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铁道知识》1999,(5):33-35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伴随着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从弱到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营规模、制造技术、科技队伍、产品开发得到历史性大发展,实现了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宏伟战略目标。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旧中国的机车车辆工业是帝国主义列强留下的烂摊子。铁路工厂厂房简陋,设备陈旧,缺少制造手段,只能修修配配,主要零部件和材料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先对机车车辆工业进行了恢复性整顿。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的原则,经过撤、并、转,短短三年时间,由铁道部直接领导的机车车辆工厂就发展到20个。从1953年至1980年的近30年间,国家几次重点投资20多亿元,改造老厂,建设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眼铁路运输需要,提出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3.
关注人物     
《世界轨道交通》2007,(4):53-53
唐克林,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内燃机车专业,历任铁道部机务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处长、处长,现任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机车车辆技术的管理工作,亲自主持并参与了轨道交通装备尤其是提速、高速及重载机车车辆的系统研究、开发、试验及运用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4.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杂志前身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于1966年3月1日创办的《机车车辆工人)报纸,1993年改为大32开32页的月刊,由当时的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主管,全国公开发行。2012年1月经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双月刊,采用国际A4开本,正文内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27日—29日,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与浙江铁道学会联合在浙江象山举办了转向架学术研讨会暨学组换届会议。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秘书长金城主持,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车辆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凤书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6.
李世珷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3):24-26,5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溶入经济全球化将日益加深。因此,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战略也应加以调整。本文先简述我国机车车辆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继而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国外机车车辆工艺》坚持以"实现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为中心,面向科研和生产"的办刊宗旨,针对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规划和铁路各工厂、机务段和车辆面的机车车辆制造和修理状态及科研的需要,重点报道国外该行业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为铁道机车车辆行业的领导制定发展规划、科研人员课题立项、跟踪世界最新技术以及掌握该行业制造、修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28日,铁道部在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推进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现场会。经过三年的实践,机车车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中国铁路现代化明显加快。党的十六大以来,铁道部党组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按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以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加快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为实现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铁道部进一步确定了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总体部署:一是贯彻“十字”方针,就是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二是落实“四化”要求,就是标  相似文献   

9.
唐曾妍 《中国铁路》1997,(11):47-52
介绍了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外贸的发展历程及近十几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了过去的成功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所取得的成绩,回顾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走自主创新之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机车车辆工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等一些成功做法,并对未来继续支持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机车车辆工业现状,对机车车辆工业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意义和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机车车辆工业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基本条件和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代表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各兄弟企业对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揭牌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南车和中国铁物历史上同属铁道部管理,从上世纪铁道部工业局和铁道部物资管理局,到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和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再到如今同属中央企业的南车集团和中国铁物,双方的合作关系密切,合作关系源远流长。今天,我们在机车车辆配件供应、进出口等诸多领域依然保持着良好而密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经过“八五”、“九五”两次技术改造和重点投入 ,不仅使我们的制造技术装备得到更新 ,同时在计量检测技术方面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检测手段 ,三坐标测量机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 ;自 1 980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引进第一台日本三丰公司的三坐标测量机以来 ,至今机车车辆系统已相继引进国内外厂商生产的三坐标机 2 5台 ,三坐标测量划线机 1 9台 ;其中 1 990年以后引进的占的 55%。1 三坐标测量机在机车车辆工业中的地位三座标测量机在机车车辆系统已有 2 0年的应用历史 ,由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参数多、功能强、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于2006年12月28日隆重举行了“和谐”型国产化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落成庆典。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北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崔殿国等领导前来祝贺。铁道部有关司局,北京、郑州、上海等铁路局,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中铁建工集团,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永济电机厂,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争多家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庆典。  相似文献   

15.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7,(5):F0004-F0004
铁道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为了扩大再生产,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重载和高速成为机车车辆装备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为机车车辆企业适应市场要求,研发精品车型,走科学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在铁道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工厂坚定了自主研发新型货车的信心和决心.根据铁道部有关技术政策和国内外同类车型的结构特点以及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Abbott  J  王淑梅 《国外内燃机车》1999,(4):40-48,F003
描述了全世界铁路制造工业,尤其是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的结构、着重介绍了世界上后睦大型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主要产品、技术专长、近年来的经营状况、所占的市场份额、今后的发展目标等基本概况。此外,还指出了铁路制造工业领域和铁路市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当前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骨干企业,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制造能力来说,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的电力机车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内燃机车产量近三年来稳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货运开始进入重载运输时代。来自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的消息,在铁道部组织协调下.作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行业骨干的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主动适应铁路运输对货车产品的需求,在中国新一代70吨级铁路货车的研制工作中大力开展集成创新,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实现了货车研发制造从60吨级到70吨级的全面升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坚持以实现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为中心,面向科研和生产的办刊宗旨,针对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规划和铁路各工厂、机务段和车辆面的机车车辆制造和修理状态及科研的需要,重点报道国外该行业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为铁道机车车辆行业的领导制定发展规划、科研人员课题立项、跟踪世界最新技术以及掌握该行业制造、修  相似文献   

20.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7,(1):F0004-F0004
铁道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为了扩大再生产,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重载和高速成为机车车辆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也为机车车辆企业适应市场要求,研发精品车型,走科学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