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回收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而热再生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沥青混凝土回收料(RAP: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本文对旧路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处理、拌和再生以及摊铺施工进行研究,提出了双烘干滚筒加热RAP的方法,可以避免回收沥青材料在加热的过程中再次老化。  相似文献   

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加热时间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力学方法,结合沥青混凝土加热性能、运动状况以及与加热介质的热交换过程,给出了旧沥青混凝土加热所需温升时间的计算方法,为加热滚筒的设计提供了基础参数;并依据该参数设计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韩国产TSAP2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使用多年后加热滚筒热效率、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在设备装配、制造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提料板技术改造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验证。技术改造后的TSAP2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高速公路新建和维护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热传导、热辐射干燥加热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结合微波加热的优势,研究了一种微波热风组合干燥加热技术,应用于废旧沥青回收中,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结构设计.经模拟试验说明,新型干燥加热装置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为旧沥青混凝土回收料的厂拌热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在国内的使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情况,指出该设备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旧沥青回收料的加热控制及废气处理、旧沥青回收料的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回收料加热与输送中的粘附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雪莲  胡林  黄晓明 《中外公路》2019,39(1):210-214
该文对厂拌热再生工艺及关键技术展开试验研究,分析工艺参数、配合比设计、压实规律以及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回收料加热温度的升高,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增长,RAP最佳加热区间为120~140℃;采用再生剂与RAP先拌和再与新沥青及新集料拌和的工艺顺序,可使再生混合料更密实、更均匀;混合料拌和时间延长至90s,有利于各材料间的充分融合;同等压实条件下,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压实度提高;RAP掺量相同条件下,适当提高油石比可以降低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提高压实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综合国内实际工程和国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再生料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沥青铣刨料相关性质,为研究冷再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地论叙了再生料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对不同的回收方法给出了例子, 一、三种主要回收方法: 1、再生料的热拌方法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回收再生料的方法:第一种,再生料是从相对大的路面工程上回收的,并且比较均匀。加入这种再生料生产出的成品料应该是标准的。第二种,再生料是不均匀的。如从几个不同的路面上得到的,加入这种再生料生产出的成品料只能起辅助作用。 2、再生料的冷拌方法这种方法很少用于有大量车辆通过的路面,最理想是用在已铺好碎石和喷好油的路面  相似文献   

9.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沥青与矿料的老化机理及对沥青再生剂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沥青和矿料的再生方法,结合实例讨论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利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94-296,300,M0028,M0029
采用4种不同使用年限铣刨料及同一铣刨料的不同掺配率进行系统地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老化程度的铣刨料,在同一铣刨料的掺配率下,铣刨料中回收沥青老化越严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60℃稳定度越大,毛体积密度、空隙率和水稳定性越差,但变化幅度不大。对于同种铣刨料,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及残留稳定度随着铣刨料掺配率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混合料的空隙率随着铣刨料掺配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则表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维修方案的选择及室内材料设计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对诱发压实度较大变异的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现场冷再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冷再生层芯样的检测结果的分析,对影响再生材料强度及成型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试验路的实施成果为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以后在安徽省干线公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凯 《上海公路》2021,(1):80-82
通过对三渣冷再生基层材料性能室内试验、现场施工工艺的研究,与普通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三渣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水稳定性和冰冻稳定性均成满足规范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要求,并给出了施工工艺要求.研究成果在上海G1503大修工程中成功应用,论证了三渣基层冷再生工艺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巍  卢何 《公路》2006,(10):191-194
针对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的铣刨旧料(RAP),采用3种材料方案进行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旧料掺配比例范围内,再生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技术指标,基本能达到新鲜沥青混合料的指标要求;再生剂的掺入有效地改善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路面再生技术是充分利用现有路面的旧材料,对需维修养护的旧路面进行翻新改造,使其恢复使用功能。详细论述了冷再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组成设计、冷再生水泥稳定土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冷再生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工作效率和再生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两组不同的就地热再生机组各施工环节温度的采集,对比分析施工全过程的温度散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组从地面加热开始至复压结束,其表面温度的集聚与散失均呈现一定的梯度.施工过程中提高机组之间协同配合的程度,加强其同步性,可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汪莹 《路基工程》2014,(6):63-68
通过研究沥青老化的过程及规律,在对现行规范中评价沥青老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回归了沥青的老化指标与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指标来确定沥青老化的速率及界定老化的等级,为后期进行旧沥青再生及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时,根据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采用相应的再生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赞比亚T2公路Kafue段的再生维修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就地冷再生维修方案、机器配置、设备工作原理、施工过程、工艺优势与施工组织,针对机械油耗、材料添加、设备租用、人员配置等进行了详细的成本分析;并基于施工工期、维修效率、成本消耗三大方面将再生工艺与传统工艺做了对比,证明再生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分析结论对非洲其他国家的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应用了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程序,包括原材料选择、级配设计和性能评价.专用于就地冷再生的改性乳化沥青采用了复配技术和改性剂SBR胶乳,新集料用于调整RAP级配,基于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的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同时,对通车1a后的再生路面进行了跟踪观测,推荐了用作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实践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拾方治  李秀君  孙大权  吕伟民 《公路》2004,(11):102-107
通过对国外有关研究与施工经验的总结,对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了讨论.即首先对代表性试样进行测试.确定再生沥青路面(RAP)混合料的组成(沥青含量和级配)。同时要测试RAP中复原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然后根据再生料的目标级配和RAP料的级配确定是否有必要加入新料。目前选取的稳定剂多数是乳化沥青.利用乳化沥青进行再生.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测试以确保乳化沥青和RAP料(包括新料)的相容性。乳化沥青的选择主要依赖于RAP料(包括新料)的级配和RAP料中老化沥青的稠度。乳化沥青和水的用量可以通过制备和测试含有这些不同含量组合的试件加以确定。最后对美国部分州公路局和单位有关冷再生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推广应用。简介泡沫沥青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参数、材料性能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