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洋山港船舶交通服务(VTS)中心甚高频(VHF)通信繁忙和信道拥堵问题,分析洋山港VTS区域VHF通信现状,按照VHF分区分频的基本原则,提出在VTS区域内进行VHF通信分区分频管理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论证。结合实际监管经验,探讨VTS区域内部分区管理模式及发生事故险情时的处置方案。采用VHF分区分频的方案,对增强VTS监管、提升VTS服务效率、保障洋山港船舶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航海》2017,(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工作在VHF海上频段的新兴的船舶和岸基广播系统。本文介绍了AIS相关国际标准体系,着重分析了ITU 1371协议的分类、演进、通信主题等,并进一步阐述了AIS技术应用及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合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船舶数据交换量的增加导致现有的船用自动识别系统(AIS)87B/88B VHF通信信道堵塞严重,数据的完整性传输受到现实的考验.为解决严峻的通信信道压力,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应运而生.文章基于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搭建基于Gnuradio软件及2块HackRFOne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进行16位正交...  相似文献   

4.
现有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慢,监控精度较差,本文结合VHF单信道通信方式和TDMA时分多地址技术对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从基于VHF技术的监控系统通信链路层设计和监控系统的硬件原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动态监控系统的移动单元设计和VHF通信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船舶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可有效均衡信道负载、节约通信开销,为此,提出基于新的船舶通信系统信道分配算法。首先建立船舶通信系统的通信能耗模型,然后采用链路节点自适应收发方法均衡控制船舶通信系统信道分配,并采用链路节点自适应收发控制模型控制不同接收阵元,建立节点和资源信息调度之间的联系,达到合理分配船舶通信系统信道,最后对船舶通信系统信道分配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船舶通信系统的吞吐量,使各信道之间的负载更加均衡,能够大幅度降低船舶通信系统通信开销,是一种有效的船舶通信系统信道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6.
胡菠  王智 《航海技术》2010,(1):40-42
甚高频(VHF)是近海无线电移动业务最主要的通信手段之一,国际海事组织高度重视VHF频段的规范和使用,要求各成员国确保船舶VHF无线电设备操作人员正确使用VHF频段实施遇险、紧急、安全和导航信息的传送。此文详细介绍了A.954(23)号决议的相关内容,包括VHF频段通信的技术要求和通信程序等,并建议及时引进和吸收该决议书内容,编制相关国家标准,推广和贯彻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规范国内通信秩序。  相似文献   

7.
海上通信环境相比陆地系统更加复杂,通信噪声干扰严重、信道变化多端,为了提高海航模拟训练速度及质量,需要一套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统以保障船舶各单元以及各船舶之间的通信。VHF通信仿真系统为航海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特定的频率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其信号传输时效性及误码率性能直接关系着航海模拟器性能。本文在研究了海上VHF通信仿真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VHF通信系统硬件及软件,最后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8.
以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HF Data Exchange System,VDES)为研究对象,合理选用有效可行的海上传播模型,并通过两次海上航行试验,验证VDES系统中各信道在不同距离下的通信能力,判断影响VDES系统通信距离的主要因素,为VDES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船舶甚高频电台模拟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FLASH CS、Flash媒体服务器FMS(Flash Media Server)研制开发船舶VHF(Very High Frequency)电台模拟器的必须性。结合VHF电台在海上遇险通信、日常通信及各种DSC(Digital Selective Calling)呼叫与应答以及设备操作的实际过程,详细介绍了以FMS为通信服务器,以FlashCS为VHF模拟器客户端开发工具,基于RTMP(Real-Time Message Protocol)协议,采用ActionScript语言开发并实现VHF电台模拟器间高效稳定的数字通信、语音通信功能的主要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规范我国水上甚高频(VHF)通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上甚高频(VHF)无线电通信是指采用VHF水上专用频段进行船舶间、船岸或经岸台与陆上通信话路转接的船与用户间的无线电通信。VHF通信广泛应用于船舶避让、海事管理、港口的生产调度、遇险搜救以及安全信息播发等方面,是完成现场通信的主要手段,其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其他通信方式所无法取代的。VHF海岸电台是船岸通信的基本设施和重要手  相似文献   

