的优点。体积分数采用一种较新的VOF几何方法——isoAdvector方法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等值面的界面重构算法,Level Set函数通过几何迭代方法进行计算并用于计算法向量。通过溃坝问题的求解,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波浪在地形上传播破碎问题的求解,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复杂地形上的波浪传播破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型油船结构尺寸直接计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绍鸿 《船舶工程》1997,(3):5-7,45
介绍了满足DnV规范的大型油船结构尺寸直接计算法的原理和部分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效果明显,计算速度快,使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用最优化计算方法进行核潜艇型线光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潜艇型线光顺设计问题的数学分析,建立了核潜艇型线光顺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约束最优化计算方法进行核潜艇型线优化设计,并通过混合罚函数法和增广Lagrange乘法子现任中最优化计算方法的对比,验证了增广Lagange乘子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船舶纵向下水曲线的直接计算法。将船体外表面假设为刚性面,利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AQUA模块对纵向下水曲线进行直接计算。针对一艘方形驳船,将直接计算获得的6条下水曲线与传统邦戎曲线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很好;通过针对一艘型线变化较大驳船的计算,发现该方法对网格尺寸不敏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将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Wigley船型和油船,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普适性。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直接计算法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们借助统计的方法来分析艉轴密封的寿命规律,并未做出较准确的量化计算.引用性能参数计算法,计算MD型艉轴密封的端面磨损率,估算出MD型艉轴密封系统的寿命,并分析影响该密封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