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汽车灯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冷热温差导致灯具内部起雾,从而会对灯具外观以及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灯具起雾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并对目前市场上改善该问题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提出设计初期的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试验验证方法,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有效减少雾气形成,加速雾气消散,从而降低市场客户抱怨率。  相似文献   

2.
对汽车灯具内部起雾的原理、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从整车厂的角度,梳理汽车灯具雾气问题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关注内容,提出应对措施,为解决车灯雾气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在汽车外饰灯具开发前期,减少汽车使用过程中灯具内部雾气的形成,文章分析了车灯内部集水的2种现象及成因,介绍了雾气形成机理,结合雾气形成模拟实验,验证了车灯内部热场分布和水汽含量是车灯雾气产生的主要因素。指出通过在设计中平衡热场分布和减少水汽含量以及前期识别和预防,可以有效减少雾气形成,降低车灯成本,减少客户抱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某后组合灯雾气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及使用环境,进行冬季道路对比试验,验证了整改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改善了该灯具的雾气问题。  相似文献   

5.
汽车灯具是汽车上重要的安全部件,是驾驶员获得夜间照明和信号交互的重要保证。以HFC0010车型前大灯为例,论述乘用车前大灯的正向防雾设计和验证方法,利用ANSYS三维软件的辅助计算,模拟前大灯内部的空气流动及温度分布。对透气孔在前大灯上的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使其满足灯具散热及空气流通的要求,同时对灯具内部结构的设计优化,完善灯具内部空气流通,降低雾气形成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车的试验验证,确立了汽车灯具的防雾设计流程及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用户对汽车车灯冷凝起雾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使得起雾问题在汽车车灯的设计和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汽车车灯中的冷凝起雾是一个具有科学挑战性的课题,它受到物理原理的限制。传统的灯具气流系统既能将水分带进来,又能将水分带出去。因此,它的作用只是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机会去消除已产生的雾气,而并不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避免结雾和消雾。本文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气流法的新方案,它将有机会解决灯具在全天候条件下的起雾问题。这个想法得到基本物理原理的支持,文中给出了一些概念样本和实验结果,最后对这个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该论文是笔者在长时间研究现代家庭照明、家用灯饰设计以及LED技术的研究总结,针对当今家用灯具的设计,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现状,深入研究了LED照明技术进入家庭的未来趋势,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灯具及其配件造型设计的改变,设计人员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潜在的设计因素,创造出今后家庭良好的光环境,设计出更加方便的、紧凑的LED灯具,减少资源的浪费。本文分析总结了LED进入家庭后,在灯具外观造型及其他方面形成的新特点,从而证明LED家用灯具相对于如今一般家用灯具在造型设计上的革命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前组合灯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从造型、机械、光学、电气特性等方面阐述设计思路。着重对商用车前组合灯的设计方法进行描述,强调LED灯具的设计关键。  相似文献   

9.
白车身冲压件在零件设计时,为满足外观造型及匹配需求,存在局部圆弧半径R尺寸较小的情况,易导致成型困难,拉延开裂;增大半径尺寸R有利于开裂问题的解决,但会导致匹配间隙增加及视觉美感度降低等新问题。采用过拉延的工艺方法解决小半径圆弧的成型开裂问题,并结合整体产品造型,优化工艺补充特征,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成型过程开裂的问题,同时也保证零件外形美观度;此方法为同类零件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汽车灯具作为汽车外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起到照明作用的同时也对整车造型风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提出一种汽车前部贯穿式照明系统设计方案,在契合整车造型风格的前提下,通过明确定义灯具功能种类、规范几何尺寸和优化控制逻辑设计,使其能够符合汽车灯具设计的国家标准。并且,其紧凑的自密封结构使其可以同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1.
Cowl Point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关键硬点,为解决造型设计与工程设计冲突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新研发车型的Cowl Point造型设计引起的一系列工程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归纳问题存在的原因。将这些工程问题转化为造型设计工程师所了解的量化信息,总结出造型设计初期需提供给造型工程师的工程限制条件。使造型设计与工程设计达到宏观上的统一,完成了工程框架中造型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汽车灯具的LED开发进行阐述,通过分析目前开发的线路形式、接口定义、保护方式等,同时针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论述了灯具用LED开发的相关要点。汽车灯具是汽车安全的的重要零部件,担负着照明和信号指示的功能。同时汽车灯具也是汽车造型的关键元素。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都非常重视灯具的开发。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灯具的光源从传统的卤素光源逐渐向LED光源转换。而伴随着LED工艺能力及功率的提升,LED的车灯功能从单一的信号指示逐步拓展前雾灯,远近光灯。LED特有的造型便利性,让灯具的造型更加多变,更加富有魅力,使车灯LED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样条建模的方法解决了对复杂物体的造型问题,并将此方法运用到汽车车身的喷漆中。详细分析了如何在样条建模的基础上产生机器人空间的运动轨迹,同时讨论了避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工件相碰,如何产生距工件一定距离的等距线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毛自根  洪千哲  邸昊田  于斌 《公路》2023,(5):240-246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里程飞速增长,隧道内照明环境因灯具布设参数不合理,内饰环境单一所带来的安全与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根据照明灯具布设参数优化流程,以浙江省铜关隧道为例,利用照明仿真软件对灯具纵向间隔、安装高度、横向间隔、安装夹角以及灯具布置形式进行了系统地优化与选用说明,得到了最佳的灯具布置形式与布设参数,充分发挥灯具最大光效,避免了光照环境的设计冗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7种新的隧道内饰组合方案,为隧道照明环境设计优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耗电低、寿命长等独特优点的LED车灯,不仅可以被称之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具,而其对汽车造型设计也赋予了太多的想像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汽车的眼睛,伴随着汽车造型日新月异的变化,灯具也日益受到重视.灯具进水、起雾不仅影响灯泡寿命和外观,还严重影响照明和灯内电路安全.灯具进水属于质量问题,可以避免并且不允许发生;起雾属正常自然现象,并不意味着灯具进水,能在规定时间消散是允许的,因此进水、起雾应分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对车灯类零件进行电磁兼容抗扰测试时,行业内普遍采用人工监控被测样件工作状态的方式,带来了测试异常不易识别、结果判定主观性强等问题。本文针对车灯零件光强动态区间大、光源多区域分布、工作模式复杂、造型变化多样等诸多业内面临的监控难题,提出一种智能光强度变化监控方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出适用于复杂电磁场环境下光强度变化监控系统,并有效应用于测试中对车辆灯具工作状态监控的各个场景。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半封闭式汽车前照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的进水、进灰、结露、玻璃龟裂、融化、反射杯镀膜脱落等几种常见售后问题的起因,针对起因提出辨别和解决方法,为灯具供应商、汽车制造商及售后服务商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岩 《汽车与配件》1991,(12):33-34
汽车自1912年采用电气照明以来,目前所用灯具已经发展到十几种,其中仅规定使用的灯具每车平均就有约20具。汽车灯具不仅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工作效率,而且和运输费用、节约能源密切相关,其在汽车外部的灯具,还对汽车的造型有着画龙点睛的美化作用。我国车灯制造业近年来已有很大发展,无论在品种和规格方面都呈逐年增加。但令人担忧的是新产品开发周期太长,仿制者多,自己设计的少,质量不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摩托车后转向灯间距的传统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后转向灯间距设计为标准限制附近的情况,灯具间距的测量结果不能准确判定,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灯具间距精确检测方案。采用标准对灯具间距的定义,通过三坐标转台精确定位灯具视表面边界,实现灯具间距的精确测量,最后对精确测量技术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这种新灯具间距的精确检测方案,为今后灯具企业的设计合规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