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武晶 《船艇》2001,(5):12-14
船舶涂装贯穿于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从钢材预处理、零件加工、管系制造、分段制造、预舾装、船台或船坞合拢,直到船舶下水、码头舾装、系泊试验、室内装璜等每一工艺阶段,均贯穿着不同要求的涂装工作。可见船舶涂装在造船工程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船体舾装精度检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舾装件是一个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工作,其精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船舶大合拢后的使用及交船周期。舾装件精度的检验在船舶建造期间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部分舾装件为例给出具体检验要求,为船舶最后大合拢之后顺利交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馨潞 《中国水运》2007,7(11):53-55
造船企业在客观建造条件下,最大化地扩大分段无余量建造程度,改善与提高中合拢的工艺技术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能有效遏制分段建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船舶建造精度,扩大预舾装程度,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本文主要就分段无余量建造和中合拢工艺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进行一定的实践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造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站仪取代了传统造船测量工具,广泛运用于船体分段建造,船体合拢以及主机安装等方面的精确定位和数据测量,成为造船测量的一种重要设备,在现代船舶建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基于全站仪的工作原理,结合物探船典型分段建造和合拢现场,研究了全站仪在船体分段合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广泛采用单元组装和分段预舾装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船台设施的作用和平衡劳动力的作用,提高船舶下水前的机、管、电的安装完工率,大幅度缩短船台周期与下水后的交船周期;在提高舾装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造船过程中预舾装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船舶建造速度,影响坞内建造周期和码头系泊周期;还影响PSPC标准的顺利实施。从VLCC船的大型舾装件入手,研究大型舾装件的预装工艺,论证了大型舾装件安装阶段前移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问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艺材料学委会造船工艺学组召开了一次专题讨论会。大家结合船厂生产实际,对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含义与作用,它的影响因素,解决途径等问题开展了讨论。关于船舶建造周期的含义目前存在几种概念:(1)泛指船舶建造的合同期;(2)投料开工到交船期间的周期;(3)分段上船台到交船期间的周期。这三种含义反映船舶承造期间在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能表达船厂竞争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船舶需求量的增长,船舶建造模式逐步进入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模块化建造模式。相比原传统的建造模式,模块化建造模式下增加了大量中间模块舾装及建造的环节,既包含了区域或功能模块的组装成型、进舱安装,又包括大型分段或总段模块的结构建造、预舾装以及合拢的整体过程。船舶模块化建造技术更为复杂。模块化建造技术是实现模块化造船的前提,本文在分析船舶模块主要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船舶模块化建造流程及其关键技术和措施,为提高模块化造船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船舶舾装件的预装率,需要将一些舾装件在船体分段建造的小组立阶段进行安装。主要通过对船体小组立的形式和小组立阶段舾装件的分类进行分析,进而介绍舾装件在船体小组立阶段的布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提高船台年产能力,关键在于改进船台建造方法。采用和组织串联造船法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串联造船法,早在五十年代就在国外兴起。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采用串联法造船,尤其是建造艉机型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船台设施的作用和平衡劳动力的使用,且能大大提高船舶下水前的船体和机电安装的完工率,大幅度缩短船台周期与下水后的交船周期。但是,至今在我国对建造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尚未推行串联造船法。本文拟通过某船厂所建造的万吨级货船为实例,用新旧两种工艺加以对照,以论证采用串联造船法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模拟船厂制造流程三维建模。通过确定其生产流程,合理运用3DS—MAX软件,完成船舶产品从原料码头进场,经钢材预处理、零件加工、部件装配、分段装配、分段舾装、分段涂装、分段总组直到下水的船舶生产周期的虚拟制造。并在后期进行动画编辑工作,从而完成整个船舶生产流程的系统仿真与动态演示。  相似文献   