11.
在近期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化部门第20研究组(ITU-T SG20)全会上,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牵头制定的首个船舶行业ITU国际标准ITU-T Y.4004《智慧海洋概述及其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要求》经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于2021年11月29日完成公示,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12.
长江第一代船岸VHF通信系统是1982年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当时建有19个基地台(后又增设11个基地台),主要分布在宜昌以下航段.长江新一代VHF通信系统的信道机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性能比较优良的设备,它拥有多项新技术,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程序和软件设计,功率放大器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结构上采用笼式模块结构等.调度台能完成有无线间、无线通信之间的多种接续,采用通用输出输入端口,无线通信多功能控制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沿海甚高频(VHF)安全通信系统的VHF基站设置在沿海岛屿或偏远山岭,交通不便,维修人员不易到达的情况,笔者在参加广东海事局沿海辖区甚高频(VHF)安全通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站配电系统进行了完善和改进,重点解决了无人值守VHF基站UPS故障等原因引起UPS电源前端空气开关跳闸,蓄能电池不能逆变供电或电池放电完毕后,在市电或应急电源供电正常的情况下需要人工合闸或转换,不能及时给通信设备正常供电,造成水上遇险安全通信中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在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通过的VHF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的频率使用方案,以及其在船舶、岸台及卫星之间的通信模式中存在的干扰风险分析,最后针对接收机脱敏及同信道干扰这两种最易发生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普通船舶通信系统,存在传输信道分配不合理、冗余通信信息占比过重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船舶联合通信系统。通过物联网框架设计、联合通信接口设计,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通过信息接收模块设计、信道分配模块设计、显示模块主程序设计,完成新型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模拟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新型船舶联合通信系统后,传输信道分配情况明显更加合理,冗余通信信息在所有船舶信息中占比,不会超过20%。  相似文献   

16.
海上VHF无线通信传输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上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宽带数据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海上通信环境的特有属性,利用电磁波相关理论,在合理选用和优化现有独立分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完整而简洁的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模型、确定有效可行的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计算流程。对影响传输损耗的相关物理因素进行建模,给出相应的计算结果,并分析其与传输损耗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增加,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的增长幅度在不同的距离区段内具有不同的波动特征。计算结果有助于在具有较少的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快捷地计算出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为提升海上无线通信质量、设计并建立海上VHF宽带数据通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船舶交管系统(VTS)操作员工作量,提高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方便快捷地完成VHF语音通信,提出了一种自动甚高频数字选择性呼叫(VHF DSC)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由VHF组件、数据处理器和DSC呼叫序列处理单元组成.通过对雷达目标船的录取,数据处理器对雷达和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与关联,提取出被呼叫船的海上移动业务识别码,DSC呼叫序列处理单元自动编辑VHF DSC的呼叫序列,VHF组件发出呼叫信号建立无线通信链路,自动完成VHF语音通信前的沟通.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增强了VTS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了VTS的智能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舰船通信受海上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噪声以及信号不稳定,传统的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舰船通信要求,出现网络吞吐量差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方法。引入干扰模型对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的当前状态进行评估,并优先考虑负载量较大的链路分配更多的带宽,判断信道负载以及节点优先级,设定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标准,以此完成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经实验证明,此次设计的基于MESH网络的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方法比传统方法网络吞吐量高,能够满足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分配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的要求:所有服从该公约的船舶应根据其航行的海区(A1、A2、A3、A4海区)配备GMDSS无线电设备,其中VHF/DSC设备是各海区船舶必须配备的设备之一。不论是在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时,还是在日常通信时,VHF/DSC设备都会被频繁使用[1]。因此,确保VHF/DSC设备正常工作,对船舶航行安全和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会清  王湛 《中国水运》2010,334(6):46-47
介绍了广东海事局沿海辖区甚高频(VHF)安全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成、覆盖范围和主要功能,指明了广东沿海VHF安全通信系统的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对航行广东沿海近岸水域的船舶正确使用VHF频段实施遇险、紧急、安全信息的传送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并就如何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和作用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