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对落实运输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珠海高栏海铁联运现状的基础上,对珠海高栏发展海铁联运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挑战进行SWOT分析.然后,以政策和环境为指导方向,针对珠海高栏的发展海铁联运特点,制定海铁联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海港与海安市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不多、比重较低的问题,基于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要优势,结合上海港和海安市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和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基础,分析上海港与海安市集装箱海铁联运优化发展的可行性,为提高区域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和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集装箱化》2012,23(6):22-24
随着世界物流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海铁联运凭借其快速、安全、低成本、高运能等突出优势,日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海铁联运的运输对象十分广泛,运输过程包括将货物由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后由船舶运出,或者将货物由船舶运输至沿海港口后由铁路运出,是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本文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铁联运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在刚刚闭幕的“2009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作了关于在我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旨演讲,海铁联运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本刊记者就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胡院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港口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发展,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汤震宇 《集装箱化》2009,20(2):6-11
在简要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对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的成本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管理、枢组建设模式、海铁联运信息运作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吕昕红 《集装箱化》2010,21(2):28-30
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宏观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童孟达 《世界海运》2009,32(7):23-25
宁波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必要性,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宁波港内陆集装箱集疏运以公路为主,铁路运输几乎处于空白。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各有自身的最佳服务半径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向阳 《集装箱化》2010,21(7):22-25
为促进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在分析宁波港腹地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阐述宁波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0.
凌乐云 《中国港口》2013,(10):32-34
<正>近年来,宁波海铁联运业务在相关政府部门及港口、铁路等企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的背景下,剖析宁波海铁联运现状、强化发展机遇意识、借鉴国内外经验、落实好各项系统工作,是宁波发展海铁联运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王薇  何小明 《水运工程》2006,(12):45-49
通过对鹿特丹、汉堡、纽约、大连、上海、深圳等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开展海铁联运现状的分析,论证国内开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探索目前导致我国海铁联运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发展海铁联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洋山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高捷 《水运管理》2004,26(7):3-5
本文用 SWOT(优势、弱势、机遇、威胁)方法,对洋山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09,32(7):16-18
优势明显,但由于起步较晚,海铁联运在中国也还面临看诸如海铁不能无缝衔接、信息不能共享等诸多困难。——中铁联合国环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黄小平  相似文献   

14.
文广 《水运管理》1999,(11):7-10,18
近年来,上海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已跻身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之列。同时,上海口岸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也有了重大突破,1998年完成了3.77万TEU,比1997年增长了17.8%,预计今年可完成5万TEU,约比1998年再增长1/3。由于去年建成的杨浦、军工路两个集装箱港站和今年由上海铁路局和上海港务局强强联合重组成立的路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有效运作,为大规模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上海海铁联运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海铁联运箱量仅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理论和BP网络的集装箱海铁联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琴 《中国水运》2010,(12):74-76
海铁联运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一种航运企业延伸其产业链条的方式,更作为在简化的中转环节获取利润的方式,海铁联运已经成为企业目前关注的问题。基于海铁联运运量数据的小样本性、不确定性特征,建立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以厦门港为例,预测未来4年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分析表明,灰色-BP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是预测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国庆 《集装箱化》2014,25(10):18-21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该运输模式逐渐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有海铁联运、陆桥运输和空桥运输等多种形式。海铁联运是以航运公司作为整个多式联运运输链的主体,联合航线两端的陆上运输部门共同开展的多式联运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09,32(7):46-48
W:目前来看,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如何,呈现何种特征?Z:海铁联运概念的引入在我国已经很多年。上世纪90年代,交通部、铁道部共同下发文件,推动集装箱海铁联运,但真正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8.
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趋势,采用多变量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3年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沿海港口集装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集装箱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沿海经济向内陆的延伸,集装箱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运成为集装箱运输的又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海铁联运"概念的出现早于"物流"的概念,但是近几年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业界已经普遍形成共识,即海铁联运是物流服务中的一个环节,一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