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兴港拥有打造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前海后河,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打造嘉兴港海河联运枢纽示范工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嘉兴港的历史机遇和使命。梳理“十三五”期间嘉兴港海河联运建设成果,分析嘉兴港海河联运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嘉兴港海河联运中心的高效、安全、智慧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探究嘉兴港海河联运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港航强省”的战略,为嘉兴市新一轮港航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本文通过对嘉兴市水运业现状的调查进行分析,探讨下一步嘉兴港航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嘉兴港作为浙北地区的唯一出海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联运港口,也是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北翼"布局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海河联运,推动完善嘉兴港综合性运输体系,是嘉兴市深入贯彻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海陆联动发展,促进嘉兴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2012年11月底,嘉兴港已成为拥有外海生产性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26个),年货物吞吐  相似文献   

4.
正积极融入浙江省港口一体化,将对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是嘉兴港谋求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崛起"的重要机遇整合港口资源、推进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是浙江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将对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是嘉兴港谋求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崛起"的重要机遇。一、浙江省港口一体化推进情况2015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整合全省港口资源、深入推进港口一体化的重大决策,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简称省海港委)、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省海港集团)组建成立,并启动编制全省海洋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运强市”工程为被列为2003年嘉兴市政府八大工程之一,并重点规划了“三横二纵三连二延伸八接口”高等级航道规划网,制订了《嘉兴市内河航道沿海公共码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嘉兴市内河国际集装箱港规划》等,水上运力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果。嘉兴航区水上运输呈现一派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嘉兴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岸线形状顺直,岸线是嘉兴市乃至浙北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嘉兴港加大了码头泊位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后方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嘉兴市港口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本文对嘉兴市岸线资源的现状、码头泊位布局安排、使用管理及管理的不足和难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措施方法,期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7.
年初,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嘉兴市迎来重大的利好消息,嘉兴港口岸扩大开放的申请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国际通行证"在乍浦港区之后也被赋予给了独山和海盐两个港区,嘉兴港实现全港域对外开放将指日可待近年来,海洋经济在嘉兴市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年初,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嘉兴市迎来重大的利好消息,嘉兴港口岸扩大开放的申请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国际通行证"在乍浦港区之后也被赋予给了独山和海盐2个港区,  相似文献   

8.
“这里无泥沙之害,其正门出自东海,大远洋轮可随时进出,是一个优良的港口。”——嘉兴港,这个曾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提及的“东方大港”,于198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动工建设,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已从昔日一个年吞吐量不足10万吨的海边渔村码头建设成为如今汽笛轰鸣、海轮云集,年吞吐量1700万吨以上的浙北中型港口。而不久前,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滨海新区开发战略更为年轻的嘉兴港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港口迈入快速发展期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港(原名乍浦港),地处沪、杭两市之间,是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  相似文献   

9.
1 嘉兴内河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 嘉兴港铁水中转港(以下简称铁水港)自2000年12月开通嘉兴——上海内支线以来,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迅速发展,至2002年底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00多TEU,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市场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调研的基础上,应用预测方法推算,2005年嘉兴内河集装箱运量预计将达到3.15万TEU。而在未开辟内支线以前,嘉兴内河集装箱运量为零。由此可看出,嘉兴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将有很大发展,在全市集装箱吞吐量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将成为嘉兴市吞吐量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嘉兴港发展物流中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SO、ST、WO、WT等发展策略,以进一步促进嘉兴港的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1.
嘉兴市东南是杭州湾,湾畔的乍浦港(现改名嘉兴港.牺牲昔日“乍浦港”的知名度.笔者深以为憾)是长江三角洲南岸的唯一多货种一类海港。远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就将乍浦港定为中国第一重要港口——“东方大港”。乍浦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中国港口》2023,(6):58-61
<正>随着嘉兴港的高速发展,拖轮作业量明显攀升,相关能耗亦相应增加。港作拖轮的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船岸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更需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嘉兴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北岸,地处沪杭两市之间的浙江省嘉兴市境内,地理坐标为121°05’E,30°36’N。该港毗邻上海,是浙北杭嘉湖平原在杭州湾沟通外海出口的唯一门户。嘉兴港分为3部分,由东至西分别为独山港区、乍浦港区、海盐港区,  相似文献   

13.
<正>嘉兴港信息化建设历程 1.局域网络建设。嘉兴港的局域网是从1996年开始建设的,经过逐年积累和发展,已建成了两个局域网,一个实现和全省港航系统大联网,另一个网络和联检机构、货主码头、局属企事业单位、部门驻港企业及代理公司进行联网,为构建港口网络大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 2.《嘉兴市港务局电子公文系统》的设计开发始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中转是一个港口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嘉兴港作为浙北地区惟一的集装箱港口,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腹地经济的强有力支持使它具备了发展集装箱业务的优势。随着洋山港投入使用,嘉兴港已面临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嘉兴港位于杭州湾北岸,地处沪、杭两市中间地带,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浙江北部地区唯一的出海门户,2004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349万吨,已经步入国家中型港口行列。嘉兴港后方为杭嘉湖和苏锡常太湖流域水网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湖漾星罗棋布航道成网连片,水运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嘉兴市内河航道里程近2000km,密度高达49.5km/100km2,有京杭运河、杭申线、乍嘉苏线、杭平申线等主干航道。2004年嘉兴市内河水路货运量达到5477万吨、货物周转量64.54亿吨公里,分别占嘉兴市全社会货运总量的69.9%和货物周转总量的80.9%,在综合运输网中…  相似文献   

16.
嘉兴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海盐、独山和乍浦三大港区.目前.全港对外开放泊位增至1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有效满足了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原油、原木、煤炭、钢材、液体化工等原材料运输及集装箱中转。然而近年来.嘉兴港口岸开放步伐全面加快推进.嘉兴港口岸扩大开放也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介绍嘉兴港探索地主港模式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嘉兴港实践地主港模式的创新点以及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嘉兴港实践地主港模式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并就国内其他沿海港口在借鉴嘉兴港经验的过程中要做好土地所有权分配、港口统筹规划、财政支持及经营模式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给发展嘉兴市水路运输提供思路,通过分析嘉兴市水运基础设施、水路货运量、内河港货物进出比、集装箱物流、海河联运等基本情况,揭示嘉兴市水运生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态势及内河货物吞吐量下降等问题并分析成因,对嘉兴市水路运输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加大航道疏浚力度,提升高等级航道比例;大力推广港口码头岸电的使用和车辆充电桩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水平;依托嘉兴外港和内河港,重点推进一批投资多元、功能集成、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建设;打通海河联运通道瓶颈,淘汰"散、小、旧"的设施设备,推动集装箱运输、海河联运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嘉兴港(原名乍浦港),是浙北地区唯一的海港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嘉兴市与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浙江沿海五大主要港口之一,也是长三角港口群的重要一员。嘉兴市港务管理局所辖岸线起自平湖市金丝娘桥,经益山、郑家埭至海盐县澉浦镇长山闸,总长74.1公里,自东至西分为独山、乍  相似文献   

20.
宋明祥  苏瑞明 《中国港口》2004,(7):20-20,17
根据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运强市”发展战略,到2015年,嘉兴市水路运输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河港口实现物流化,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充分体现水路交通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格局。1.发展嘉兴内河港口的优势嘉兴内河港口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