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对不同强度级别、截面及表面处理的螺栓的拧紧试验得到的曲线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拧紧过程中,弹性变形阶段的拧紧扭矩与轴向力保持同步增长。根据扭矩系数K值不同,螺栓会先后达到其最大轴向力点与最大扭矩点,且部分螺栓没有明显的形变强化过程。与未经热处理强化螺栓相比,经热处理强化的8.8级以上的高强度螺栓具有较高的抗拧紧扭矩过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螺栓预紧力—扭矩图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螺栓预紧力-扭矩图的建立方法,阐述了在使用扭矩拧紧法时预紧力-扭矩图在拧紧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并说明了预紧力-扭矩图在选择螺栓等级或螺栓尺寸方面的应用和确定螺栓延时断裂试验所用扭矩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EQ6102缸盖螺栓拉长原因分析及装配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EQ6102发动机缸盖螺栓在装配中拉长的原因,采用人工扭矩转角法对缸盖螺栓进行拧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人工扭矩转角拧紧工艺参数、电动组合拧紧机拧紧工艺参数,保证了缸盖螺栓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矮寨大桥为背景,针对螺栓预拉力主要受扭矩系数和施拧扭矩的影响,从施拧工艺制定、高强度螺栓与栓接面抗滑移系数工地检验、扳手标定、扭矩的制定与控制、扭矩系数变化的应对措施方面探讨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该桥采用扭矩法分初拧、终拧两步施拧螺栓;工地扭矩系数试验、施拧屈服控制试验及抗滑移系数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紧扣法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根据扭矩系数变化情况及温度、湿度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施拧扭矩,并对螺栓表面进行工艺处理,降低了环境条件对扭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高强度螺栓施工控制较好、螺栓连接可靠.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理的螺栓拧紧连接方案、正确采用螺栓拧紧工具、有效的螺栓拧紧检验方法是确保线束中每一个螺栓正确拧紧的重要因素。重点对汽车线束中熔断丝盒、中央电器盒中熔断丝、电源线端子的螺栓连接,以及螺栓连接中动态扭矩、静态扭矩以及扭矩的衰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螺栓装配技术中扭矩法与转角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可控螺纹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在两种不同拧紧工艺下影响螺纹联接装配的实质——螺栓的轴向预紧力的分布和散差的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宏观和微观断口分析,点火线圈固定螺栓主要受扭转载荷而断裂,微观断口呈顺时针方向剪切韧窝。通过模拟装配测试对比分析,失效件断口和受纯扭转载荷断裂的断口一致,因此螺栓的断裂模式为扭转(剪切应力)断裂失效。而导致扭转断裂的原因可能发生在第二次更换火花塞时,螺栓没有正常拧入(内螺纹已损伤或螺栓倾斜拧入),且拧紧扭矩高于螺栓扭转断裂扭矩14 N·m,最终导致螺栓扭转断裂。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油机气缸盖螺栓联接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与制定气缸盖螺栓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有关的几个重要试验。结合气缸盖螺栓的联接特点制定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过程中,曲轴一飞轮组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乃是通过曲轴法兰与飞轮之间的螺栓组连接传递扭矩的方式来完成的.图1是一种小排量汽车发动机曲轴法兰被连接部位的示意图,从中可见6个螺栓孔在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当然,通过增加螺栓组的数量和加大螺栓尺寸,可以进一步提升扭矩的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液压挖掘机履带驱动轮连接螺栓易失效的问题,分析了驱动轮连接螺栓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证实了失效的根本原因是预紧力不足。应用Hyperworks仿真方法验证了分析结论,提出扭矩控制并增加内齿圈锁紧垫片的螺栓连接改进方案,以提高驱动轮系统可靠性。以上研究方法可以分析评价其他型号液压挖掘机的履带驱动轮连接螺栓的安装扭矩及结构设计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螺栓动、静态扭矩进行阐述,采集静态扭矩数据,运用SPC和3Sigma方法确定静态扭矩的控制范围。