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汽车逆向物流的概念、汽车逆向物流的发生源、汽车逆向物流的作用以及意义。通过对我国汽车报废流程和回收流程的分析,介绍了我国当前报废汽车逆向物流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再制造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逆向物流网络的特点,也体现了汽车逆向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正向物流,也不同于传统废旧回收物流。要发展我国的汽车再制造工程,就必须将逆向物流工程和再制造工程有机地结合,将汽车逆向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文中介绍了汽车再制造和逆向物流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进行选址规划研究。通过分析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中回收中心、拆解中心、再制造中心和配送中心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选址规划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优化。最后针对湖南省内废旧汽车的回收需求,经过相关专家对候选回收中心、候选拆解中心和再制造中心进行初步选址,对本文建立的模型可行性进行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的特点,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逆向物流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使系统得到优化。论文设计了两种逆向物流流程:信息网络支撑下的逆向物流流程和组织网络支撑下的逆向物流流程。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物流和逆向物流管理是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对第三方逆向物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着重探究了以第三方物流进行逆向物流管理运作的决策理论、决策方法、实施措施以及第三方逆向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逆向物流也逐步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汽车逆向物流作为逆向物流的一种,有着自己不同于其他物流企业的独特之处。由于绩效评价是企业计划和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据此建立起能对汽车产业逆向物流进行精确衡量的标准可以正确判断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完善和提高逆向物流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本文阐述了汽车逆向物流的特点及其流程,并且通过对汽车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选择,结合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建立汽车逆向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企业逆向物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针对我国目前逆向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循环经济雄制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特点,分析了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3种不同市场的回收模式,并对不同回收模式提出了双边垄断市场结构下废旧汽车回收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由于再制造成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在Stackelberg博弈框架下对模型求解和分析.针对3种参与者的不同回收投资效率,对各回收模式的最优均衡零售价、回...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物流业要不要发展低碳物流,专家态度趋于一致。那么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物流?通过研究逆向物流与低碳物流的比较分析,分析逆向物流对低碳物流的影响,随后给出了逆向物流系统中实施低碳物流的策略,实现逆向物流和低碳物流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一、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基本要求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没有经过资质认定的单位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委托具有化学危险品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员如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  相似文献   

11.
范波峰 《中国电动车》2011,(11):118-119
本文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经营模式进行总结,对不同模式从竞争环境、核心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企业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主导的角度探讨城市闭环物流网络设计问题。首先构建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组成的3层城市正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然后沿着正向物流网络的逆向流动,在物流园区中新建再处理工厂,将配送中心扩建为配送/回收中心,以此来构建城市闭环物流网络;接着提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由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输费用各设施的运作费用组成,优化目标是使整个城市的物流费用达到最小,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当前工业化生产、民众生活对危险化学品物质需要量不断增加,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形式,而且因为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  相似文献   

14.
识别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发现目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致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分析,提出了12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利用贝叶斯真理血清理论,结合专家知识,构建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因果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库构建了学习样本数据,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获得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人的失误、运输车辆和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包装与装卸;事故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道路状况、运输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管理、天气状况。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运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泄露产生的水环境安全风险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Ⅱ类及以上地表水体等水环境敏感区高速公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风险。基于防范水环境敏感区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的目的,针对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的构建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利于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动预防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以及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等构成,通过高速公路监控通讯系统将上述子系统有机连接;环境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由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和高速公路的监控通讯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高速公路与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之间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信息共享;环境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由主体工程构筑物和交通安全设施组成,其主要功能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性;环境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由事故径流水收集设施和事故径流水蓄纳设施组成,其功能是对事故径流水进行应急收集和临时储存。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为发展经济效益时,在供应链架构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碍於仓管空间的缺乏与处理中心技术之欠缺,逆向物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探讨企业导入逆向物流之考量因素,以传统产业——纺织业为例,透过问卷调查之结果,得到重要因素之权重,并透过企业访谈针对产业产品特性及现行逆向物流实施之流程。结果期能让企业在导入逆物流的同时,考量产业特性并重要考量因素投入适当资源,得到完整供应链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2011,(7):57-57
6月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天津组织召开京、津、冀、晋、蒙、辽、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第一次会议,签署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协议。作为华北及相邻省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产业不断迅猛发展,与此相应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更加频繁。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减少和预防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务院安委办的要求,京、津、冀、晋、蒙、辽、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危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一旦出事,将会给社会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必须加强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就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有效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谈些个人看法。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要把好四关1、认真把好登记注册关。新车注册时要对运输危险化学品罐车进行严格检验,核定载重量、喷涂警示  相似文献   

19.
正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要求较高,承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车辆更易发生事故,而且这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更大危害性。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员伤亡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危化品及危化品运输车危化品的全称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指的是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  相似文献   

20.
<正>专用汽车的用途多用于道路运输,并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现状、问题特点、监管要求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期望各单位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有关情况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