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尹强 《交通标准化》2012,(11):65-66
要做好路堑高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路堑高边坡的施工,滑坡治理施工的技术含量与经济意义十分重要,阐述滑坡治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一些基本应用方法,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溶洞治理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步骤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河北保津高速公路通车近10年来出现的各种病害,结合设计文件简述不同病害类型适合采用的治理方法.同时还根据施工实践阐述了不同病害在施工中应注意事项及施工要点,为同类病害治理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是早期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最根本的治理措施还是提高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及时养护维修,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改善通行环境。  相似文献   

5.
按高切坡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现代环境治理发展阶段.根据对边坡岩土体自稳能力的利用程度将治理技术重新分为挡墙类、支挡类、锚固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4类.按"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要求提出了高切坡治理的总原则.并对集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互为一体的动态法设计、信息法施工的现代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失稳的病害及治理方案进行分析,通过某工程概况,总结高边坡施工的失稳性病害,然后详细阐述了其病害治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迅速,这对公路边坡的综合整治问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公路边坡分析中的一些经典理论.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公路边坡治理的基本原则,并从施工的角度总结了边坡施工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边坡治理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本文认为公路边坡治理应综合考虑安全、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边坡综合整治方案.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美化公路作为公路边坡治理设计和施工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就鹤岗市东部污水治理工程中的顶管施工环节,对其进行了顶管施工全过程施工方法的介绍,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采用压力注浆法对采空区引起的公路路基塌陷进行治理的施工情况.治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规范要求,说明该种方法在治理采空区引起的公路路基塌陷是可行的.在采用压力注浆法治理公路路基塌陷时,需要通过注浆试验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以及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确切反映隧道施工塌陷地表稳定情况及塌陷治理效果,需对隧道上部地表及邻近建(构)筑物进行监测与分析。结合某隧道的水文、地质情况,地表塌陷事故发生后采取治理措施及监控量测成果,分析该施工隧道发生塌陷主要因为地形条件、复杂的水文与地质条件、降雨影响、施工工艺。最后,结合监测结果综合采取塌陷治理措施,实现良好地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某含孤石Ⅵ级围岩单线铁路隧道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对孤石对初期支护影响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此类地层的隧道施工方法。研究表明:软弱地层中距隧道较近的孤石会引起初期支护局部应力集中和围岩压力分布不均;就含孤石Ⅵ级围岩单线铁路隧道而言,半径超过0.5m、至隧道距离小于1.5m的拱顶、拱腰孤石会使与孤石临近部位的初期支护的弯矩、剪力明显增大;含孤石软弱围岩隧道宜选用交叉中隔壁等临时支撑较强的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2.
贵广客专某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个别地段出现保护层不足的质量缺陷,分析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的原因及其对隧道衬砌承载力和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高分子树脂化学胶涂层的整治措施,保证了隧道结构耐久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西某黄土隧道由于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遭遇塌方,分析了该黄土隧道的塌方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即洞外取渣回填夯实反压,拱部加固变形拱架加喷锚砼,空洞部分先用圆木支立井字撑、然后注浆并封闭等。采用该方法成功通过了塌方段,表明该处理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在软弱围岩浅埋地段(特别是洞口段),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通常采用较强的超前支护措施,比如超前大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这些超前工法极大地提高了地层围岩参数,改善了隧道稳定性。但设计中这些地段的二次衬砌结构配筋偏多,材料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结合工程实际,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某隧道衬砌的受力特点并对内力进行检算,发现二次衬砌各截面均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墙脚是二衬配筋的控制部位。因此提出降低钢筋直径、增加钢筋间距,适当加长仰拱与边墙部位搭接钢筋的长度等措施,最终可以既减小全断面配筋面积、又充分发挥钢筋的作用效果,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一措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武黄城际铁路沙窝隧道埋深较浅而且围岩稳定性差,地表有冲沟常年流水,明挖危险等级高。根据工况,提出了基于暗挖法安全通过冲沟的施工方案:冲沟上游设置砼挡水墙、地表截水沟,过冲沟段地表施作小导管注浆及浇筑砼临时封闭层;洞内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措施。施工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矢跨比的隧道开挖后的应力分布、应力集中、洞周位移、拱顶下沉和塑性区面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隧道断面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整,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给出层次分析法的算法流程,应用于四个不同矢跨比的隧道断面,以开挖面积、洞周水平收敛位移、拱顶下沉位移量、开挖后围岩塑性区面积和应力集中系数为指标,在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断面形状。  相似文献   

17.
达康隧道出口是三线隧道,开挖断面积大,地质条件差。由于洞口左侧山体出现滑塌,导致已施作的初支变形侵限。经研究采用在清理滑塌体后施作抗滑桩和板桩墙及施作锚杆框架梁对边坡仰坡进行防护,然后施作一段明洞,暗洞改用大管棚超前预支护、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进洞、撤换被挤压变形的初期支护。实践证明该处理方法可行,顺利通过了滑坡段,保证了该隧道后期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特性变化规律与行车安全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出入口段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提出“负荷重复累积效应”概念表达频繁进出隧道过程中驾驶员视觉变化现象.采用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Vω(t)作为评价指标描述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负荷变化规律,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MTPA及换算视觉震荡持续时间作为评判视觉负荷大小的依据.建立了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觉舒适度评价体系,然后依据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隧道出入口的驾驶员视觉负荷程度,最终判断隧道出入口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负荷评价研究中,可为隧道出入口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照明用电是隧道运营的主要支出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隧道照明系统的组成和行驶要求的亮度曲线提出六种具有实用价值隧道照明的节能技术,对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双连拱公路隧道中隔墙施工工艺,加强中隔墙稳定的具体措施及防排水施工方法,并提出中隔墙施工目前还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特别是防排水问题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希望引起同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