结合得到的静态扭矩控制范围和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一种计算静态扭矩控制范围的经验方法,并在实际检测中得到验证,可在保证螺栓装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螺栓松动作为汽车可靠性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经常困扰着汽车设计人员。文章将针对一款动力总成悬置胶垫螺栓松动问题,通过与紧固件厂家技术合作,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矩和接触面屈服强度进行计算校核。并针对计算发现的悬置支架接触面存在的屈服压溃风险及螺栓预紧力不足等问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最终确定了此悬置紧固螺栓的安装扭矩范围,满足悬置胶垫紧固预紧力要求。根据文章计算方法确定的安装扭矩进行定扭后,通过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和越野路路试,动力总成悬置胶垫紧固螺栓未再出现松动现象,可以看出文中螺栓松动计算校核和改进方案有效。文中案例通过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矩和接触面屈服强度等进行符合性计算校核和改进,为汽车螺栓松动问题整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卢海波  熊云奇 《汽车科技》1999,(4):50-55,59
通过对新开发的EQD6105T柴油发动机连杆螺栓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摩擦性能,附加载荷以及受力情况的分析,得出了该连杆螺栓装配中的预紧力和扭矩要求。对试制连杆螺栓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产品设计,使其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螺栓连接是目前汽车工业最常用的连接工艺,其连接失效是汽车上是常见的产品问题,尤其以螺栓松动问题最为常见。通过对自攻锁紧螺栓研究,发现其具有高连接可靠性、可重复使用、低系统成本的优点,通过螺栓装配工艺开发,区分与普通螺栓的扭矩-夹紧力关系差异,确定装配工艺参数,实现产品可靠连接。  相似文献   

16.
汽车螺纹紧固件摩擦性能要求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云奇  张琼敏 《汽车科技》2000,(1):30-32,35
首先对螺纹紧固件的摩擦性能与螺栓强度,轴向预紧力,预紧扭矩等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外大汽车公司对螺纹紧固件的摩擦性能要求,结合东风汽车公司目前的装配扭矩控制状况,对汽车螺纹紧固件的摩擦性能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A车型前悬模块轴承与转向节紧固螺栓扭矩未过屈服的现象,将样件与CKD件进行了装配过程、螺栓特征尺寸及摩擦系数的综合对比分析。根据对比结果确定了尺寸优化方案及短期内对库存件进行浸蜡的临时方案处理,有效地解决了装配扭矩未过屈服的问题,满足设计要求,确保轴承与转向节的可靠连接,也为后续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轮胎螺栓是国产中型载货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零件,该件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汽车的安全行驶。据调查,螺栓断裂多发生在螺栓大头螺纹(M20×1.5)的根部,即螺纹与光杆交接处,且断裂都出在汽车后轮轮胎螺栓上。为说明问题,首先对轮胎螺栓的受力情况做以简单分析。汽车后轮的装配顺序是先装后内轮,用一个螺母即杯螺母拧在轮胎螺栓上,实施对后内轮的紧固,见图1所示。当用规定的扭短300~400N·m(见CA1091型汽车使用说明书)将林螺母拧紧后,杯螺母即对后内轮产生一方向向左的预紧压力F1,F1的大小可由扭矩公式M=…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解放牌CA141汽车悬架系统前后钢板弹簧及减振器的使用、维修注意事项。前、后钢板弹簧U形螺栓夹紧部位的所有结合面均为铸锻加工面,配合精度不高,因此,新车投人使用后,U形螺栓可能会松动。U形螺栓松动到一定程度后,可导致钢板弹簧中部折断,进而造成中心螺栓剪断,所以,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扭矩拧紧U形螺栓。前钢板弹簧U形螺栓的扭矩为300~350N·m,后钢板弹簧U形螺栓的扭矩为400~450N·m。作业时,宜使用专用套筒扳手并均匀用力、交叉拧紧。  相似文献   

20.
现代轿车的装配方式采用了大量的螺栓连接,其中不乏有许多安全螺栓,如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螺栓、传动轴连接螺栓、前后避震连接螺栓、副车架连接螺栓、后桥与车体连接螺栓、轮胎连接螺栓等,在整车装配线对于螺栓扭矩值大,安全性要求高,其装配时的螺栓拧紧结果必须受到控制和长期存储本课题阐述了电动扳手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形式和过程.并针对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