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5年国内主要汽车集团将会纷纷重兵布局、抢摊商用汽车,尤其是载货汽车市场,加上国内产业新军的加盟和国外同类企业的进入,可以预见,2005年国内商用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激烈。近期,笔者对来自各方面的2004年中国商用汽车市场产品数据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2005年商用汽车市场的热销产品将会是以下情形。客车1.按用途分类公交客车依然是市场需求的最大亮点。从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来看,2004年以生产公交客车为主的企业业绩增长较快。目前,公交车的利润虽远不及公路客…  相似文献   

2.
韩林 《城市车辆》2006,(3):45-47
商用汽车作为生产资料,其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前几年,在我国GDP增速为8%~9%的情况下,我国商用车需求出现了30%~40%的高速增长的状态,到2005年我国商用汽车市场大幅度下滑却又表明了商用汽车市场的理性回归。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看,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和活力增强的态势,经济运行稳定增长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1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总体上仍将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二是国外直接投资继续呈现…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发展格局。然而自2005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国家治理整顿汽车市场及煤炭市场以及市场大环境持续走低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内载货汽车市场一样,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在低速、平稳中走过了2005年。  相似文献   

4.
钟师 《汽车与配件》2006,(30):16-18
国际原油价格高攀不下,对许多西方国家和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提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也迫使世界主流汽车厂家在针对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威胁下,做好备用能源技术方案以保持数十年中立于市场不败之地。国际厂家既加强对传统发动机  相似文献   

5.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06,(1):100-101
当我国全球最大商用汽车市场地位渐渐确立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零部件配套商紧随而至。2005年12月19日,美国标准集团旗下的威伯科汽车控制系统公司宣布其亚太总部正式落户上海。新落成的亚太总部将发挥其核心调控职能,实现对亚太地区商用汽车市场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威伯科公司全  相似文献   

6.
盛太莲 《商用汽车》2005,(11):75-79
2005年1-8月国内汽车市场总体态势概述 1.对2005年1-8月国内专用汽车市场有影响力的国家强制性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卡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中一块较为敏感的区域,受影响的外界因素较多,尤其是受国家宏观调控而制定的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2005年,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削减了固定资产投资,遏制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加之,国家对消费信贷利率的上调直接导致了2005年国内卡车市场,尤其是重型卡车市场的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8.
龚雨楠 《时代汽车》2005,(12):72-74
2005年国内重卡市场进入“调整期”后,市场持续低迷 2005年重型汽车产品进入了“豪华型”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重型汽车市场总需求有所不足,较去年将有定的下滑。根据重型车市场八年周期性的规律,2005年国内重型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限载、治超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重型车市场出现了八年以来的首次呈负增长。  相似文献   

9.
司康 《商用汽车》2006,(4):98-99
2005年我国零部件市场的形势巨变2005年,受国家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和经济建设投资等方面的影响,商用车市场,特别是重卡市场陷入低迷的状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的统计,2005年我国商用车累计产销177.70万辆和178.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60%和0.75%。其中:客车累计产销17.68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法规、市场供求、上游产品价格、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商用车市场有效总需求明显不足,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各企业销售量月月连续下滑。从重型车市场可见一斑,2005年出现了重型车市场连续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整体市场总销售量不及2003年252571辆的水平,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根据2005年的统计方法,重型汽车统计数据为半挂牵引车、重型车二类底盘及重型载货车三者相加之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重型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八年以来首次呈负增长。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商用车市场20多年的走势分析,中国重型车的“调整期”将持续1~2年的时间。 2006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相似文献   

12.
《商用汽车》2013,(1):38-42
1持续低迷2012年以来,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前3季度GDP增长仅为7.7百分点,同比下降1.8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同比下降4.4%。在这种形式下,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商用车市场也遭遇了严重下滑。2012年1—11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0.16万辆和346.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6%和6.77%。卡车行业除微卡外全线下滑,客车微弱增长。编辑点评商彦章:国内商用车市场经过复合增长率保持15%的十几年,市场容量达到了400万辆左右,处于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井  相似文献   

13.
《商用汽车》2012,(1):21-23
2011年12月27日,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旗下的《商用汽车》杂志在鸟巢(国家体育场)内举行了"2011商用汽车售后服务总评榜"奖项揭晓及"2011商用汽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仪式,来自全国的数十家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代表、30余家售后服务商代表,以及部分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在国内商用汽车后市场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法规、市场供求、上游产品价格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重卡市场有效总需求明显不足,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各企业销售量月月连续下滑,重卡市场出现了近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市场总销售量不及2003年水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中国重卡市场进入“调整期”。2005年重卡市场整体特征座次瞬间易位2004年国内重卡市场“六雄并起”。2005年重卡行业增长率急剧下滑,市场竞争格局也出现“巨变”,重卡企业销售量的座次瞬间易位,东风汽车首次跃上“头把交椅”,一汽解放跌至第二,中国重汽居第三;8月后,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客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戈 《商用汽车》2007,(2):39-41
近年来,我国客车市场相继出现了高速增长、平缓调整、全面回升的发展景象:2003-2004年高速发展;2005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施行,客车市场受到一定抑制,销量下滑;2006年,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汽车行业蓬勃向上,客车市场也走出了2005年的低迷状态,表现出良好的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市场环境、社会要求等几方面,对2005年重、中、轻型载货车市场与产品发展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商用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11月,全国汽车销量513.76万辆,其中商用车162.22万辆,乘用车351.53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1.58%,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相似文献   

18.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2):22-24
2005年,中国重型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呈现连续八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根据分析,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商用车市场20多年的走势分析,中国重型车“市场调整期”将持续1.5-2年的时间。2006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相对比较好,较2005年基本相似,经济环境相对有利于市场增长: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的这一增幅,与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计划的年GDP增长率10.2%相比,高出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首月迎来开门红--轻型载货车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货汽车市场的景气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轻型载货车自然也不例外。2005年将影响轻型载货车市场表现的因素将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5,(25):23-25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限载、治超政策等因素影响,2005年上半年商用车市场,尤其是重型车市场自4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新国标等导致了上半年市场出现了八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已经明显地进入了“市场调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