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车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企业形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铁路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一直受到全路的密切关注。近年来,中国铁路各有关部门在行车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完善了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各级抓安全、人人讲安全的局面,使行车事故总数,特别是险性事故大幅下降。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铁路重大,大事故总数中,列车脱轨事故仍占有很高的比例,虽然每年重大、大事故的数量在大大减少,但每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却显著增加,因此有效防止列车脱轨事故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已越来越引起全国公众的关注。现介绍确保行车安全的正确技术路线,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国外资讯     
正UIC发布2016年铁路安全报告国际铁路联盟(UIC)发布的2016年铁路安全报告,是基于2001年建立的铁路安全数据库而形成的。该数据库囊括了欧洲铁路22个基础设施管理公司提供的事故信息,具体包括事故起因、详细的事故发生经过以及后果,反映了近10年来欧洲铁路重大事故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铁路事故救援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在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决策中的集成应用,提出建立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空间智能决策支持系统(SIDSS)和总体结构;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功能、GIS和IDSS集成等实现SIDSS的关键技术,加强空间数据、模型分析和表示能力;提出SIDSS在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决策中的应用实施方案,使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决策更加科学化、可视化和直观化。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但尚未应用于铁路行车事故后果评价。由于对影响高铁行车事故后果严重性因素进行量化的不确定性,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高铁行车事故后果。介绍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和开展高铁行车事故后果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假定的高铁行车事故后果,结果与《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要求相符。这表明高铁行车事故后果评价模型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行车事故应急决策方法,将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理论应用到铁路应急决策中。首先对铁路行车事故的案例表示、案例属性体系进行描述;其次,针对铁路行车事故案例属性值类型,考虑数值型、有序枚举型、无序枚举型、区间数型及模糊数型5种形式,给出不同形式属性值的局部相似度计算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当前铁路行车事故与事故案例的各属性相似度,建立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再次,提出当前铁路行车事故属性缺失时的全局相似度计算模型;最后,使用案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车辆事故的定责问题,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的内容解释作为依据,结合实际提出了对车辆事故有关方面应当承诺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引起铁路行车事故,建立有效的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了一种山体裂缝计。通过监测山体裂缝变化,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当山体裂缝变化率超过警戒值时发出报警信号。该山体裂缝计在西南地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现了自动跟踪灾害发展趋势,提前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并且为铁路外的地质灾害监测提供重要的关键参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保价及货运事故处理管理信息化,确保铁路保价及货运事故处理系统(简称事故处理系统,下同)安全、可靠、有序运行,实现各级事故处理系统信息准确、完整、及时、安全地采集,处理,根据<铁路货运事故处理规则>(简称<事规>,下同)和<铁路货物保价运输管理办法>、<铁路货物保价运输办法>,<铁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新的铁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测量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建立评估铁路行车事故指数,用于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利用构建的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计算模型及相关数据,开展典型年份全国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试算,分析评估全国高速铁路的安全状况。结果显示,除个别年份外,2011—2016年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持续下降,我国高速铁路安全水平正在稳步提升。运用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可对铁路安全风险进行宏观的、动态的监测,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促进铁路安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FTA)编制了铁路行车冒进事故树,并研制了计算机软件,提供了进行冒进事故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1.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理论与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的研究众多,但均停留于救援装备、事故分析、技术方法的层面上。而未能从系统机理、救援原理、体系结构的角度对其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予以界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沿着救援体系规划、救援管理、救援实施这一纵向思维轴,系统地构建了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的研究体系,并将其划分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及管理实施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子体系间相互关系及各体系的具体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从而从空间架构上形成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研究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铁路现场事故救援体系的规划、设计、管理与实施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日本铁路采用的综合防灾信息系统,确保早期警戒,同时实施必要的行车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铁路运输组织改革不断深化,技术设备持续升级,高速铁路成网发展,动车组开行数量快速增加,对铁路局集团公司行车组织管理及相关技术规章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深入分析《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编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编制质量评价体系,并以5个铁路局集团公司《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为例,对其编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局集团公司基本技术规章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对合资铁路与地方铁路运输企业 (以下简称合资、地方铁路企业 )的行车安全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号 )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号 )等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第三条 铁道部依法行使对合资铁路、地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职责 ,监督、检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规章、标准和办法的落实情况 ,纠正违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规章、标准和办法的行为。第四条 铁道部授权铁路局对指定的…  相似文献   

15.
成昆线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由行车人员安全保障系统、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环境安全报警保障系统、行车安全应急救援系统、行车安全运用维护系统、安全评估和事故安全系统、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培训系统组成,在现有铁路系统各类信息技术与通信手段的基础上,实现对行车安全各类影响因素的监测、处理、管理与控制,确保铁路行车系统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6.
人的因素是引起铁路行车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机系统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因素之一。帝仪据此研发的仝安TM人因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采集人员生理信息,可精准判断铁路机车司机,尤其是高铁司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大幅降低由人为原因导致的各类违标、违章和行车事故,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保证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是世界各国铁路界人士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为确保行车安全,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日本新干线安全运行38年未出现重大事故,是与其有完善的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我国铁路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呢?记者在10月份中国铁道学会召开的2000年学术年会上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货运安全管理规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中对推进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代科技手段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规定,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作业与当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应用相结合,分析探讨5G技术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分别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危险防控、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两个方面探讨5G技术的应用可行性,提出借助5G技术提升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工作的重点,通过铁路事故调查报告等文本数据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是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铁路系统存在海量的非结构化事故故障文本数据,难以进行有效检索和分析,因此提出铁路行车安全领域文本大数据分析总体框架,包括文本数据从集成、存储到处理、计算,再到检索、分析及应用的全部流程,并对基于铁路领域文本数据的全文检索、特征提取等文本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后以某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事故故障追踪报告为样本,进行事故故障报告的全文检索、故障词云展示及关联性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铁路行车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车车辆与线路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行车过程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本文建立了铁路运输作业安全模型,分析了系统中人、车、线、法、信、环等因素,研究事故致因对行车作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