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蓄电池充电接受特性为基础,通过几种传统的蓄电池充电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充电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在全球推广的过程中,面临充电接口标准不统一的制约,影响各类电动汽车的充电互联互通,造成电动汽车设计成本的增加以及充电设施的重复建设。因此,梳理了全球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标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标准之间的差异和关联,对后续标准的协调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4.
在简要分析传统充电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蓄电池充电接受特性,提出了定,电压的快速充电法,并给出了一种实现装置。  相似文献   

5.
6.
周剑  何建华  张建海 《汽车电器》2014,(2):37-39,44
通过对汽车铅酸蓄电池亏电问题的分析,结合铅酸蓄电池充电工艺、充电设备、充电结果进行总结,以蓄电池、起动机、发电机为中心,以整车电器系统为分支,逐步查找出导致蓄电池亏电的根本原因。可用于指导用户正确使用车辆,防止或减少因蓄电池亏电导致车辆抛锚故障。  相似文献   

7.
介绍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的特殊要求,分析市场充电器优缺点,以及、三段式”充是惨数的确定:列举了理想充电对电极反应状态的检测的几 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家新标准充电协议已经正式颁布,然而其文辞方面难以理解,尤其牵涉到多包发送协议的转换问题,令众多厂家更觉困难。本文详细阐述其整个应答对接过程,将问题浅显化。  相似文献   

9.
10.
一台EQ1092汽车原有不充电放障.经检查为充电指示灯损坏,并且发电机有故障。修复的发电机装车后:起动机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方式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和最新的成果,并阐述了每种充电模式的优缺点和对电池寿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快速充电方式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其发展的规律。在众多的充电模式中,脉冲充电和快速智能充电由于省时、高效和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大量研究和应用。本研究对锂动力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汽车充电系充电指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电流表指示充电,另一种是用充电指示灯指示充电。波罗乃兹轿车就是采用后一种方式来指示充电的,该车的充电系采用9管硅整流发电机配双极电磁振动式调节器。1波罗乃兹轿车充电指示的工作原理 充电系的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发电机中D7、D8、D9为磁场二极管,专门用来供给磁场电流。当发电机工作时,在发电机定子的三相绕组中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经 D1~D6六只二极管所组成的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向蓄电池充电和向用电设备供电。发电机的磁场电流则由3个磁场二极…  相似文献   

13.
该详细介绍了如何对电动自行车电源系统进行改进,使原来已广泛应用的56V串联充电改进为12V并联充电,充电结束自动切换为56V串联供电,使电池组的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蓄电池运行情况好坏和运行时间长短的关键之一,新使用的蓄电池的初充电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5.
壹家言 《汽车知识》2015,(1):100-102
<正>关于解决里程焦虑症问题,前两次我们说的都是电能存储——空气电池可以让比能量发生质变,从而获得比燃油车更长的续航里程;超级电容则可以大大缩短充电速度,令充电像加汕一样快捷。如果你感觉这些技术还很遥远的话,其实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解决里程焦虑症。它的突破口不是电能存储,而是充电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并不复杂无线充电听起来很玄妙,这是因为我们身边采用无线充电的设施太少(也不是很有必要)。其实单就原理而言,无线充电并不那么复杂。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发展前景与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第25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上的调查,对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和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后者的应用条件更为成熟.价格和配套设施等技术经济因素是关键问题,国内外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商业模式和充电模式得到的认可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应用需求,不能简单取舍.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对非接触式电源充电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并对电池组的电压波动控制、电源评价装置BTS以及交流阻抗的测定装置等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铅蓄电池补充充电对象的确定,时间和控制,电流的选择及补充充电的基本程序,给出了用计算机对不同下电解液测量密度,蓄电池放电程度,补充充电的理论时间和实际时间进行计算的程序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