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我院自行设计的高阻尼螺旋桨材料CuAlBe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减振降噪的高阻尼CuAlBe合金在人工海水中耐蚀性能优于常用螺旋桨材料ZHMn55-3-1;而在阳极极化条件下耐蚀性优于耐海水腐蚀性能优良的ZQAl12-8-3-2螺旋桨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我院自行设计的高阻尼螺旋桨材料CuAlBe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减振降噪的高阻尼CuAlBe合金在人工海水中耐蚀性能优于常用螺旋桨材料ZHMn55-3-1;而在阳极极化条件下耐蚀性优于耐海水腐蚀性能优良的ZQA112-8-3-2螺旋桨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5083和5059合金剥落腐蚀和晶间腐蚀试验结果,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显微组织在厚度方向上的不同,分析组织与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059合金的耐蚀性能优于5083合金。5083合金表面组织为部分再结晶组织和变形的纤维状组织,且析出相在晶界连续分布,不利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5059合金Zn含量较高,表面组织为完全再结晶组织,且析出相均匀弥散断续分布,有利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开发中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体腐蚀已成为船舶工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船舶腐蚀原因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船体中较易受腐蚀的船舶海水管道和冷却器的防腐技术进行实验探索,使用化学镀工艺对其防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耐蚀性及耐磨性较好的化学镀Ni-P合金对海水管道进行保护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对于船舶冷却器防腐,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一种具有高磷含量的快速化学镀镍工艺配方,分别进行盐雾试验、腐蚀介质浸泡试验测定镀层的防腐蚀能力。结果表明,化学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可在钢铁、铜、不锈钢等材料的表面上施镀,是舰船冷却器防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u对铬锰钢在3.5%NaCl溶液中耐点蚀性的影响,通过优化合金成分来改善铬锰钢的耐蚀性能.用SEM,EDS等分析手段,对腐蚀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分析了铜对铬锰钢在Cl^-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加入量的增加,Cu元素在蚀坑内富集,增强了表面膜的钝化能力,进而提高了该膜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改善了铬锰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点蚀性能,Cu含量在1.5%时铬锰钢的耐点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B级碳素船体钢焊接接头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腐蚀挂片及电化学测量试验 ,研究了B级碳素船体钢三种常见焊接接头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 :在海水中 ,接头的焊缝区最易受到腐蚀 ,其次为母材 ,热影响区腐蚀最轻 ;几种接头相比 ,B级碳素船体钢与J4 2 2焊条匹配后焊接接头的综合耐蚀性高于其与J50 7和H0 8MnSi2A两种焊接材料匹配后接头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升2024铝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开展先进涂层制备技术及其腐蚀行为研究。[方法]采用空气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铝基非晶合金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非晶涂层及2024铝合金基体的成分、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测非晶涂层和铝合金基体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HVAF工艺较高的喷涂速度有效降低了涂层的孔隙率(0.35%);同时,较高的喷涂速度使得熔化颗粒的冷却速度高于非晶形成所需的临界冷却速率,极大增加了涂层的非晶含量(高达81.3%)。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2024铝合金基体,其钝化电流密度为8×10~(-6)A/cm~2,点蚀电位约为-0.30VSCE,低频下的阻抗值约为2024铝合金基体的4倍。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腐蚀机制为均匀腐蚀,而2024铝合金基体为点蚀。[结论]HVAF工艺可制备具有高非晶相含量、低孔隙率的铝基非晶合金涂层,能明显改善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海水挂片、氯化钠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了CuNiAlBe合金材料的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确定了腐蚀产物的基本组成,初步讨论了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CuNiAlBe合金有着良好的耐蚀性能,由于钝化膜形成和腐蚀产物的堆集,腐蚀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合金腐蚀均匀,没有局部腐蚀的发生。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为CuCl2。  相似文献   