12.
但家华  康秋联 《广船科技》2005,(2):32-36,40
本文就目前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缩短船舶在船台的建造周期的意义作了简单的陈述,同时从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改进船舶生产建造流程、固化船台分段合拢的现代造船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取串连建造法批量造船(尤其造艉机型船),须合理地划分艉段,使艏艉两部分的船台工作量基本平衡且尽可能提高船体、舾装及轮机的完工率。这样,前船的艏部船体合拢工作与后船的艉段建造工作可同时完成,因而前船下水,后船的艉段即可跟着移位。如此前后衔接,循环串连,使劳动力和船台设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和平衡,从而进一步缩短船台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14.
李强  孙继林  张春雷  蒙嘉琿  周蕊 《船舶》2018,29(1):46-50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的建造过程包括设计、建造、加工、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等,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需由船体上部组块设计单位、工程项目组、建造方等多家单位配合协调才能完成,其码头舾装也更为复杂和重要。FPSO码头舾装靠泊装置可使码头舾装更安全、施工空间更充足,并且显著提高建造效率、缩短建造周期。文中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该装置的重要部件——护舷驳船结构进行分析、建模,证明其使用安全性。该装置对于其他大型船舶的码头舾装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目前流行的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缩短船坞(台)建造周期的意义进行陈述,同时从推进分段总组造船来改进船舶建造工艺、优化船坞(台)分段合拢的现代化造船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9500DWT多用途船装载货物种类繁多,为了便于装载不同的货物,在货舱中间设置了中间甲板,该中间甲板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为了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且避免船台周期延长,世界造船工艺的发展方向是提高造船精度,提高分段预舾装率和船台预舾装率,缩短下一阶段工作的工期,提高船台与码头的利用率,达到缩短整船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的目的。为确保中间甲板的安装精度,缩短工期,达到降本增效的要求,特制定该中间甲板安装工艺,在分段上预装支撑销盒,大合拢后进行调试。  相似文献   

17.
描述国内外潜艇建造中的预舾装技术的现状和应用,针对我国潜艇工业提出潜艇预牺装技术所要解决的葳问题和潜艇预舾装技术的基本原则,给出潜艇预舾装的考核指标不)预装率;(2)大合拢前舾装工作的完整率;(3)下水前舾装工作完整率,由于特殊性,详细列出了通常与船舶系统的大部分结构有接口的船体舾装部件并就可预装的潜艇舾装单元的划分作了说明。围绕;(1)潜艇预舾装中船体、推进、电力等专业综合布置时的关系;(2)潜  相似文献   

18.
程友明 《船舶工程》2012,(Z2):178-180
就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从分段划分的合理性、良好的工艺性、舾装方式、预舾装的完整性、建造合拢方式和建造精度控制几个总体建造工艺方面,介绍了对产品建造周期和产品建造质量的影响。合理的工艺优良的分段划分,是预舾装完整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缩短建造周期的有效途径。合拢方式的选择、从零部件开始焊接收缩量焊接补偿量正确加放以及建造中刚性约束等措施,是产品精度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船总公司下大力气缩短造船周期扩大造船总量 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沿用传统的造船模式,致使船舶建造的船台、码头周期过长,导致了我国船舶工业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交船严重拖期的被动局面。针对存在问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决心下大力气缩短造船周期。 近几年中船总公司积极推行设计体制改革,深化造船生产设计,努力实现生产设计与区域造船相结合的新的造船模式;大力开发标准船型,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造船系统及推广应用,同时大力推广高效焊接技术、涂装技术、精度造船技术,扩大预舾装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对重点骨干船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了造船能力;对船厂脏、乱、差的状态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派出了近800人到日本学习先进的造船方法及  相似文献   

20.
章志光  潘国华 《航海》2013,(6):33-35
0 前言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改以往只在宁波生产船体分段的做法,开始建造整船出口,这在其17年的建厂历史上尚属首次,因此把新船命名为“宁波1”(以下简称新船).该船采用先进的陆地造船技术,不采用常见的重力式下水法,而是通过半潜式船舶“M”轮,使用“船一岸对接”轨道将其装载,然后在海上下潜,把新船从“M”轮上分离出来,下水后的新船无动力,须靠回三星2泊位进行舾装作业再交付出口.整个下水工程引航作业分为半潜船靠泊、半潜船装载新船离泊、新船与半潜船分离、新船至锚地抛锚、新船回靠码头和新船离泊出口六个阶段.1 码头现状和船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