9.
王素华  朱梅五 《船舶工程》2000,(6):54-56,49
通过室内腐蚀挂片及电化学测量试验,研究了B级碳素船体钢三种常见焊接接头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海水中,接头的焊缝区最易到腐蚀,其次为母材。热影响区腐蚀最轻;几种接头相比,B级碳素船体钢与J422焊条匹配后焊接接头的综合耐蚀性高于其与J507和H08MnSi2A两种焊接材料匹配后接头的耐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Al-8Zn-2Mg-2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采用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室温拉伸实验、剥落腐蚀实验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双级时效对Al-8Zn-2Mg-2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级时效参数决定了合金的综合性能;第二级时效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越低,但是电导率和抗剥落腐蚀性能越好;经过120℃×6 h+160℃×16 h的双级时效处理,Al-8Zn-2Mg-2Cu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裂韧性及剥落腐蚀等级分别为:580 MPa,549 MPa,12%,KIC=24. 7 MPa·m1/2和EB.  相似文献   

11.
以不锈钢/碳钢金属复合材料为例,探讨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中长期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海洋大气区和浪溅区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使用效果显著;但当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水位变动区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阴极保护)消除复合材料基材与复材之间电偶腐蚀,以保证复合材料在该区域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含磷量9~11%的电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与优良的耐蚀性,在机械、船舶、化工等方面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弧喷涂Zn—Al伪合金涂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腐蚀电位测定、极化电阻测定、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分析锌铝伪合金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并与纯锌、纯铝及锌铝合金涂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锌铝伪合金涂层的阴极保护能力和耐腐蚀性能优于锌铝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14.
电弧喷涂Zn-Al伪合金涂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腐蚀电位测定、极化电阻测定、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分析锌铝伪合金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并与纯锌、纯铝及锌铝合金涂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锌铝伪合金涂层的阴极保护能力和耐腐蚀性能优于锌铝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15.
颜料及包覆颜料对光固化涂料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光固化涂料中颜料和经过包覆改性后的颜料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交流阻抗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颜料对涂层的耐蚀性有很好地增强作用,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颜料对涂层耐蚀性提高的原因。此外,利用硬脂酸和硬脂酸盐对群青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硬脂酸包覆过的颜料涂层阻抗值最大,涂层耐腐蚀性能最好,并就包覆颜料对涂层的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顾晓波  陈国权 《船舶工程》1997,(6):33-34,56
对锰铜合金螺旋桨表现热涂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采用热喷涂涂层防止螺旋桨腐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速氧燃料喷涂技术形成的Cu95超涂层人有优良的耐空蚀,耐海水腐蚀性能,可作为锰铜系合金螺旋桨表面的防腐涂层。  相似文献   

17.
罗永赞 《中国造船》1992,(3):93-10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00Cr26Ni8Mo3Ti新型高强度(σ_(0.2)≥685MPa级)耐海水腐蚀不锈钢各项性能试验结果。该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在海水或氯化物介质中有极好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国内现有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12Mo2Ti和沉淀硬化不锈钢17-4PH,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结构材料,适用于要求高强度和耐腐蚀的轴类件、杆件和紧固件。  相似文献   

18.
成果专利     
《船艇》1993,(9)
J233 耐蚀和切削性优良的铬系不锈钢爱知制钢公司开发了可提高耐蚀性的铬系不锈钢,替代 SUS416不锈钢。这种钢即使在苛刻的湿润试验条件下也不产生铁锈。可降低硫,添加铝和钼具有耐蚀性和耐切削性。(吕学业)  相似文献   

19.
对高强度,高阻尼,耐腐蚀螺旋浆材料-CuAlBeX系9110合金的耐海水(包括静态和应力作用下)腐蚀性和抗空泡腐蚀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证实,此合金有极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和抗空泡腐蚀性能,而强度和阻尼高,有明显的降噪效果,是要求低噪音,高负荷的舰船螺旋浆的理想用材。  相似文献   

20.
铅酸蓄电池负极板耳腐蚀是一种非典型失效模式。为提高铅酸蓄电池可靠性,本文针对负极板耳选用二元合金和五元合金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测试,结果表明负极板耳选用五元合金耐腐蚀性能优于二元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